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科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油页岩SiO2含量整体较低,K2O/Na2O值较高,Al2O3+Fe2O3为6.43%~10.28%,Al2O3/(Na2O+K2O)为1.7~4.91,含有一定的铁镁质组分和较多的稳定组分;化学蚀变指数CIA为65~85,Th/U值多集中在0.97~3.38,表明油页岩源区经历了相对中等的风化作用,反映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Sr/Ba值为0.45~0.82,V/(V+Ni)值为0.46~0.68,Th/U平均值为0.59,表明丁青湖组油页岩形成于淡水缺氧的湖泊之中。温暖湿润的气候、丰富的生物来源及淡水缺氧的沉积环境是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2.
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晚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其属南洋杉型木,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了大量孢粉.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简要分析认为,羌塘地区晚侏罗世具干热气候,属全球四大植物分区中的欧洲-中国亚区.显然,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晚侏罗世的构造演化及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33.
分析尼泊尔石油地质条件对于促进尼泊尔油气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全面搜集尼泊尔油气地质及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和部分样品分析结果,报道了尼泊尔区域地质特征、油气勘探现状、区域构造特征和地层发育特征;分析了Dailekh地区出露的油气苗特征、烃源条件、生储盖和油气圈闭条件,认为Dailekh地区发育四套烃源岩层,多个生储盖组合,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油气苗为高成熟烃源岩裂解的产物,可能来自变质岩推覆体下伏沉积岩层;断层和逆冲相关的背斜、突起构造和倾斜断块等是找油气的重要构造。  相似文献   
34.
序言前陆盆地是由板块碰撞引起侧向挤压,进而形成冲断推覆体(thrust mass)加载于大陆边缘,使大陆地壳周缘前陆隆起(peripheral forebulge)形成的一种不对称盆地,它的一侧与发育周缘前陆隆起的克拉通大陆为邻,另一侧靠近冲断推覆体。靠近冲断推覆体侧的一端主要发育陆源碎屑沉积,而靠近克拉通大陆的一边则发育成为碳酸盐台地。由于碰撞后大陆岩石圈的持续俯冲,造成冲断推覆体跨过先前被动大陆边缘,进而向克拉通陆内迁移发展,致使碳酸盐台地最终全被陆源碎屑掩埋。最初,冲断推覆体位于海平面之下,随着冲断推覆体叠加而成山链,加载于大陆边缘薄的外部地壳之上,沿缝合线形成一个深而狭长的边缘海槽地,接受陆源泥和深海沉积物沉  相似文献   
35.
一简要回顾北京大学郑淑惠指出:“古代碳酸盐岩的地质应用,只有解决了矿物同位素数据的保存性问题,才能更好地阐明地质过程”。很多地球化学家研究现代、亚近代和古代沉积时,不但研究全岩,而且研究沉积物组份、胶结物和各种生物化石的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并且进行彼此间的对比,进而探讨矿物岩石同位素变化规律和地质应用。罗宾·巴瑟斯特(1977)主要依据Grose,Friedman,Land和Choguette的资料,全面地总结了现代和亚近代沉积方面的  相似文献   
36.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地层问题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至早白垩世地层包括扎窝茸组、雪山组、白龙冰河组和索瓦组上段,目前对它们的划分、对比和相互间关系的认识不一。笔者根据各组的含义和时代依据,指出各地层组为岩石地层单元,目前资料尚不足以作进一步年代学划分。通过全面统计各组的分布情况,分析各组的沉积特征,发现白龙冰河组为陆棚相,仅见于盆地北西部;索瓦组上段为海湾泻湖相,见于盆地中部;雪山组和扎窝茸组为河流一三角洲相,见于北东部。为此,认为各地层组是盆地内同期异相沉积,作为上下关系处理是不妥的,据此又提出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认为盆内最高海相层位应该跨入了下白垩统,海水最终是向北西方向逐步退出盆地的。  相似文献   
37.
西藏羌塘盆地——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羌塘盆地在油气资源的许多方面可与中东特提斯油气集聚区相类比,因而成为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之一。羌塘盆地的构造部位相当于中东特提斯构造域的北亚带和中亚带,羌塘盆地晚古生代是一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生代是一个复合式前陆盆地,新生代叠置成为第三纪走滑断陷盆地;羌塘盆地内发育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生油岩主要为三叠 系-株罗系的尼岩、灰岩和油页岩,烃源层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油高峰期为晚侏罗世-古近纪,局部发现厚达70余米的油 页岩,初步估计油气资源总量为50亿吨左右;盆地内发育有孔渗极佳的碎屑岩、白云岩以及生物礁(滩)岩等储集层,其次生孔隙的形成期与烃岩的生油高峰期一致;盆地内发育泥岩、泥灰岩和石膏等多套盖层,累计厚度可达3000多米,尤其是发育中东油田最好的石膏储层,累计厚度达177m,其中,仅中株罗统布曲组最大单层厚度达93m;盆地内发育数十个形态好、保存完整的大中型背斜和穹隆圈闭构造,它们均定型于株罗纪末期,为油气运移和圈套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盆地内共发现油气 显示190余处,其中包括5处液态油苗,数处见厚达数厘米的板状沥青,并发现面积约10km^2的古油气藏一个;藏北高原 抬升属整体的均一抬升,剥蚀强度不大,岩浆活动广泛,但除盆地东部外,规模小,对油气的破坏性不大。因此,盆地内具有一定的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38.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呈北西-南东向断续分布,长约50 km,油页岩有18~22层,薄者0.10 m,厚者8.81 m,一般厚0.70~2.00 m。工业分析数据表明,油页岩属于高灰分、中低含油率、低发热量型。油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为2.40%~20.23%,平均值7.38%,丰度较高。干酪根镜检显示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Ⅰ型),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0.43%~0.71%,平均值为0.52%,说明油页岩有机质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油页岩样品检测出丰富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化合物和甾烷化合物。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表明伦坡拉油页岩有机母质来源以水生浮游植物为主。通过生物标志物特征及野外地质观察,揭示了油页岩形成于一定盐度的缺氧还原半深湖-深湖环境。湖盆内各种水生浮游植物、藻类等为油页岩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有机母质来源,稳定的构造条件和缺氧的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以油苗抽提物的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为基础,剖析了羌塘盆地昂达尔错地区油苗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了其沉积环境和成熟度指示意义。昂达尔错油苗含有丰富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正构烷烃轻烃组分含量较高,无明显的奇偶优势。Pr/Ph比小于1,显示一定的植烷优势。萜类化合物中五环三萜烷相对含量最高,四环萜烷含量最少,并有一定的伽马蜡烷和升藿烷分布。规则甾烷相对含量为C27C29C28,呈不对称"V"字形分布,异构化成熟度参数值较高,且4-甲基甾烷化合物普遍存在。昂达尔错油苗母源岩沉积于具有较高盐度的还原环境,以藻类、菌类等海相有机质输入为主,油苗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40.
藏北羌塘盆地上侏罗统中硅化木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晚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其属南洋杉型木,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了大量孢粉。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简要分析认为,羌塘地区晚侏罗世具干热气候,属全球四大植物分区中的欧洲-中国亚区。显然,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晚侏罗世的构造演化及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