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7篇
地球科学   1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赣南兴国县留龙金矿田井头复式岩体由主体花岗闪长岩和补体闪长岩组成,其中闪长岩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而不是英安岩或粗玄岩,其主体和补体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相互平行,属于轻稀土元素富集型,Eu有弱的亏损,两者来源于同一个岩浆房;并发现了具有金矿化特征的绿泥石化蚀变闪长岩,是一个新的地质找矿方向;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井头复式岩体的主体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为(162.6±2.6)Ma(MSWD=0.75),具有金矿化特征的绿泥石化蚀变闪长岩的成岩年龄为(156.6±1.7)Ma(MSWD=0.46)。区域地质及井头复式岩体的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该区金矿的形成与中晚侏罗世的浅成相中酸性、中性或基性岩浆岩密切相关,与赣南地区燕山早期钨锡矿的成矿时代同步,在同一构造背景下形成,两者应属于同一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52.
陆蕾  王成辉  王登红  何高文  孙艳 《地质学报》2023,97(5):1494-1507
云南陇川龙安稀土矿是云南境内唯一开采的离子吸附型稀土(iREE)矿床,其成矿母岩为邦棍尖山花岗岩。近年来该花岗岩风化壳中相继发现了一系列iREE矿化点甚至矿床,其中不乏重稀土(HREE)矿。本文选取邦棍尖山南段的花岗岩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研究工作,并探讨其对iREE(甚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iHREE))成矿的制约。邦棍尖山岩体的主要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本研究测得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50.33 Ma(50.33±0.30 Ma, MSWD=0.15),形成于喜山期(古近纪),是目前发现的成矿母岩最年轻的iREE矿床。花岗岩具有以下地球化学特征:高硅高碱、低铁低镁,A/CNK>1.1,高钾-强过铝质,S型。岩体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异较强烈(LREE/HREE为2.54~8.98),Eu负异常(δEu=0.06~0.17);微量元素显示出高Rb、Th,低Ba、Nb、Sr、Zr、Hf、Ti的特征,岩浆岩高度分异。邦棍尖山花岗岩中的(含)稀土矿物主要是榍石(∑REE=14506.24×10-6,LREE/HREE=1.14,...  相似文献   
53.
邢家山钨钼矿床是山东省唯一的大型钼矿床,其中伴生钨达到中型规模。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5件辉钼矿的^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7.6Ma±3.9Ma,MSWD=0.24;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161Ma±1.0Ma,MSWD=0.7。胶东金矿省金矿的主成矿期为110~130Ma,钨钼矿床的成矿时代比金矿早30~50Ma,表明胶东半岛在中生代至少存在2期成矿作用,早期以钼成矿为主,晚期以金成矿为主。结合区域成矿年代学数据,邢家山钨钼矿床成矿时代与南岭成矿带东段钨矿床主成矿期是一致的,表明150~160Ma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成矿作用时期,为构筑中国东部成矿域的精细成矿年代学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邢家山钨钼矿床是山东省唯一的大型钼矿床,其中伴生钨达到中型规模。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5件辉钼矿的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7.6Ma±3.9Ma,MSWD=0.24;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161Ma±1.0Ma,MSWD=0.7。胶东金矿省金矿的主成矿期为110~130Ma,钨钼矿床的成矿时代比金矿早30~50Ma,表明胶东半岛在中生代至少存在2期成矿作用,早期以钼成矿为主,晚期以金成矿为主。结合区域成矿年代学数据,邢家山钨钼矿床成矿时代与南岭成矿带东段钨矿床主成矿期是一致的,表明150~160Ma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成矿作用时期,为构筑中国东部成矿域的精细成矿年代学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选择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的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县亚贵拉-沙让-洞中拉铅锌钼铜银矿集区典型的中新生代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岩体中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亚贵拉燕山期石英斑岩(λπ35)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 090~0.282 480,εHf(t)为-7.750~-21.449,TDM2为1 67...  相似文献   
56.
57.
