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科学   1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考虑井底水平地应力、钻井流体压力及地层孔隙压力,基于单齿侵入理论推导单齿侵入井底岩石的侵深公式,建立纯滚动锥形齿、楔形齿和滚动、剪切复合运动锥形齿等牙轮钻头的钻速方程.通过实验分析刃尖角、井底液柱压力对单齿侵入深度的影响,以及转速、轴向载荷对微钻头、牙轮钻头机械钻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牙齿刃尖角的增大,锥形齿和楔形齿的侵深呈指数递减趋势;随着井底液柱压力的增大,牙齿侵入深度呈指数递减趋势,其中锥形齿降低速率大.在软到中硬地层中,牙齿侵入深度大,冲击侵入、回转剪切复合破岩方式的破岩效率高;在硬度地层中,牙齿侵入深度小,纯滚动冲击侵入破岩效率高.为分析实钻时牙轮钻头的机械钻速提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断裂在太东地区葡萄花油层中的作用,利用地震和钻井资料,在油藏解剖基础上,分析太东地区断裂发育及分布、油藏类型及分布和断裂在油聚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太东地区发育71条断裂,走向以北北东、近南北和北北西向为主,剖面上呈似花状组合,平面上呈5条密集带分布.油藏类型以断层—岩性和断块油藏为主,剖面上油层由上至下逐渐减少,平面上由东至西含油面积逐渐减少.断裂对油藏的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北北东和近南北向断裂遮挡为油气聚集提供圈闭;反向断裂较顺向断裂更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断裂侧向封闭性控制油气聚集程度.  相似文献   
63.
付广  张立含  周海超 《地质科学》2009,44(2):624-634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天然气藏分布具有4个特征:纵向分布层位多,深度范围大;平面上分布在生气凹陷内或附近,且沿断裂带分布;自储自盖;气-水关系复杂.其成藏与分布主要受3个因素控制,即:源岩区控制着火山岩天然气藏的分布区域,断裂带和古隆起控制着火山岩天然气藏分布的具体部位,火山岩相控制着天然气的储集.源岩排气史、断裂活动史、火山岩罔闭形成史和天然气运聚史的综合研究认为:火山岩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为泉头组沉积晚期-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嫩汀组沉积末期和明水组沉积时期.成藏模式为断陷深部沙河子组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主成藏期沿断裂向上运移至断裂带处的火山岩圈闭中或古隆起上的火山岩圈闭中聚集成火山岩气藏.  相似文献   
64.
杨波  赵中华  左签含 《吉林地质》2009,28(1):109-110
介绍了大口径岩芯取样器设计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取直径500 mm龙兴村二队深水井基岩样,在孔口操作取样器,使它产生水平推力,最终推断岩芯并取出。  相似文献   
65.
基于两点间斜距及投影到椭球上的原理,选取研究数据,设计程序,进一步绘制了误差等值线,研究了随着A、B两点间距离和竖直角的变化,并通过A、B两点间斜距计算水平距离误差W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6.
基于GIS的耕地连片性分析方法与系统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基本农田为优质连片耕地.为了实现耕地中优质连片地块的准确有效划定,该文综合考虑了优质连片耕地划定过程中的一些限制因素,提出了一个基于GIS的耕地连片性计算方法,开发了耕地连片性分析系统,试图以此准确高效地找出优质耕地的连片区域,进而辅助有关规划人员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以辽宁省北票市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为例,对耕地连片性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耕地连片性分析系统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7.
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仪器勘选工作包括野外仪器测试、台基背景噪声水平计算及分析、台站综合评价。通过陆良大萨卜龙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仪器勘选,对测试设备系统组成及辅助工具进行总结,形成用于减小气温、气流对地震计干扰的四级防护架设方法,梳理了测试数据中对于天然地震事件、干扰事件(非天然地震事件)的预处理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干扰评估,干扰频度N=0.03 <0.5,且非天然地震事件持续时间占记录时间的百分比R=0.01%<0.5%,表明勘选台址几乎不受干扰;对预处理数据进行噪声计算与分析,结果发现,在1—20 Hz频带,台基噪声三分量平均功率谱密度与全球低噪声模型NLNM相比,平均偏高17—38 dB,RMS有效值小于3.16×10-8m/s,表明勘选台站周边无明显干扰源,台基背景噪声水平达Ⅰ类台站建设标准。综合评价认为,该勘选点位观测环境较好,可作为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建设站点。  相似文献   
68.
在大量典型矿床剖析的基础上,以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大量实地观察和实验数据为支撑,通过总结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实践和典型矿床研究成果,按照成矿作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思维,成矿作用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相统一的综合思维,以及元素地球化学分类和找矿预测矿床分类的比较思维,提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概念。成矿地质体是形成矿床主要矿产、决定主成矿阶段空间位置的成矿地质作用的实物载体,划分为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大型变形作用形成的5类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是赋存矿体的各类界面,包括构造界面、岩性界面、物理化学转换界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是能够直接指示矿体赋存位置和对找矿预测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依据成矿地质作用对中国主要矿床类型进行梳理划分,归纳总结了主要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构建了反映矿体赋存位置的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勘查区找矿预测的工作方法,对矿床学研究、找矿预测、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为全面了解水汽在气溶胶影响雷暴云电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基础上,通过改变相对湿度和气溶胶初始浓度(文中气溶胶浓度均指气溶胶数浓度)进行敏感性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气溶胶浓度升高,雷暴云产生更多的小云滴,降水过程受到抑制.而当水汽含量升高时,云滴数浓度的增长速度更快,雨滴数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70.
基于1950-2019年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格点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法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等方法,探究了费尔干纳盆地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模态,并研究了降水时空变化后的大尺度环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1950-2019年,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为-2.20mm/10a,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对单个月份的降水进行检验也都未发现明显趋势。(2)费尔干纳盆地降水的主要模态有两个,解释了全区降水变化的70.52%,第一模态解释了全区降水变化的59.90%,空间向量场呈现全区一致型,表征研究区整体的降水变化情况,受到ENSO和西风带的影响;第二模态解释了全区降水变化的10.62%,空间向量场表现出从西北到东南的空间反相模态,表征研究区降水空间异质性,受到欧亚大陆北部输送的水汽影响。(3)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通过调整水汽输送路径和季风环流模式影响了费尔干纳盆地的降水变化;来自欧亚大陆北部的气流是造成费尔干纳盆地降水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