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1篇
地球科学   4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氧化铁黄颜料耐热性较差,因此限制了其在塑料加工和卷材涂料中的应用。本文以氧化铁黄为前驱体,采用磷酸钙液相沉淀包覆氧化铁黄提高其耐热性能。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确定了最佳包覆反应条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合成的包覆颜料进行微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氧化铁黄表面包覆1层磷酸钙无机膜,包覆层呈无定形态;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5h。磷酸钙包覆型氧化铁黄颜料与磷酸铁混合后,通过磷酸铁受热补黄机制,根据加热理论色差公式推导得到,得到最佳的磷酸铁混合比例,可有效地改善包覆型氧化铁黄颜料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52.
煤岩复合承载结构所处的应力边界条件不同,冲击地压在巷道中的显现特征和前兆规律亦不相同。采用高频振动采集及孔内成像三轴动静载试验系统,开展了高静载和动静载耦合作用下煤岩组合体真三轴单面临空试验,分析了煤岩组合体界面处力学特征和强度条件,探究了不同应力边界下煤岩组合体的破坏形态、动力显现特征和声发射信号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受煤岩变形相互制约的影响,交界面处砂岩强度被"弱化"。当界面处煤体裂隙尖端的应力大于"弱化"后砂岩强度时,裂隙将穿过煤岩界面发育至砂岩中,砂岩呈现出屈曲层裂、劈裂成板的破坏形态。(2)高静载作用下,煤岩组合体变形破坏特征和声发射信号具有明显的前兆规律,组合体发生承载失效前煤体局部颗粒弹射动能增大、弹射颗粒块度降低,声发射信号由"高频低能"向"高频高能"转变,组合体的破坏形态以剪切-张拉复合破坏为主。(3)受冲击动载影响,顶底板砂岩夹持作用减弱,煤体裂纹尖端应力得不到有效积聚,裂纹扩展到煤岩交界面时被阻隔,组合体以煤样的张拉破坏为主,声发射信号呈现出"高频高能"的特点,但大多集中在冲击破坏之后,导致组合体动力破坏难以预测。(4)与纯静载作用相比,虽然动静载耦合作...  相似文献   
53.
池小楼  杨科  刘文杰  付强  魏祯 《岩土力学》2022,43(5):1391-1400
针对大倾角厚软煤层下分层安全综采问题,结合淮南矿区潘北煤矿1212(3)大倾角厚软煤层分层综采下分层工作面地质与工程条件,综合运用基于数字散斑、声发射监测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物理模拟试验、基于煤系地层赋存禀赋建模技术的数值模拟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开展了下分层开采再生顶板破断倾向分区演化、再生岩体变形声发射能量与光纤应变响应规律及应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顶板破断由其破断岩块滑移、低中位悬臂梁和高位铰接岩梁断裂组成,双梁破断是引起下分层支架失稳的关键所在。下分层中上部双梁破断声发射能量呈高度聚集且持续时间短,光纤感知低位悬臂梁破断且中上部光纤应变峰值高,下分层中上部是支架与再生顶板稳定性控制的重点区域。下分层下部再生顶板破断岩块充填密实且粒径小,是架间与架前岩块漏冒多发区域。下分层再生顶板中形成高应力组成的应力拱,距采空区高度约30 m,双梁破断主要发生在拱内,拱中岩体破断对支架具有一定的冲垮作用。  相似文献   
54.
热液矿床的形成需要大量流体,而流体的运移需要包括地势差、岩石变形、热梯度及热异常等多种驱动力。这些流体驱动力与构造环境及过程有密切关系。流体压力状态和热场及地势差的组合决定了压性构造环境流体以向上运动为主,如造山型成矿系统,而张性构造环境流体以对流为主,如VMS和SEDEX成矿系统。造山作用造成的地势差及水平挤压作用所产生的超压可以驱动流体侧向迁移数百公里,如MVT成矿系统。但是,具体的成矿流体动力学过程比较复杂,且随构造演化而变化。在经历过多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地区,如地洼区,老的成矿流体动力系统不断被新的系统叠加或取代;新的构造单元需要来自地幔的流体源补充才有利于成矿。成矿学研究的是成矿作用与大地构造的关系,而流体动力学系统与大地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成矿流体动力学应成为成矿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5.
裂缝的发育不仅可以提高基质渗透率,增大油气产量,而且可能成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因此定量评价储层(尤其是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频率、发育规模和空间分布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及测井资料解释等表明,研究区盒8、山1、山2段裂缝较为发育,以水平裂缝和高角度近垂直裂缝为主;约90%的裂缝为有效裂缝,显示气层或干层;约30%的裂缝产出层段为气层和含气层,可见宏观裂缝的发育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成像测井显示,研究区微裂缝发育也较为广泛,以垂直裂缝为主,为天然气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56.
基于通信卫星的导航系统可以利用比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高约200 km的倾斜高圆轨道(inclined Highly Circular Orbit,iHCO)通信卫星组成导航星座.结合两种轨道高度的倾斜高圆轨道通信卫星,仿真分析了利用倾斜高圆轨道卫星组成的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的导航性能,并讨论了利用倾斜高圆轨道卫星组成的中国区域定位系统实现中国区域覆盖的最佳星座布局.  相似文献   
57.
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大矿业市场整治力度,2004年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几次治理整顿矿业市场热潮,做到“治理整顿不间断,分片包干严监管”,使全市矿业市场秩序走向正规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8.
文章介绍了怀柔太阳观测基地最近完成的一套实时高分辨太阳磁场观测系统。系统采用局部相关跟踪算法来提高磁场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同时对相关跟踪算法的实现程序进行了优化以满足常规太阳磁场观测的要求。通过对试观测和常规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1)该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单色像、磁场数据的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2)对相关跟踪算法的优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时间分辨率,系统可以投入常规观测使用。  相似文献   
59.
60.
层控矿床是一类具有受一定地层控制,并有一定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矿床。它的形成既与沉积作用或火山-沉积作用有关;又与造山运动、岩浆活动有关。中国的层控矿床,不仅类型多、分布广,而且从太古代一直到新生代,几乎各时期、各个地质构造单元中,都赋存有规模巨大的层控矿床的踪迹。这是因为中国层控矿床,不仅受到地球、地壳(包括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演化和发展的制约,并且更重要的是受到我国大地构造、岩浆活动和沉积建造的演化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