西藏玉龙铜钼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成辉 《地质学报》2009,83(10):1445-1455
西藏玉龙铜钼矿是三江地区玉龙成矿带上的超大型铜矿。随着矿区开采工作的启动,矿区外围的找矿工作也逐渐展开。本文在矿区外围找矿项目中,对矿区及外围的年代学进行了研究,采用高精度离子探针方法对矿区及外围的岩体进行了年代学测试,获得玉龙铜钼矿两件含矿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主矿区岩体时代为43.0 ± 0.5 Ma(MSWD = 1.3)、43.8 ± 0.7 Ma(MSWD = 2.6);矿区外围北部甘龙拉地区石英二长花岗斑岩岩体时代为43.9 ± 0.6 Ma(MSWD = 1.19),矿区外围南部的纳加扎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岩体时代为41.4 ± 0.6 Ma(MSWD = 1.6)。表明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岩体主要于中始新世沿碰撞产生的拉分盆地侵入、就位,并且具有由北向南逐渐演化的趋势。矿区北部地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结合三江地区其它矿床的年代学数据和动力学背景,认为以玉龙铜钼矿为中心往北及往南均存在较大的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8.
赣南崇义地区茅坪钨锡矿床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茅坪钨锡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位于崇(义)—(大)余—(上)犹钨多金属矿矿集区西华山—杨眉寺区段中北部的天门山—红桃岭矿田,为天门山岩体向北倾伏延伸的前锋部位;矿区钨锡矿化类型主要有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文章选取云英岩型矿体及上部石英脉型钨矿体中与黑钨矿共生的辉钼矿7件,进行Re-Os等时线年龄测定,得到其模式年龄为(141.4±2.2)Ma~(158.2±2.2)Ma,其中云英型钨锡矿体中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156.8±3.9)Ma,成矿时代为中侏罗世,对应于燕山早期第二阶段;从云英岩矿体中样品模式年龄为(150.7±2.4)Ma~(158.2±2.2)Ma,石英脉型矿体中样品模式年龄为(141.4±2.2)Ma~(151.0±2.4)Ma。分析石英脉型矿体紧随但略晚于云英岩型钨锡矿体成矿,并结合矿田内取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探讨了矿田成岩成矿时代及时差,推断天门山岩体可能为多次成岩成矿的复杂式岩体,其成矿时代跨度为133~156Ma。  相似文献   
59.
玉龙铜钼矿床是金沙江—红河斑岩铜矿带北部的一个超大型铜钼矿,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几个铜矿之一。玉龙铜矿曾经作为我国新生代最典型的斑岩铜矿,在西南三江及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地质找矿工作中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但与其成矿作用有关的科学问题还尚待进行深入研究,精确的成矿时代及其成矿演化历史就是其中主要课题之一。文章对采自矿区钻孔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定年,得到的等时线年龄为(41.6±1.4)Ma。5件样品的模式年龄表明,玉龙超大型铜钼矿床成矿作用的时间跨度约为1.5Ma,说明成矿作用是在较短时期内完成,反映了独特的成矿背景和成矿机制;成矿时代也表明玉龙铜钼矿形成于早喜马拉雅阶段变形变质造山高峰期与中喜马拉雅阶段变形变质造山高峰期之间,反映了独特的成矿背景和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60.
云南临沧花岗岩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云南临沧某地花岗岩风化壳中新发现一中型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iRee),是高海拔地区发现的又一个典型矿床,这对今后在高海拔地区找矿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研究此矿床,并结合岩体中已发现的iRee矿床,本文总结了此类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区矿床的成矿母岩是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中粗粒结构,含稀土矿物主要是榍石、褐帘石、磷灰石、独居石、磷钇矿和锆石等;岩石具有高硅、高钾和低铁、低镁的特征,∑REE>150×10-6,相对富集LREE。矿区内风化壳厚度在2~30m之间,发育完整的风化壳,自上而下可分为表土层、全风化层、半风化层和微风化层;全风化层是主要的含矿层;风化壳中∑REE的含量是基岩的3~5倍,稀土配分形式与基岩相似,局部见重稀土异常;矿区由北至南,地势由高到低,矿体埋深由深变浅,稀土品位逐渐增高;由西向东,稀土品位中间高、两边低,且东边高于西边。临沧花岗岩风化壳中iRee矿床或矿化点主要分布于岩体中—南段,均以LREE型稀土矿床为主;岩体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季风气候带;矿区主要发育中低山、丘陵地貌,区域上受次级断裂构造作用影响;成矿母岩多为中晚期岩浆岩产物,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风化壳中∑REE含量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表现出:在平缓开阔的多层台地和起伏缓和的低山丘陵地貌下,山腰和山顶较为富集;中低山顶部宽缓的带状地貌,山腰至山顶较为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