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学科分类
地球科学 | 1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
立体卫星影像在覆盖范围、重访周期、测绘产品更新速度、数据获取成本等方面较传统航空影像有着较明显的优势。WorldView-3是迄今全球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商业遥感卫星,全色波段分辨率0.31m,能获取同轨立体像对,理论上可代替传统航空影像用于大比例尺测图。本文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和通州区的两个WorldView-3立体像对为数据源,确定了一整套制作1∶2000比例尺3D产品的技术流程,具体包括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ic, DLG)、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和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 DOM),验证了3D产品的精度,成图结果符合国标精度要求,并为生产作业中控制点布设方案、密集匹配算法选取等提供了参照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3.
"数字城市(CyberCity)"是关于城市的一种逼真的三维数字表示,使人们可以探察汇集有关城市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并与之互动。三维城市模型是数字城市的基本内容,不仅具有多种细节层次的几何表达,还提供具有相片质感的表面描述如逼真的材质和纹理特征以及其他相关的属性信息。在2003年,湖北省第二测绘院基于CCGIS软件进行了对数字鄂州三维重建的探讨。通过这些实践,有关数字城市GIS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得到了深入研究。本文将重点介绍有关"数字鄂州"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及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4.
95.
96.
通过查看山西测震数字台网2009年1400个记录清晰事件波形,发现在ML4.5的事件中有158次初至波前出现奇异小信号,在ML≤2.8的微小地震中小振幅波记录更加清晰。统计发现,这些小信号出现在使用GURALP公司生产的CMG-3ESPC地震计、CMG-DM24数据采集器的9个子台记录中,而其它型号的仪器系统中均未见。小信号主要集中在震中距60km的近台记录初至前0.2~0.7s,经FFT分析,得出小信号频率集中在45~50Hz。认为该频率的信号在CMG仪器系统上有记录,主要是因为港震等其他类型的仪器系统可能将这部分频率成分过滤掉了,而它们恰好处在CMG仪器系统的记录范围内。 相似文献
97.
98.
从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综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我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思路、内容、进展、作用及影响;然后,针对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发展变化,论述了当前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所面临的全新发展机遇、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框架的建设目标与内容,展望了"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9.
在现场调查统计、工程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古格王国遗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围岩特性.通过调查统计和理论分析,将开挖于遗址边坡内的洞窟的变形破坏模式分为洞顶破坏型、洞口破坏型、洞壁破坏型、洞底破坏型和人为破坏型等5大类11种型式,以洞顶破坏和洞壁破坏最为常见.进一步提出了引起其变形破坏的结构型、水理型、应力型... 相似文献
100.
贵州东南部位于盖层极不发育的榕江加里东褶皱带内,为查明该区域内的地应力状态,在贵州省黔南州境内进行了7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工作,同时结合贵州西部已有研究结果和贵州西北部1个钻孔的地应力测量资料,对贵州东南部与西部和西北部的地应力分布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结合断层的活动性质以及Byerlee准则探讨了测孔区域断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在研究区占主导地位,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表现为北西向;根据安德森断层理论,三向主应力的相对大小有利于逆断层和走滑断层的活动,这与研究区发育的活动断层性质相对应;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的线性拟合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平主应力的梯度大于黔西煤层地区、广西盆地东北部和全国的地应力梯度值,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值在相近深度上大于黔西、黔西北地区和广西盆地东北部;三都断裂带附近存在较高的构造应力,μm值(最大剪应力与平均主应力的比值)较高,表明断层处于摩擦极限平衡状态;而三江-融安断裂两侧的构造作用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西侧的构造作用强于东侧;虽然部分钻孔内的μm值都处于高值,但区域应力方向与断层多以较大角度相交,因此断层是稳定的,这与研究区的地震活动性相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