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2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生成矿作用按其发生时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而分成岩浆成矿作用,伟晶岩浆成矿作用、气热液成矿作用和火山成矿作用,相应地形成岩浆矿床、伟晶岩浆矿床、气成热液矿床和火山矿床。  相似文献   
12.
黄玉碱长花岗岩是华南地区主要成矿母岩之一.其岩石学特征有别于正常花岗岩.产于这类岩体中的稀有和有色金属矿床,目前可以划分十个工业类型.岩体地质和矿床学研究资料表明,矿石矿物以副矿物的形式存在岩体中.成岩和成矿作用在黄玉花岗岩浆结晶分异的统一过程中同时发生.这类矿床应归属岩浆矿床.  相似文献   
13.
江西大吉山脉钨矿床矿化富集特征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吉山脉钨矿床矿化特征主要是走向上双峰富集,垂向上中部富,上下变贫。剖面上矿化围绕某些地段特别富集,形成“多中心”的富集型式。上述特征是成矿流体贯入裂隙过程中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水化硅氧聚合离子群“准溶液” 粘性流体体系贯入裂隙时,流体运动遵循流体动力学定律,以聚合离子团搬运的钨,随流体运动在有利的条件下产生富集,然后随温度降低,其物质组分就地调整、结晶、形成矿脉。  相似文献   
14.
15.
鲁中隆起北缘分布有100多个燕山期的碳酸岩体.它们的分布受淄河断裂及禹王山断裂派生的次级断裂控制。主要有碳酸云母岩、云母碳酸岩及碳酸角砾岩三类碳酸岩,多呈岩床产出,另有两个角砾岩筒。根据产状、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及矿物中包裹体等特征,认为是与金伯利岩有成因联系的岩浆产物。推测其深部可能存在一个较大的碳酸岩体,可能出现以稀有元素Nb为主的矿化。  相似文献   
16.
在鲁中下古生界细碎屑~碳酸盐岩系中有一套与菱铁矿及其它碳酸盐矿物共生或伴生的富铁白云岩建造。近年,在鲁中确立的一个铁矿类型“淄河式”层控铁矿则是以这套富铁白云岩为基础,而经过多种成矿作用叠加所形成的铁矿床。这套富铁白云岩的分布很广,几乎遍及鲁中地区。岩层的最大累计厚度在1000米左右,占整个岩系厚度的30%左右。在纵剖面上,除下寒武统馒头组有一定数量之外,主要集中于  相似文献   
17.
矿床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江西冶金地质一队对矿床已进行了数年的查评工作。1978年在控制出露地表的钨锡矿体时,钻孔揭露到深部隐伏的铌钽花岗岩体。1979年至1981年我们三次赴矿区进行矿床地质野外资料的搜集,随后在室内进行了资料整理和必要的测试工作。在工作期间,得到了江西冶勘一队的通力合作和热情支持,北京第三研究所、空军第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广东省地质局实验室和本院研究生部X光室承担了样品测试,湖北省区测队实验室对样品加工提供了方便条件,在此,谨对上述单位及有关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8.
该矿区位于赣东北地区。1978年江西冶金地质一队二分队对出露于地表的石英脉型钨锡矿体进行初勘时,通过钻孔揭露了隐伏含铌钽的小型花岗岩体,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矿床。1982年10月止,矿区已完成30余个钻孔。在隐伏岩体中进尺最深的孔达三百七十米。这就能为系统研究该矿床矿物包裹体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矿床研究中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英脉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传统的看法认为脉状矿床是含矿热液充填断裂裂隙(有时对围岩有交代作用)而成的,它属于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的矿床。有用矿物的形成与含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有关,随着含矿热液的运移(主要是由下往上),其与围岩不断发生作用,导致含矿热液的成分、pH、Eh等的变化及金属化合物的破坏,促使一些有用元素从热液中沉淀出来富集成矿。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不仅会丰富成矿理论,而且在实践上可以指导这种类型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我们根据对赣南许多脉钨矿床的研究和了  相似文献   
20.
矿物中包裹体的研究对阐明矿物形成时的介质状态及地质条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许多研究者对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的矿物中包裹体进行过研究,为解决这些花岗岩的成因及形成时的地质条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信息。对华南广泛分布的燕山期含钽铌的锂氟花岗岩矿物中包裹体的研究尤有其特殊的成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