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地球科学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对海洋天然生物的筛选提取、半合成、全合成及其药用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海洋药物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感染药物、滋补保健类药物及其他药物五大类。下面分别就药物来源、成份、功能及应用价值加以简单介绍。一、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近年来,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海洋药物的研制十分活跃,并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武强  黄本峰 《山东气象》2009,29(4):48-50
简要介绍了烟大航线气象信息制作平台开发的目的和意义,对采用的技术和设计思路等情况做了简单描述,详细阐述平台实况监测、数据查询、预警提示、预报制作、数值预报、信息库等六项功能模块的内容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1-2018年地面常规观测、高空探测等资料分析了长寿暴雨特征,研究了表征暴雨过程中水汽、动力、热力、不稳定条件的比湿、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参数及暴雨发生时各物理参数的阈值,构建了基于“配料法”的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试用、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长寿暴雨多发生在5月和9月,影响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按出现频率自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高原槽、地面冷锋、西南涡、切变线、低空急流,32.1%的暴雨是在高空槽、切变线、西南涡和地面冷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他天气系统配置下较少产生暴雨。基于“配料法”的主观预报方法准确率较EC提高27%,漏报率较其他模式明显减小,TS评分较EC提高0.15;客观方法准确率较EC提高16%,TS评分较EC提高0.03。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地质剖面图中复杂断层的自动生成,通过分析断层数据类型,实现断层数据规范化处理;分析断层自身的基本要素(断点、断距、性质、走向、倾向、与地层的切割、错动关系等),提出采用“复原法”构建单一断层模型的方法;依据复杂断层的空间拓扑关系及其重要性,划分断层级别,理顺断层之间、断层与地层之间的关系,探索出地质剖面图中复杂断层的自动生成方法。通过开滦某煤矿的地质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依据用户需要,生成任意方向的地质剖面数据,为基于剖面的三维建模提供了充足的原始建模数据。   相似文献   
15.
“井水不犯河水”水文地质学含义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化学及同位素水文地质学的方法,对密云水库、潮白河及位于潮白河边的2个地下水分层专门监测井进行取样测试,并结合收集相关资料,从水位、水质及氚、氘、氧-18等同位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中国古语“井水不犯河水”的水文地质学方面的含义进行了一定的微观层次的分析探讨.得出研究点处潮白河水对50 m外的25 m深的浅井井水有...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古近纪莱州湾凹陷大规模断陷、郯庐断裂右旋走滑和垦东凸起大规模隆升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系统发育,根据断裂性质及发育规模将断裂划分为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组合,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及保存都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莱州湾地区油气成藏规律并结合渤海其他区域近年勘探成果综合分析,莱北1号断层、斜坡区东西向反向正断层和走滑末端雁行式断层三类大规模调节断层对于油气成藏影响作用较大,这三类断层所控制的圈闭也是莱州湾凹陷及围区下一步勘探获得突破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7.
18.
刘元章  武强  邢立亭  林沛  韩征  雷坤超 《水文》2013,33(6):42-46
通过对北京市平原区600余眼监测井水位动态资料的分析,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后水位有明显响应的监测井仅有34处,约占总数的6%左右,比例较低,同时范围较为集中,且基本全为较浅的潜水井。反映出本次大暴雨对本区地下水位的直接影响总体程度不深。通过对这些监测点的分布规律加以分析,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各大河的上游河道沿线区域,地层渗透性较好。并认为发生大面积的漫水,即来水量较大是使得地下水位响应明显的另一重要条件。并对单次降水对水位影响较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粘土类地层的阻隔、地表人为硬化及地层的沉积压实,尤其是差异性压实,都会影响流场的畅通性,阻碍地下水的垂向入渗及水平方向的补给,从而会导致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被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19.
考虑非达西流的弱透水层固结计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谢海澜  武强  赵增敏  金晓丽  李娟 《岩土力学》2007,28(5):1061-1065
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深部弱透水层中的黏性土较为坚硬、致密,在这种黏土层中的孔隙渗流规律有偏离达西定律的现象,而在现有的地面沉降研究中,对深部弱透水层的固结变形计算始终沿用以达西定律为基础的固结方程进行,这显然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鉴于此,以孔隙渗流为非达西流为基础,对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进行了重新推导,并采用半解析法对非达西流-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进行了求解。分别采用达西流-太沙基固结方程和非达西流-太沙基固结方程对同一固结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非达西流后土层达到某一固结度所需的固结时间较之不考虑非达西流时明显增加了,而且固结时间增长的趋势与实测的增长趋势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0.
由于油井取芯费用高昂加之油层保护的需要,不可能大量取芯,因此利用少量的岩芯资料,结合其它一些手段来预测未取芯井段的岩性,就成为有效识别和预测潜山储层分布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针对埕北30 太古界潜山储集体,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测井资料进行了潜山储集体岩性的定量识别,经与岩芯观察、薄片分析、成像测井结果对比检验, 符合率达到了90%,从而为开展潜山油藏裂缝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