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地球科学   7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分形理论作为非线性理论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具有不规则结构和形态的自然现象,近年来在地质成矿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将分形理论中的幂律函数分布作为理论基础,以石家岭金矿的钻孔金品位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石家岭金矿金品位的分形结构和分形维数变化规律,分析了其分维数D与金品位的变化关系,为金矿成矿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2.
2005年"5.31"湖南大暴雨中尺度模拟和发生机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利用NCEP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和MM5模式15 km水平分辨率模拟的逐时资料,对2005年初夏湖南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其触发、维持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最佳配置,动力耦合关系建立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中尺度系统在渝南、黔西生成后移入湖南停滞发展,加强了湖南上空动力不稳定条件,促进对流发展;偏南暖湿气流整层突然增强对暴雨的对流系统爆发性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中高层凝结释放潜热加热高层大气,对上升气流起到正反馈作用;高层大气强“抽吸”效应和前期降水产生地表潜热和感热的强迫作用亦是对流爆发性发展的重要因子。湖南复杂地形在暴雨启动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敏感性试验表明,地形抬升不是这次暴雨唯一必需的触发条件,削平南方山地不仅能增强水汽输送,低层偏南气流增强还能加强地面中尺度系统的辐合作用,辐合抬升是触发机制之一。降雨过程发生发展主要受天气系统控制,地形效应可明显改变降雨落区和强度,迎(背)风坡度的增加(减小)通常使降雨加强,反之使降雨减弱。  相似文献   
43.
针对川东北地区通南巴构造带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双孔特征,基于嘉二段、飞三段取芯及测试资料,利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确定储层下限参数,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通南巴构造带及邻近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参数计算模型与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通南巴构造带碳酸盐岩储层下限值标准为孔隙度1.6%,裂缝孔隙度0.05%,含气饱和度50%.该成果为川东北地区通南巴构造带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内部参数分布描述与最终形成气藏三维数据体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和增产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4.
Through fiel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ngmen (龙门) Mountain thrust belt, we summarized the following structural styles: thrust belt, fault-related fold (fault bend fold, fault propagation fold, and fault decollement fold), pop-up, triangle zone, duplex, superimposed fold, ductile deformation structures, reverse thrust fault, klippe, decollement structure,etc.. These structural styles have evid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y had zonation and segmentation in plane. Th...  相似文献   
45.
2005年6月湖南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NCEP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对2005年6月初湖南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中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均大于周围区域,中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层结。暴雨区位于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强迫的次级环流上升支中,其南北两侧为非地转下沉气流,下沉气流的补偿有利于暴雨系统的维持。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对6小时暴雨落区预报有指示意义。暴雨区位于700hPa湿位涡和850hPa湿相对位涡负值中心附近偏暖湿气流一侧。低层暖湿平流和强上升运动致使低层湿空气辐合补偿、热量上传,利于高层辐散增强,抽吸作用加强低空辐合,促使暴雨发展。  相似文献   
46.
1998年长江上游致洪暴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利用常规资料、HLAFS格点资料、GMS云图等资料,对形成1998年长江上游8次洪峰的有关强降雨天气过程的影响天气系统,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以及中低纬度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多次强暴雨过程发生在欧亚中高纬度双阻型或中阻型、中低纬度强越赤道气流、异常活跃的西南季风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生成在青藏高原东部在四川盆地发展的低涡及与其相连的切变线是Bao雨产生的主要的天气系统;Bao雨的加强与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高原涡的特殊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该文利用实测资料,采用HLAFS模式计算的物理参数分析了1996年汛期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并对梅雨活跃时段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及9608号台风强暴雨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所得结果有利于实时预报业务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48.
龙门山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龙门山冲断带差异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几何样式,构造演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即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上下分层,同时发育大量构造变形样式,如断层相关褶皱、三角带、飞来峰、双重构造等等,在经历了多期复杂构造演化之后,构造变形样式具有多期叠加特征,最后提出详细地表构造地质建模、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及合理模型的建立,同时结合多种量化测试分析手段能够有效推进龙门山冲断带复杂构造样式与多期构造演化阶段分析研究工作,以及推动该地区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49.
论西昆仑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及塔里木西南盆地类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杨克明 《地质论评》1994,40(1):9-18
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塔里木板块与羌塘-扬子板块发生解体。晚古生代至三叠纪西昆仑演化为活动大陆边缘,自南而北形成了公洛尔-桑株塔克、库尔浪-卡尔隆沟、弧、盆体系,塔里木西南则于这一时期发展成为克拉通坳陷型盆地。三叠纪末塔里木板块与羌塘-扬子板块碰撞,以及中、新生代以来特提斯开与合的“手风琴“式运动施加的影响,使西昆仑发生了强烈的变质、变形和变位。  相似文献   
50.
暴雨频繁全国大部雨量偏多——1998年7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克明 《气象》1998,24(10):58-61
1998年7月,我国多降雨过程,局地暴雨和大暴雨频繁,致使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雨强度大、范围广、洪涝灾害严重;仅鲁西南、豫中、湖南等地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全国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1天气概况本月,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西南东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