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球科学   8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王爱民  阎冰  苏琼  叶力 《海洋科学》2002,26(10):4-9
运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0外套膜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种细胞的生长变化和活动状况的研究,重点是对上皮细胞分泌活动的观察。最初从外套膜组织迁出的上皮细胞为圆球形,细胞表面近似光滑,但有走向规则细而浅的花纹;培养到第4天,上皮细胞形态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成A型和B型两种细胞,A型上皮细胞内颗粒物少,是处于合成分泌物的早期阶段或尚未开始合成分泌物,B型上皮细胞处于旺盛的分泌物合成阶段,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培养到15-16天的B型上皮细胞体积明显变大,细胞合成并聚集了大量单层膜包裹的颗粒物,培养到第31天的B型上皮细胞分泌活动减弱,上皮细胞逐渐失去分泌功能,进入衰老,死亡,胞体明显萎缩变小,整个培养过程持续了65d。  相似文献   
62.
7月29日至8月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率领"质量万里行"检查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青海省大柴旦柴页1井,格尔木夏日哈木矿区、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区和兴海县武警黄金部队工  相似文献   
63.
随着旅游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加强,三亚蜈支洲岛南北两侧珊瑚礁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水质环境状况和珊瑚群落分布。本研究通过分析三亚蜈支洲岛南北两侧两种造礁石珊瑚——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和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的生理特征,旨在分析造礁石珊瑚应对水质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和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发现:两种珊瑚的生理指标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区域差异。与南侧相比,北侧珊瑚的蛋白质含量显著性降低,SOD活性显著性的升高,表明北侧珊瑚抗氧化系统受到应激胁迫反应,而南侧珊瑚的生理状态更好。南、北两侧中丛生盔形珊瑚的生物量和能量物质含量有显著差异性,虫黄藻密度差异不显著;而疣状杯形珊瑚生物量和能量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虫黄藻密度差异显著;表明丛生盔形珊瑚与疣状杯形珊瑚面对胁迫环境时,两者的能量代谢应激策略不同。因此,三亚蜈支洲岛南北两侧开发状况、水质环境的差异导致珊瑚生理状态呈现南北差异。  相似文献   
64.
采用马氏珠母贝的印度群体(II0)和三亚群体(SS0)的2×2双列式杂交获得了4组子代,II1(II0♀×II0♂)、IS1(II0♀×SS0♂)、SI1(SS0♀×II0♂)和SS1(SS0♀×SS0♂);分析表明,杂交组子代IS1和SI1在壳高、壳长、绞合线长、壳宽、壳重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IS1在壳宽指数上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在总重和壳重指数上未表现杂种优势;SI1在总重和壳宽指数上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在壳重指数上未表现杂种优势;SI1在壳高、壳长、绞合线长和壳重上的杂种优势较IS1高,差异极显著(P0.01),而IS1在壳宽上的杂种优势较SI1高,差异极显著(P0.01)。应用6个微卫星位点分析4个组合子代的平均FST值为0.357,表明4个组合子代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和较高的分化水平;平均等位基因数依次为SI1(6.17)IS1(6.00)II1(5.00)SS1(4.67),等位基因丰度依次为SI1(5.34)IS1(5.04)II1(4.47)SS1(4.55),期望杂合度(He)依次为IS1(0.55)SI1(0.54)SS1(0.44)II1(0.42),观察杂合度(Ho)依次为SI1(0.52)IS1(0.46)SS1(0.35)II1(0.29),杂交子代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高于自繁子代,杂交增加了杂交子代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与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增加直接相关;综合考虑杂种优势与遗传变异的结果,确定三亚野生群体♀×印度养殖群体♂杂交组合作为"珍珠贝育种规划POBs"的主要育种方式。  相似文献   
65.
