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地球科学   27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蛇绿混杂岩带作为造山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形成和就位过程与区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通过系统梳理北山造山带蛇绿混杂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在北山造山带内卷入的4条蛇绿混杂岩带中,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混杂岩带为形成时代最古老的蛇绿岩,代表了北山洋盆最早于早寒武世即已开启,北山地区发育的洋盆最晚可能于二叠纪闭合,...  相似文献   
52.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岩中堆晶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巴音沟蛇绿岩中辉长岩形成的同位素地质年代为344.0±3.4Ma。表明巴音沟蛇绿岩所代表的洋盆形成于早石炭世。综合前人天山石炭纪蛇绿岩及构造演化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巴音沟蛇绿岩是大陆板内强烈拉张的产物。  相似文献   
53.
为精确限定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结合阴极发光分析,分别对北祁连东段红土堡枕状玄武岩和辉绿岩墙进行了LA - ICP - MS 单颗粒锆石微区U - Pb 同位素测年。红土堡枕状玄武岩获得(443.4 ±1.7 )Ma 和(1 782 ±34 )Ma 两组年龄值;同时,获得红土堡基性火山岩中辉绿岩墙的年龄为(385.7 ±7.9 )Ma,并含有(1 697 ±6 ) ~(2 692 ±4 )Ma 的捕晶锆石年龄信息。认为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与其北的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大体一致,推断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原始岩浆不同程度遭受了陇山岩群的混染。这一新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演化以及北秦岭—北祁连衔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岩岩石成因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中国西北部天山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作用代表了一个新近被认可的大火成岩省,其分布范围至少有170万 km2.该火山岩系主要由玄武质熔岩组成,其次有中性和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它们是地幔柱活动的产物,该地幔柱的组分为:εNd(t) ≈+5,87Sr/86Sr(t) ≈ 0.704和La/Nb ≈ 0.9.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石炭纪-早二叠世基性熔岩可以划分为高Ti/Y(HT, Ti/Y>500)和低Ti/Y(LT, Ti/Y<500)两个岩浆类型.LT熔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LT1、LT2、LT3和LT4等4个亚类.LT1、LT2(天山中段和甘肃北山)、LT4(天山西段、新疆北山和准噶尔)和LT3、HT(塔里木)熔岩的化学演化系受控于橄榄石(ol)+单斜辉石(cpx)结晶分离作用;而天山东段的的LT4熔岩的化学变异则是经受了辉长岩质结晶分离作用.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基性熔岩并不是单一母岩浆结晶分离的产物.遭受地壳混染的LT3和LT4熔岩的Sr-Nd同位素变化特点与其地幔柱源熔体上升喷发所通过的岩石圈的性质有关.古老(前寒武纪)岩石圈的卷入,导致天山西段的石炭纪LT4熔岩和柯坪裂谷的早二叠世LT3熔岩具有低-负εNd(t)值(-2.91~+6.1)和中等-高87Sr/86Sr(t)值(0.703 6~0.708 1);相反,天山东段和准噶尔的石炭纪LT4熔岩是以高εNd(t)值(+4.2~+9.7)和低87Sr/86Sr(t)值(0.703 5~0.704 4)为特征,这乃是与其遭受了含有早古生代-泥盆纪弧-盆系火山岩的上地壳的混染有关,或者是与其岩石圈地幔源区遭受前石炭纪消减富集有关.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基性熔岩中观察到的地球化学变异与AFC作用一致.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岩显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岩石地球化学变化.石炭纪时,未遭受混染的石炭纪LT1熔岩和受到轻微混染的石炭纪LT2熔岩喷发于天山中段裂谷,而遭受强烈混染的石炭纪LT4熔岩则喷发于天山中段裂谷四周的区域之中.石炭纪LT1和LT2熔岩是地幔柱的石榴子石稳定区较高程度部分熔融(10%~30%)产物;而石炭纪LT4熔岩则是温度较低的地幔柱的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带较低程度部分熔融(<10%)产物.早二叠世时,未遭受混染的早二叠世HT、LT1熔岩和受到轻微混染的早二叠世LT3熔岩喷发于塔里木裂谷和北山裂谷,而遭受强烈混染的早二叠世LT4熔岩则喷发于北部博格达-哈尔里克裂谷区.  相似文献   
55.
