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科学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测度与区位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曹芳东  黄震方  吴江  徐敏  周玮 《地理学报》2012,67(12):1686-1697
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与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4、2000、2009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探讨了旅游效率与区位可达性之间的内在关联,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定量模拟了区位可达性对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产出的影响及其效率变化。结果表明: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水平整体较低,DEA最优比例较小,反映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格局;区域划分上,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北部沿海综合效率较高,呈先提高后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变化与综合效率较为相似,规模效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高值区总体上呈现以江浙地区为点,分别以西南和东北方向为轴线,以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弧线的“扇形”格局;类型划分上,以湖泊型、纪念地型、山水型、休闲疗养型风景区综合效率较高,山岳型、宗教型纯技术效率逐步提高,规模效率以森林型与山水型变化较大。③区位可达性与生产要素之间满足某一阈值时,区位可达性对旅游效率总体上起到促进作用,局部范围依然存在比例失调,成为制约旅游效率提升的瓶颈,旅游效率变化与总产出变化特征不尽相同,形成了负值区域集聚但偏向异同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2.
对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K-Means聚类法对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游客数进行时空聚类,分别从省内和国内(省际)两个尺度上讨论了麋鹿生态旅游区游客变化的阶段性和市场划分,结果表明,1998~2005年间省内旅游流和国内(省际)旅游流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并较好地划分出了四种不同的客源地类型。根据时空聚类中不同类别中心点的变化,详细论述了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和国内(省际)旅游流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揭示了不同类别之间旅游流整体变化特征,可为旅游规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旅游区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K-Means聚类法能够从不同尺度上揭示旅游流时空变化的详细信息,可作为旅游流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分析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33.
由于地貌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在跨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只有短水准监测场地。多年持续监测的七盘沟和耿达场地跨龙门山后山断裂,灌县和双河场地跨龙门山前山断裂等4个短水准场地,而在龙门山中央断裂上没有监测场地。根据跨龙门山后山和前山断裂的4个短水准场地监测资料计算分析,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测量成果显示:龙门山后山断裂的近场速率为0.03mm/a,  相似文献   
34.
李中  张祯祥  杨进  黄熠  李炎军  李文拓  吴江 《地球科学》2019,44(8):2597-2602
随着深水高温高压油气勘探的逐步深入,目前钻遇地层普遍存在着储层系统多样、压力系统复杂且高低压相间的情况,钻井过程中井下复杂情况频发,严重影响钻井作业安全.结合深水高温高压X1井的钻井实例,分别使用dC指数法和岩石强度法开展地层压力随钻监测工作.结果表明,岩石强度法对深水高温高压井的压力监测精度更高,可以为后续深水高温高压井的地层压力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吴江  李思田 《地球科学》1993,18(6):725-734
本文通过现代居里面与高温热水泉的分布,钻孔测温资料以及华面不同时代花岗石带的分布,证明了右江盆地域处于地热异常区,分别根据广布于本区的上二叠统煤层的镜质组反射率,下三叠统中牙形石的色变指数,编绘了趋势性等值线图,并建立了变质古地热场,阐述了这一古地热场与成矿地热场之间的关系,最后作了两项应用:(1)结合成矿温度研究右江盆地域金矿层位的分带性,并提出一种预测思路;(2)推断陷伏岩体的存在及其埋深 ,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全球再分析气象数据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世界各地的水文建模中,但是其模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为探讨CFSR再分析数据在流域水文模拟中的适用性问题,本文以灞河流域为研究区,使用两种气象数据(传统气象数据和CFSR气象数据)构建SWAT水文模型,并从年和月尺度分别进行灞河流域2001-2012年的径流模拟,利用回归分析、纳什效率系数NSE和百分比偏差PBIAS等评价方法对两种数据的模拟效果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了CFSR气象数据订正的方法。结果表明:① CFSR气象数据在灞河流域水文模拟中有一定的适用性,模拟结果的拟合优度R2>0.50,NSE>0.33,|PBIAS|<14.8,纳什效率系数NSE偏低。尽管CFSR气象数据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但是经过降雨数据订正后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模拟效果。② CFSR气象数据模拟流量比实测流量偏高,这主要是由于CFSR逐日降水数据估算的降雨天数较多、雨强较大,一般会导致该数据在水量平衡方面能够模拟出较高的基流和洪峰流量(个别年份除外)。③ 灞河流域CFSR降水数据(x)与实测降水数据(y)之间的关系大致可用幂指数方程表达:y = 1.4789x0.8875R2 = 0.98,P<0.001),每个CFSR站点的拟合方程略微不同,此方程为CFSR降水数据的订正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我国采煤业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采煤人一直是艰辛而危险的。2004年一年,我国有6000多人死于煤矿事故。频发的矿难已成为我国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它不停地拷问我国煤矿安全的有效性,并敦促我们加快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台州市国土资源局椒北中心所领导尤为重视化解辖区内涉土方面的信访纠纷,该所把依法处理涉土信访案件,积极排查化解国土资源矛盾纠纷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每周一会审,每月一排查,并推行“四调联动”工作机制: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大政协参与调解相结合,多方配合,彻底化解涉土矛盾。  相似文献   
39.
超覆型库岸老滑坡滑床前缘大多发育一砂卵石层,该砂卵石层的强渗透性将影响滑坡渗流场,从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
以三峡库区万州中学老滑坡为例,在确定该滑坡中地下水作用模式为承压水含水层作用模式的基础上,假定砂卵石层的4种不同
渗透系数,来研究在库水位波动条件下,滑床砂卵石层渗透性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超覆型老滑坡砂卵石层的渗透系
数不同,滑坡中浸润线也不同,渗透系数越小,浸润线越低,滑坡中地下水相对库水位的滞后效应越明显;库水位上升阶段、高水位
运行阶段和下降初期,万州中学老滑坡各级滑坡的稳定性系数随砂卵石层渗透系数k2 的增大而减小;库水位稳定在150m时,老
滑坡整体稳定性随k2 的增大而增大,k2 的变化对次级滑体和三级滑体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这对于库区老滑坡的复活和监测预
警工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杜方  吴江 《四川地震》2003,(2):26-31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2002年“川滇菱块”东侧边界带的安宁河一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以及大凉山断裂等4级地震异常活跃,宏微观异常大量出现,显示川滇菱形块体东侧边界带的活动性明显增强。本文就“川滇菱块”东侧边界带出现宏一微观异常的现象,形成过程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与历史震例对比分析认为:宏观异常的项目、集中程度与构造有关,宏观异常与微观异常一样,不仅仅包含短临和临震信息,同样也包含中期和短期信息,甚至可能还包含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无震信息。因此,研究宏一微观异常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相互关系对判断未来强震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