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科学   11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岷江上游近两万年前发生了什么事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岷江1933年叠溪古镇地震滑坡调查研究中,对较场大滑坡上覆盖的较古老的土黄色厚土层进行详细研究,发现并确认这是一套静水环境下的河湖相沉积物,定名为叠溪古堰塞湖相沉积。这套湖相沉积物厚度最大可达200余m,根据14C测试,形成于约两万年以前。此后在叠溪下游以及岷江支流杂谷脑河中又发现了几个古堰塞湖沉积物,测年初步判定,也都形成于距今两万年左右。这一事实揭示两万年以前岷江上游曾发生过一次重大的变动,系列堰塞湖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消亡过程必然对其下游乃至川西平原环境的演化发生重要影响。堰塞湖沉积物中记载了地质环境和古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是深入系统研究青藏高原前缘地质环境近期演化规律的极为可贵的资料。文中对这些古堰塞湖作了简要介绍,并就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2.
吉塞尔斯地震活动可能是因蒸汽开发引起的.水在一个承受很高构造剪应力和应变的大范围破裂体中汽化为蒸汽。 汽田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区域构造应变场几乎一致,并且在该区域范围内汽田地震与别的构造地震不易区分。观测中注意到地震活动与注液历史无关,这表明孔隙水压力增高与注液不可能是吉塞尔斯诱发地震的成因。 相反,所有证据都表明诱发地震与孔隙水压力及温度降低有关。形成机制有两种最大可能:其一,是裂隙排水(汽)导致局部剪应力增加所致,其二,是由稳定滑动转化为不稳定滑动(粘滑)。没有其它记载的诱发地震机制与吉塞尔斯汽田条件相符。  相似文献   
53.
安县大光包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规模最大的滑坡,为了研究其形成机制,本文结合野外现场调查,利用三维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大光包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启动机制与破坏过程,探讨了滑坡发生与坡体结构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光包滑坡一个楔型槽状滑落体,沿着白云岩沙化层面和坡体中垂直于层面倾坡内早期X构造裂隙构成,是层面与裂隙在地震力作用下扩展并破坏的宏观表现;振动作用下坡体首先在坡顶产生一系列的拉张裂缝,随后在坡体下部产生剪切裂缝;后缘拉裂面、东侧白云岩层面和西侧拉裂边界将坡体切割成楔形体并滑下;滑坡为一后退式滑坡,呈多次后退式破坏。  相似文献   
54.
华蓥市赵子秀山变形体位于著名的华蓥山脉中段,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变形体一旦失稳即形成碎屑流,物质直接进入位于近700m高差之下的梁家河道,并将沿梁家河形成一条灾害"链",危及20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双河镇城区部分居民的安危.文章从变形体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在阐明变形破裂体基本特征,分析造成变形破裂的原因和主导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变形体成灾后的灾害‘链'特征,并对危害性进行了评价与分区,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5.
ⅡB-ⅢJ变形体位于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左坝肩下游。地质分析表明,变形体的形成是上游F29楔形滑体破坏过程牵动所致。地下水对这一楔形滑体的破坏及ⅡB-ⅢJ变形体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相似材料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短期内动态地再现了该变形体的形成过程。模拟所得变形破裂特征与变形体实际变形破裂特征具有很好的对应性,验证了对其破坏机制地质分析的客观认识。同时得出F29楔形体单纯在自重应力下不会产生整体失稳。失稳下滑之原因主要是因大量降雨、冰雪融水渗入F29断层及楔形体后缘陡倾裂面,并产生异常空隙水压力所致。ⅡB-ⅢJ变形体是在楔形体失稳下滑的牵引作用下,产生旋转拉裂松动变形所致。同时也证明变形体在自然状态下已处于稳定状态。提出在不利条件下对该变形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6.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四川盆地的大中型气田在层系上和区域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以川东石炭系最为集中,根据盆地天然气的气态烃,浓缩烃和非烃的组成特征及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大中型气田在层系上和区域上的发布特点及盆地内主要烃源岩地地化特征,本文得四川盆地天然气均有机因气,不同区块不同层系的产天然气分属不同成熟阶段的油系气和煤系气及共混全气的结论,并从地球化学角度提出了威远震旦系气藏为水溶脱出气成藏的观点。  相似文献   
57.
"5·12"汶川地震区都汶路老虎嘴崩塌体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2.8 km的都汶路老虎嘴崩塌体,是本次地震中岷江上游最具影响的一处次生灾害,规模巨大,性质特殊,其处治工程思路与一般工程设计更是不同.在认识该崩塌体本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发育特性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并实施的固坡桩技术、安全备用平台就是其中两种有别于一般设计的特色工程.  相似文献   
58.
浅生时效变形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义研究了在区域性剥蚀夷平过程中,因地质体和岩体中储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造成的变形破裂构造。文章根据某电站坝基勘察和开挖过程中所获大量实际资料,采用多种研究手段阐明了这类浅生时效变形结构的形成条件、演化过程以及发育分布特征,这类结构在岩体稳定、地面地质灾害以及地质体中水气储存条件和运移规律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9.
锦屏I级水电站坝址区雾化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介绍了锦屏水电站坝址区岸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模式,以雾化雨诱发边坡失稳的机理为基础,结合泄洪雾化区的雾化量级、范围,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重点分析了位于雾化区范围内边坡的稳定性状况,按岸坡稳定程度将雾化区分为6个区,提出了雾化区边坡可能的失稳模式.结果表明,两大规模变形破裂体所在的D、E区边坡在水库泄洪雾化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差且对工程施工的危害大.针对各区雨雾边坡的失稳模式和稳定性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分形理论在区域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青衣江Ⅲ级流域滑坡,泥石流的发育,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引入分形理论,结合映射分析成果,初步提出了滑坡,泥石流评价预测的河谷形态分维模型,为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预测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