南秦岭元古宙板内火山作用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南秦岭元古宙火山岩主要由两大类岩石构成,一类为SiO245%-57%的基性火山岩系,另一类为SiO267%-78%的酸性火山岩系,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碧岩、玄武岩和石英角班岩、流纹岩。基性火山岩整体上属拉斑玄武岩系列,酸性火山岩属钙碱系列。火山岩强烈富集稀土元素,尤其是轻稀土元素,酸性火山岩和基性火山岩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了源区特征的不同。基性火山岩富集强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Nb和Ti, 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具有大陆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同位素特征表明基性火山作用与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南秦岭的中、晚元古代大陆拉张及由古地幔柱活动所引发的陆裂火山岩浆活动是古秦岭洋打开的先兆。  相似文献   
56.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为一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其时代归属及形成的构造背景争议已久.本文通过对双井子一带该组火山岩下部玄武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一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335.1±9.3 Ma,时代为早石炭世.年代学成果综合分析表明,巴塔玛依内山组为连续发育于早—晚石炭世的穿时地层.玄武岩样品SiO2含量46.49%~52.19%,富碱(Na2O+K2O=4.07%~8.55%),高钾(K2O/Na2O=0.35~1.31)和高 Al2O3(15.62%~17.97%),里特曼指数 σ>3.3,斑晶和基质中含有碱性矿物,为典型的碱性玄武岩.样品具有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3.08~5.25,弱Eu异常(δEu=0.90~1.06),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等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相关判别图解研究表明,岩浆起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源区,在深部岩浆房中发生了矿物结晶分异作用,并在上升侵位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程度的陆壳物质混染.碱性玄武岩兼具板内玄武岩、后碰撞和岛弧火山岩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其形成与卡拉麦里洋盆闭合之后的板内岩浆活动有关,是俯冲碰撞造山期后伸展背景下的产物.表明早石炭世准噶尔地块东北缘已经进入由碰撞挤压到伸展拉张的构造转换期.  相似文献   
57.
时超  李荣社  何世平  王超  潘术娟  刘银  辜平阳 《地质通报》2010,29(12):1745-1753
亚东岩组是高喜马拉雅地区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之一。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对侵入亚东岩组的片麻状含石榴子石黑云花岗闪长岩进行了测年,获得岩浆结晶年龄为(499.2±3.9)Ma(中寒武世),提供了泛非构造-岩浆事件的记录。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黑云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为68.04%~68.92%,在(K2O+Na2O)-SiO2图解上样品点落入亚碱性系列的花岗闪长岩区,A/CNK指数均大于1.1,在Shand指数图解上落入过铝质系列区。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属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曲线,出现弱Eu负异常(δEu=0.62~0.79);微量元素表现出Ba、Nb、Ta、Sr亏损和Rb、Th、U相对富集的特征。通过Rb-(Y+Nb)和Rb-Hf-Ta图解判别,认为亚东地区片麻状含石榴子石黑云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阶段。  相似文献   
58.
1:20万佛平幅区调建立的王家楞组由于原认为该处为一背斜构造,一直被当做凤太地区泥盆系最低层位沿用至今。近年,经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发现,该组上段(D2ωb)是其下段(D2ωa)的下伏层位,从而导致该区构造框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原王家楞背斜实际是一倒扇形复式向斜。据此,王家得组被解体为3部分:其下段被厘定为夹山沟组(Cij),上段上部被划归星红铺组(D3x),上段下部被划归九里坪组(D3j)。  相似文献   
59.
西南天山成矿规律及其与境外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依据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岩石建造、成矿时代和主要矿种,在简要论述中国西南天山成矿带中金属矿床地质成矿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与境外南天山成矿带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进而明确了境内外成矿的差异性,指出该区的主攻矿种及其主攻矿床类型,提出了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部署地区。  相似文献   
60.
蛇绿岩年代学研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蛇绿岩年代学在研究造山带构造演化、古洋一陆及板块构造格局恢复中至关重要。同位素测年及化石年代学法是蛇绿岩年代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高精度同位素测年首选锆石U-Pb法(包括单颗粒锆石U-Pb法、离子探针SHRIMP U-Pb法)及^40Ar-^39Ar法。同时可辅以Sm-Nd及Rb-Sr等时线法测年;各种测年方法所获结果与化石年代之间应相互比对;与蛇绿岩形成、演化相关的各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可以对蛇绿岩的形成时代进行约束。测年时必须对所测对象的特征及性质进行详细的研究。同时,对各种测年方法的适用性和应注意的问题有所了解。唯此才能对测年结果的含义及准确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