为改善热带珊瑚岛礁型海洋牧场的珊瑚礁生境,实现生物资源的养护和渔业资源的产出功能,在对海参等高值经济种开展底播增殖前,科学评估其生态容量是防止引发海洋牧场生态风险的重要保证。运用生态系统模型法评估了三亚蜈支洲岛热带珊瑚岛礁海洋牧场花刺参(Stichopus monotuberculatus)的底播增殖容量。根据2020~2021年蜈支洲岛海洋牧场近岛区渔业资源调查与环境因子数据,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6软件构建了该海域的生态系统营养通道模型。研究表明:生态系统各功能组营养级范围介于1~3.52,系统的食物网结构以牧食食物链为主,总能流中有43%的能量来源于碎屑功能组,其在系统总能流中有重要地位。系统的总平均能量传递效率为9.353%,略低于林德曼能量传递效率(10%)。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3.726,总初级生产量/总生物量为28.834,系统连接指数为0.256,杂食性指数为0.120,系统Finn''s循环指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分别为2.485%和2.379,表明近岛区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较为简单,且系统稳定性和成熟度偏低,易受外界干扰。根据模型评估的花刺参增殖生态容量为110.21 t/km2,是现存量的206 倍,有较大增殖空间,并且达到生态容量后碎屑组的能量再循环利用效率将显著增加,营养级结构能得到进一步优化,系统稳定性及成熟度将有所提高。基于研究结果,可适当采捕与花刺参生态位相近的生物,同时增殖放流其他处于不同营养层次的经济种,从而减少种间竞争,有效利用系统冗余能量,进而扩大花刺参的生态容量,实现海洋牧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6.
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拥有丰富的岛礁生物资源。为掌握海洋牧场近岛区的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评估海洋牧场底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本研究于2020—2021年进行了底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季节变动的调查。结果表明: 近岛珊瑚礁区共鉴定出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3大门类90种, 其中秋季种类数最多为55种, 夏季种类数最少为16种; 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0.87±0.26ind.·m-2, 年平均生物量为76.99±34.32g·m-2。群落聚类分析(cluster)与多维排序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表明, 该区域群落结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 各站位间群落结构受沉积物性质以及人类活动的频繁程度的影响, 形成北部与南部区域2个聚类组。全年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2.7±1.16, 多样性指数H′为3.14±0.88, 均匀度指数J为0.76±0.11。基于多样性指数H'及多变量海洋生物指数(Multivariate-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 M-AMBI)评价指标, 海洋牧场近岛区环境除夏季为轻度污染外, 其他季节均为无污染状态。采用动物丰度与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urves, ABC曲线)法评价底栖动物群落稳定性状况得出, 除冬季以外, 其他季节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一定程度干扰, 尤其是夏季群落结构稳定性较低。建议应持续关注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动, 调整、优化涉海休闲旅游活动, 以保证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与稳定。  相似文献   
67.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从侧重于核心区的研究扩展到对山区及高纬地区、边界边远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区域的研究。90 年代以后,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具有上述特征的不同区域在边际地区这一术语下得以进一步地提升和整合。近年来国际地理学界对边际地区的概念与理论、典型边际地区与边际化过程、边际地区的区域响应与全球化响应、边际地区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与“核心区”、“兴盛区”及其“空间极化”相呼应,“边际地区”和“边际化过程”对“危急—问题区”及其机理提供了一套理论解释,展现出地理学空间差异和空间关系研究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8.
从砂土路基液化机理人手,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对该地区路基砂土液化做现场振动试验,找出影响砂土路基液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内因有土体的密实度、含水量和土体中是否存在软弱区;主要外因有荷载的大小、作用时间和荷载频率。并针对砂土液化的内外因,结合青银高速公路强夯处理案例展开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盐度和体质量对半滑舌鳎标准代谢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水式呼吸仪测定了不同体质量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在盐度为16.43~33.62条件下的标准代谢率.结果表明:各个盐度下的标准代谢率与体质量呈正相关,而单位体质量标准代谢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标准代谢率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Rs=aM<'b>表示.不同盐度下,标准代谢率的组间...  相似文献   
70.
武开河的边壁阻力判别准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季河道武开河可能导致冰坝形成, 但至今仍缺乏以力学机制为基础上的开河预测方法. 根据水动力学及固体力学基本理论, 提出了以河道纵向冰缝处冰层残余抗剪强度为基础的边壁阻力判别准则, 可用于武开河的开河预测. 应用黄河河曲段1987年和1988年冬季原型观测资料对纵向冰缝处的残余抗剪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进而提出了其临界值. 观测资料包括开河日期, 河道宽度, 流量及冰盖厚度. 结果表明, 初始开河期冰缝处的剪切应力年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