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7篇
地球科学   1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赣西北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锂矿资源基地,以发育多期次多阶段岩浆作用和大规模锂等稀有金属矿床著称。区内花岗质岩浆与稀有金属成矿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花岗质岩浆演化特征及其与稀有金属成矿的联系,确定相关花岗岩成岩时代及成因类型,查明稀有金属成矿机制,笔者选择九岭地区狮子岭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狮子岭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富P,贫Ca、Mg、Fe,富集U、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2.12×10-6~146.24×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REE/HREE=3.5~16.53),弱Eu负异常(δEu=0.23~0.59)的特征。整体上具有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41.02±0.59)Ma,锂(白)云母碱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13.96±0.72)Ma。锂(白)云母碱长花岗岩成岩过程中形成磷锂铝石及锂云母等含锂矿物,其成岩年龄可视为锂等稀有金属成矿年龄。该区稀有金属矿化受燕山晚期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及后期热液交代作用共同影响,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是Li、Nb、Ta成矿的决定性因素,后期热液交代作用为Li等成矿元素的二次富集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2.
闽东大湾钼铍矿是海西(海峡西岸)经济区新近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的燕山期钼矿之一。铍钼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侏罗统南园组火山岩中,隐伏的黑云母花岗岩体为主要的成矿母岩,属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钼铍矿床。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等时线年龄为92.2±1.3Ma,表明钼矿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结合近年来福建省钼矿成矿年代学资料,发现自闽西(武夷成矿带)到闽东(沿海火山岩成矿带),钼矿成矿时代从165~102Ma过渡到112~90Ma,显示逐渐变新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165~131Ma的钼矿可能形成于岩石圈伸展背景,110~90Ma的钼矿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23.
广西钦甲花岗岩体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钦甲花岗岩体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这些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发育环带结构,Th/U值较高(大于0.1),具有岩浆成因锆石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钦甲花岗岩体为一复式岩体,其不同单元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12.4±1.8 Ma、434.8±1.7 Ma、442....  相似文献   
24.
西藏玉龙铜钼矿区斑岩体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含矿斑岩体及外围岩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Hf同位素原位分析,测得玉龙含矿斑岩体的176Hf/177Hf值为0.282 681~0.282 884,εHf(t)为1.60~4.86,矿区外围北部甘龙拉石英二长斑岩岩体176Hf/177Hf值为0.282 812~0.282 884,εHf(t)为2.3...  相似文献   
25.
江西朱溪铜钨矿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以钨铜为主的多金属大型至超大型矿床,成矿潜力巨大,但目前仅对矿床地质特征等有所研究,研究程度较低,因此急需对矿床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铜钨矿体钻孔岩芯样品进行直接粉末制样,应用XEPOS型偏振激发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主量元素(SiO2、CaO、MgO),微量元素(Cu、W、Zn、Ag)的含量,研究朱溪矿区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主量元素SiO2、CaO、MgO交代作用显著,SiO2和CaO呈"对顶"之势;微量元素Cu、W、Zn、Ag等含量随深度增加呈波状起伏是受构造控制的岩层交代的明显特征,且Cu、W在空间上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特征。这些元素的变化趋势均表明该矿体属于交代成因,而元素的变化反映到矿物组合也说明成矿物质来源与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岩闪长岩等有关。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勘探工作与成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27.
黑石河铁矿位于攀西地区,其含矿岩体以辉长岩体为主,岩体具弱分异并显示一定的层理构造;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通过对矿石特征研究,认为矿石主要以海绵陨铁结构及浸染状构造为主,矿物组成主要有钛磁铁矿、钛铁矿等金属氧化物、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以及辉石等组成。基于矿区主要矿物的结晶阶段及黑石河铁矿石典型的结构构造特征,结合攀西地区其它钒钛磁铁矿床成因研究资料,认为黑石河铁矿床属岩浆晚期分异结晶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8.
赣南淘锡坑钨矿的石英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赣南淘锡坑矿区V11号王牌矿脉不同中段的石英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发现W主要与Sm、Lu、Yb、Mn、Sc、Ta、Fe等元素相关性比较好。在矿体的纵投影面上,识别出156中段和106中段各有3个浓集中心,并有从地表往深部W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显示矿液由南东往北西富集。预测枫林坑深部找矿前景较好。尝试性地进行了矿脉深部储量的预测研究,获得了 106m和56m两个中段的储量共10275.6t,加上156中段—356中段,合计V11号脉体的储量为19851.93t,与探明储量接近。可见,利用石英中子活化分析资料,有助于矿体深部储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29.
30.
近期,借助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风化壳填图和人工浅钻等手段,项目组在四川省攀枝花—西昌(攀西)地区摩挲营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一处离子型(中—重)稀土矿。通过稀疏的人工浅钻工程控制,初步概算矿区潜在资源量达中型矿床规模,其中64%的资源量为中—重稀土为主的轻重稀土共生型,因此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价值。该稀土矿是四川发现的首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目前已知成矿母岩最老、赋存海拔最高、地形地貌最为复杂(中山山地地貌)条件下新发现的一处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床。结合项目组近日对整个攀西地区成矿远景区的初步调查、靶区优先和查证,认为在四川攀西地区类似地貌景观具有寻找同类型矿床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