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地球科学   7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书主要执笔者和编辑是B.H.柯特利亚尔教授。本书首先详细介据了维特瓦捷尔斯兰、盲河和巴西雅各宾娜三地的含矿砾岩,然后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现了其他几个类似矿化区,包括非洲的加蓬和加纳,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省北部以及芬兰皮埃利斯湖西岸等地,最后评述了现有关于含  相似文献   
72.
中国近45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44,自引:7,他引:337  
利用1951~1995年约400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和1961~1995年200余站的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总云量和低云量、日照时数、蒸发、风速和积雪日数和深度以及0~3.2m共8层土壤温度等资料,对近45a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作了一个较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作为第一部分,分析了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日照的气候变化规律。其余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中国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将在第二部分中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3.
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区域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利用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多年观测资料,反演了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0.75 μm光学厚度的年、月平均值,分析了我国大气气溶胶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据此,在中国区域气候模式中考虑气溶胶的辐射影响,模拟中国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大小及气候响应的季节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 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多年平均分布状况是以四川盆地为大值中心向四周减少;长江中下游武汉附近和南疆盆地为另两个大值中心;青藏高原为气溶胶低值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值最大,各地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小值出现的季节则有所不同。气溶胶辐射强迫介于-5.3~-13 W/m2之间;辐射强迫具有春、夏季大,秋、冬季小,冬季南方偏大,夏季北方偏大的特征。气溶胶辐射强迫的分布与其光学厚度的分布基本一致。由于气溶胶的影响,中国大陆地区地面气温均有所下降,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北侧到河套地区降温最为明显,分别可达-0.4℃和-0.5℃。气候响应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地面气温的变化除与辐射强迫的大小有关外,还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for wolframite, cassiterite and columbite and the principal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Nb^-, Ta^- variation in wolframite and cassiterite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under hydrothermal environment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wolframite, cassiterite, columbite, mierolite, tapiolite can be synthesized under wide r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300-600℃, 500---2,000 bars). Wolframite and cassiterite can be crystallized under either alkaline or acid conditions. Columbite may be formed in solution with a pH of 2--4, while columbite and microlite crystallize within a pH range of 3-8. In the presence of Ta and Nb, the variation of Ta and Nb in wolframite and cassiterite is found to be controlled largely by solution pH,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s and reaction dynamics.Wolframite crystallizing from acid solution is rich in Ta, while eassiterite in Ta and Nb. On the other hand, Nb, is strongly concentrated in wolframite formed from weakly alkaline selutions, while cassiterite form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carries higher content of Ta. Oxidation favors the entry of Ta and Nb into wolframite. Ta and Mb occur as isomorphous impurity or inclusions in wolframite and cassiterite. The maximum content of Ta2O5 in wolframite as isomorphous constituents can be as high as 6.10 percent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5.
76.
4月26日,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在省政府召开工作会议,受申立国副省长委托,省政府副秘书长、领导小组副组长金济滨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任务、责任、要求,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77.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为碳酸盐岩型含磷岩系,属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区。对瓮安磷矿大塘剖面进行沉积环境研究,将Marinoan冰期后沉积的陡山沱组地层分为6个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瓮安含磷岩系大部分为多旋回的叠置体,其常见的交错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等表明了磷块岩形成于水体较浅的高能环境。南沱冰期后,陡山沱期剧烈的海侵作用引发上升洋流,携带富磷海水涌入浅水区,在海平面间歇性波动的条件下,为磷块岩的形成提供了物源与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78.
采用岩石学及其分类方法,对上扬子区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进行了研究。其类型为碳酸盐岩型含磷岩系,磷块岩的各种结构类型显示了不同的成因及沉积环境的差异。从结构成因角度对磷块岩分类,将其分为五种成因类型。新元古代大冰期过后,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的作用使磷质大量输入海洋,在持续波动的海平面作用下,含磷浓度较高的海水伴随着上升洋流节律性地涌入浅水区。由于海水含磷浓度的不断变化导致了频繁的沉积分异现象,使瓮安磷矿普遍发育了碳酸质条带状磷块岩。  相似文献   
79.
对流层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对平流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WACCM-3模式中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资料的对比发现,模式可以很好地再现全球气溶胶的主要分布特征,但在一些区域还存在数值上的差异。利用数值试验研究对流层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对平流层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流层气溶胶对平流层气候有明显影响,平流层化学过程在这一影响中起重要作用,而对流层气溶胶对平流层辐射的影响不是其直接气候效应对平流层影响的主要原因。其机制可能是对流层气溶胶改变对流层的辐射平衡,影响对流层的温度和大气环流,进而影响行星波的上传,使得平流层气候发生变化;影响区域主要位于高纬度和极地地区,南半球的变化比北半球大,温度变化最大达10 K,纬向风变化最大可达12 m/s,臭氧体积分数最多减少0.8×10-6。  相似文献   
80.
为计算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煤层气资源量、甄选有利区带及确定先导性试验井组的部署,对全区探井的煤层含气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区块内煤层气含量为5.54~19.56m3/t;兰氏体积为13.59~33.78m3/t,兰氏压力为2.06~3.72MPa,含气饱和度为41.48%~92.19%;临储压力比为19.18%~84.28%。区块整体含气性显示较好,开发较为有利,其中以包括Y3、Y6等井在内的万宝山构造带为煤层气开发的最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