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7篇
地球科学   38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To build land surface dataset for climate model,with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as well a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the data of surface type,roughness andalbedo over China in 1997 were retrieved,resolutions being 10 km×10 km.Based on these data,an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urfacevegetation cover and roughness as well as albedo over China.Results show that surface vegetationcover is mainly located to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in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China andsparse vegetation cover is in the Northwest.The variation of land surface cover affects thevariations of land surface roughness and albedo.High albedo occurred in the north of XinjiangAutonomous Region,the north of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 winter,incorrespondence with the location of snow cover.For most part of China,surface roughness decreases and albedo increases in winter,while theroughness increases and the albedo decreases in summer,which could mainly result from landsurface cover(snow cover and vegetation cover)and soil moisture changes.This shows that the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albedo are almost opposite to those of theroughness,in agreement with theoretical results.Temporally,the amplitude of surface roughnesschange is quite small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oughness itself.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非洲、澳大利亚、南美洲彼此之间的大陆架边界线相似的概率分析,指出巧合是不可能的,地球在过去几十亿年间一定发生了大规模的膨胀。  相似文献   
23.
利用美国的SAGEⅡ全球月平均格点卫星资料, 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气溶胶状况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高原上空平流层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在冬季最大, 春、秋季次之, 夏季最小, 存在明显的季节振荡现象. 然后利用MM 5模拟了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状况, 结果表明, 相对于设置均一的背景气溶胶而言, 青藏高原地区的辐射强迫均为正值. 高原上地面土壤温度和地面气温均有所增加, 增加的量级相当, 但增幅略小. 高原上500 hPa处的气温也有所增加, 增幅比地面气温的增幅更小, 但仍处于同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24.
锰银氧化矿选冶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维天 《广西地质》2001,14(3):63-66
锰银氧化矿在中国是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但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仍属于难冶和无商业价值的矿石类型,文章对国内外锰银氧化矿选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25.
本文设计了一个一层的等效非线性浅水模式,用此模式进行了有关海洋对表面风应力强迫的试验,并用于解释El Ninño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当西太平洋东部的偏东风突然减弱,并转变为偏西风时,能引起太平洋东部海面高度及温度的升高。该非线性浅水模式及相应的线性浅水模式都较成功地模拟了中东太平洋大范围增暖的这类广义El Ninño事件[1]。试验结果还表明,东部海域海面高度的升高及增暖强度与西部海域西风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扩展的范围有关,即海域西部西风愈强、持续时间愈久、扩大范围愈大,产生的El Ninño就愈强。并对用线性模式得到的结果同用非线性模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线性平流项能影响波的传播速度,使得逆基本气流传播的波的传播速度减慢,而非线性平流项对形成El Ninño这种行星尺度的超低频事件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26.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能反映东海油气藏异常的气、液、固相物质成分和物理化学参数可作为东海油气化探指标。本文讨论了东海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可溶铁和△C的油气化探指标。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可作为海洋油气化探液态烃的样品源。根据油气藏顶部氧化还原环境的异常,圈出东海陆架盆地古滨海砂可溶铁Fe~(3+)/Fe~(2+)<1分布区作为油气远景区,提出了东海陆架盆地找油的新领域。△C是用无机组分反映油气富集的一种化探方法。东海陆架沉积物与△C有关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菱铁矿。  相似文献   
27.
The influence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regional climate and weather are tremendous. The re-gional temperature and the distributing of wind field are influenced, whereas the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precipita…  相似文献   
28.
DINI数字水准仪数据格式转换及平差功能程序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DINI数字水准仪,就其数据格式转换及数据处理等功能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开发设计,编写的应用程序不但可以输出满足现行测量规范格式要求的成果,还可以进行各项改正计算,而且具有数据筛选功能。经工程实践验证,程序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9.
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和气溶胶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SAGEⅡ资料,发现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存在递减趋势,15—50 km臭氧的变化对臭氧总量变化贡献最大,其中25—50 km和15—25 km两层的贡献大致相当。通过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地区平流层臭氧变化的对比,清楚地看出:两地臭氧总量变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在15—25 km臭氧变化不同所致。5—7月臭氧变化趋势的情况与年平均的变化类似,两地臭氧变化的差异主要在平流层低层,即15—25 km。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面密度的时间变化序列显示:大的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可持续6年左右。从1997年至今,青藏高原18—25 km气溶胶面密度增加,最大的增长出现在23 km,每年大约增长4%—5%。而在16—17 km气溶胶的面密度出现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在37 km以下,青藏高原的温度出现递减的趋势,而且其递减速度比中国东部地区快;在37—50 km,温度出现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的增温也比中国东部地区快。青藏高原平流层低层气溶胶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都将增强该区域非均相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通过模式结果与实况资料和地质记录对比,表明模式系统可以较好地模拟现代气候状况和末次盛冰期气候的变化,特别是降水的变化与地质记录符合得较好。在末次盛冰期和现代气候状况下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对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的影响很小,但对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作用不同。冬季气温的变化比较显著,不能忽略。CO2浓度在末次盛冰期最低,其混合比为200×10-6,这使得气温降低。CO2的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区域特征。冬季其影响最大;但夏季其作用较小,甚至出现CO2浓度减少温度增加的现象。产生增温现象的原因是云量发生了变化,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这个结果表明云在气候变化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影响某时段和区域温度等要素变化的方向。青藏高原地区对这两个辐射因子变化的响应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偏小,原因是该地区的云量高于其他地区。相对现代气候,末次盛冰期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小于CO2的作用。但相对于末次盛冰期气候的变化,这两个因子的贡献都是比较小的。CO2对末次盛冰期年平均温度变化的贡献大约为3%—10%。此外,现代和末次盛冰期气候背景下,CO2的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