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8篇
地球科学   12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0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和Nd,Sr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74,自引:6,他引:74  
对富碱侵入岩和共生的碱性火山岩、煌斑岩和酸性斑岩测定了29个同位素地质年龄,范围为41~27Ma,属于第三纪.其中富碱侵入岩~(143)Nd/~(144)Nd值为0.512415~0.512544~(87)Sr/~(86)Sr值为0.7054~0,7068,表明物质来源于富集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82.
本区的Mg-Fe云母是富镁黑云母及金云母,MF>1.35,[Mg/(Mg+Fe3++Fe2++Mn)]>0.65,[(Fe3++Fe2+)/(Fe3++Fe2++Mg)]<0.4,属于富镁、富碱、高硅、贫铁类型云母。根据Mg-Fe云母的成分及形成的物化条件,表明其寄生岩石属于富碱,浅成一超浅成的幔源岩石。  相似文献   
83.
藏东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岩成矿系统时间跨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藏东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是目前西藏发现的最大斑岩铜矿床,含铜岩体主要由早期石英二长斑岩及晚期正长花岗斑岩组成。本文用LA-ICP-MS法测定早期石英二长斑岩及晚期正长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及Ar-Ar法测定钾质蚀变带黑云母的Ar-Ar年龄,发现玉龙含矿斑岩体早期石英二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41.3±0.3Ma, MSWD=0.92)与晚期正长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41.3±0.2Ma, MSWD=1.24)基本相同,也和黑云母Ar-Ar坪年龄(41.7±0.8Ma)及等时线年龄(41.3±0.8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玉龙斑岩铜矿早期及晚期岩体锆石U-Pb年龄一致表明含矿岩体在地质上的早期及晚期主要是岩浆在较短时间内脉动侵入所致。玉龙含矿岩体锆石U-Pb年龄(封闭温度约800℃)、39Ar-40Ar 年龄(封闭温度约300℃)及前人获得的Re-Os年龄40.1±1.8Ma(封闭温度约500℃)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含矿岩体岩体快速冷却,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岩成矿系统时间跨度小于1Ma。  相似文献   
84.
哀牢山-红河断裂是东南亚地区主要断裂,Tapponnier [1,2]和Leloup等[3]认为它与南海的形成有密切的内在成因联系.因此,分析这一深大断裂开始活动的时间,对了解南海的形成及东南亚的构造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这条深大断裂开始活动的时间有人[4]认为晚于27 Ma,即在南海打开之后,因而两者没成因联系;较多的学者[5~9]认为其活动期限与南海的开合基本一致,均为32~16Ma.  相似文献   
85.
西藏东部新生代玉龙铜矿带有玉龙、扎拉尕、莽总、多霞松多和马拉松多等斑岩型铜(钼)等多金属矿床,寄主岩石具交代地幔源锶、钕、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高钾和K2O/Na2O比值远大于1,而且从早期到晚期的斑岩中SiO2和K2O含量增加,TiO2、Al2O3、FeO (Fe2O3+ FeO)、MgO、CaO和Na2O含量减少,以及Cu等矿化多伴随晚期斑岩地质体的内外接触带产出。  相似文献   
86.
蛇绿岩中的辉绿岩岩墙是洋脊扩张的产物,其形成年龄代表了扩张事件的时间,也代表了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拉昂错蛇绿岩中的辉绿岩岩墙进行锆石SHRIMP U-Pb定年,得出加权平均年龄为120.2Ma±2.3Ma,代表辉绿岩的结晶年龄.结合已有的关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形成年龄(西段休古嘎布122.3Ma±2.4Ma,中段大竹卡126.0Ma±1.5Ma、吉定123.0Ma±1.8Ma,东段罗布莎162.9Ma±2.8Ma)的报道,表明拉昂错地区特提斯洋海底扩张的时代与休古嘎布地区一致,雅鲁藏布江西段与中段地区洋盆的形成时代一致,但晚于东段的发育时代.这意味着整个东提斯洋盆的发育时代存在东早西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
研究"钾质和钠质两个地幔富碱岩浆体系"的刍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钾质富碱岩浆岩组成的岩带研究表明,这类岩石普遍富碱和CaO,高钾,富Rb,Sr,Ba和放射性元素Th,U等,Rb/Sr相对较低;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强烈富轻稀土,δEu较小;ISr多数介于0.705~0.706之间;INd较低,铅同位素较均一.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该岩类岩石的岩浆来源于EMⅡ型地幔源区,岩浆很可能直接来源于钾质富碱地幔.钠质富碱岩浆岩带岩石具富碱、高钠(Na2O>K2O)的特点,同时富钛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相对富集Nb,Ta,Zr以及Rb/Sr偏高等;ISr相对低,而INd稍高.这类岩石起源于钠质的富碱地幔源区.这些异常地幔源的形成与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有关.而超深大断裂作为岩浆上升的通道,是钾质和钠质地幔富碱岩系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8.
青海省囊谦县钾质碱性岩岩石化学成分富碱(Na2O+K2O=7.20%~10.6%),高钾(Na2O/K2O=0.56~0.93)和富钙 (CaO=1.65%~6.39%),富集 Rb,Ba,Th,U,Sr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 和 Pb, 亏损 Nb,Ta,Zr,Hf,Ti 等高场强元素( HFSE)。∑REE 范围为 336.8×10-6~611.31×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19.78~33.58)和铕异常不明显(δEu=0.96~1.05)。 粗面玄武岩、二长斑岩、正长斑岩 LA-ICP-MS U-Pb 定年结果分别为 34.9±1.2 Ma,35.0±1.1 Ma,35.3±0.5 Ma,均属于古近纪, 相当于晚始新世。从本文定年结果还表明斑岩(花岗斑岩)成岩时间略早于火山岩,暗示该区的岩浆作用,有先侵入后喷 发的趋势。囊谦钾质碱性岩的成因与印度、欧亚两大陆碰撞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89.
夏斌  林清茶  张玉泉  邓万明 《地质学报》2006,80(11):1676-1682
通过岩石化学和40Ar-39Ar定年研究结果: 巴毛穷宗钾质碱性火山岩,涌波错和羌巴欠钙碱性火山岩,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0~26 Ma、18 Ma和15~14 Ma, 并对该区火山岩的性质和时空演化规律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云南姚安碱性杂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姚安碱性杂岩体的K-Ar年代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等进行了综合研究表明(1)该碱性杂岩体的岩性从超基性、基性、中性到酸性;(2)各类型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Na2O+K2O=6.6%~11.6%)、高钾(K2O/Na2O>1)和富钙(CaO=0.3%~12.5%);(3)微量元素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贫Zr、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富集LREE和正负铕异常不明显;(4)Sr、Nd、Pb同位素特征一致显示姚安碱性杂岩体的源区为EMⅡ型富集地幔,EMⅡ型地幔端元代表了与壳幔再循环相联系的交代成因富集地幔源;(5)岩体形成于陆内非造山的张性构造环境;(6)岩体的形成与古特提斯造山带的演化、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及进而产生的强烈陆内变形及大尺度新生代走滑断裂这些大的构造事件无论在时间、空间和机制上都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