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科学   3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本文通过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论证了本区微细浸染型金诶中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探讨原生矿石抽氧化矿石的转化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对于开发利用该类型金矿的原生矿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于滇西地区广泛发育有一系列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但对于其中地幔包体的报道还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在云南中甸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中发现了岩性表现为由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苦橄岩→辉长岩→辉绿辉长岩→辉绿岩变化系列的超基性-基性岩包体。通过对包体岩石开展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形成包体的原始超基性岩浆属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产物,且与主岩形成背景相似,其岩浆源区位于难熔的方辉橄榄岩区与石榴二辉橄榄岩区的过渡部位,受岩石圈地壳混染程度较低。结合丽江苦橄岩性质,认为滇西地区上地幔存在早阶段峨眉山地幔柱活动。  相似文献   
24.
马厂箐钼铜金多金属矿床是三江成矿带上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采用锆石LA-ICP-MS U-Pb和辉钼矿Re-Os定年方法,结合前人研究,进一步分析讨论了该矿床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结合矿化石英脉和斑状花岗岩中石英斑晶ESR测年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赋矿斑状花岗岩和流体作用与系列成矿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25.
26.
勉略宁"三角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挤压碰撞的秦岭褶皱带南缘,北以勉略构造带与秦岭造山带相接,南以汉江大断裂与扬子板块毗邻,由勉略构造带、碧口微地块及扬子板块西北缘龙门山褶皱带组成.区内已发现多处金、银、铜、铅、锌、镍、铁等大中型矿床,是陕南重要的矿产地之一.略阳县杨家坝乡区域内分布有东沟坝、张家山、柳树坪、大铁坝和渔洞坝等多金属矿床.该区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为深部流体和矿质参与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7.
在六合霓辉正长斑岩中广泛发育的各类包体岩石中,新近发现了三类特殊包体.通过岩相学、岩石化学、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表明,纯方解石包晶(体)和含石英的黄玉伟晶岩包体是地幔流体在运移过程中发生去气作用的产物;黑色微晶富铁硅酸盐熔融包体是地幔流体伴随去气作用的分离产物,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绿泥石和富铁的柱状和片状硅酸盐矿物,特征矿物有自然铁、磷灰石和锆石;据全岩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特征及结晶状态分析,表明该包体岩石不是常规岩浆作用产物,尤其自然铁的存在进一步证明该微晶熔融包体是还原条件或缺氧环境下的地幔流体物质.通过对特殊包体岩石的研究,为该区不同岩性和地层中的多金属成矿提供了重要的深部过程地球化学背景.  相似文献   
28.
秦岭造山带界于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之间,是著名的大陆造山带之一,在我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中为一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前人的研究工作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奠定了丰厚的基础(王平安等,1998;张本仁,2002;张宗清等,2006),但由于其复杂的构造背景和叠加成矿,迄今为止,仍有诸多基础地质和成矿机制问题尚待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9.
在云南马关碧(钾)玄质火山角砾岩中发现了一类特殊包体,呈红色与黑色两种。经X射线粉晶衍射鉴定,红色者为以锰铝榴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黑色者为以绿辉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两种矿物混晶包体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熔浆玻璃或熔体囊,它们具有同源演化的相似地球化学特征。文中通过对两种矿物混晶包体的显微特征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它们是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并作为一种不混溶熔体成分被碱性玄武岩浆携带、运移上升。它们代表了石榴石相(榴辉岩相)地幔源区组分,暗示新生代时期软流圈上涌除释放小体积交代熔体交代上地幔使其富集之外,还造成岩石圈地幔拆沉,尖晶石相地幔组分向石榴石相地幔组分转变。另外,据两种混晶包体与其他类型包体和寄主岩岩浆的不同来源,推测马关地区深部岩石圈地幔经交代作用发生过两次转换。首先是由原始地幔向亏损地幔转化,并发生部分熔融,其后是由亏损地幔转化为富集地幔,形成富碱岩浆和与其互不混溶的进一步富集成矿元素的地幔流体。由此暗示滇西地区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即受制于这一深部地质过程与壳幔混染机制。  相似文献   
30.
滇西地区大量产出的富碱斑岩及其包体岩石的形成和演化与该区新生代陆内变形、构造作用、幔源岩浆和深源流体活动,及其与此有关而广泛发育的内生多金属矿产存在必然的联系。本文通过岩相学、岩石化学、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较为系统地分析论证了这一关联的内在统一制约和联系的纽带即深部地质过程和由此相伴的含矿地幔流体作用,初步揭示了这种深部过程和地幔流体作用的微观踪迹和方式可以直接表现为:(1)呈脉状和浸染状穿插于深源包体岩石中的富钠玻璃,透光镜下呈微晶和雏晶,颜色随成分差异而不均匀,化学成分以高硅、铝、钠、铁,低钾、钙、镁为特征,矿物成分以钠长石、角闪石、磁铁矿(镜铁矿)、钛铁矿组合为特征,是富碱岩浆携带包体岩石之前即已存在的上地幔流体;(2)呈脉状、团块状和浸染状穿插于主岩和各类包体岩石的富铁玻璃;(3)呈独立包体产出于霓辉正长斑岩中的富铁熔浆包体。后两者物质在透光镜下无光性,呈黑色不透明,反光镜下不反光,但在电子显微镜下呈显微晶质结构,化学成分以高硅、铝、铁,低钙、镁、钠、钾为特征,矿物组成上以硅酸盐和石英为主,含有碳硅石、含铬自然铁、钛铁矿、磷灰石等地幔标志矿物,其中微晶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之间呈熔离结构交生,反映了地幔流体的熔浆性质及其与富碱岩浆不混溶的特征;由地幔流体对岩石的交代浸染作用,引起主岩和包体岩石中普遍发育各种蚀变作用,如角闪石化、硅化和绿泥石化等,并导致矿物组合总体上表现为暗色矿物由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绿泥石的退变序列。该地幔流体微观踪迹的三种表现形式与富碱岩浆共存,并共同运移,但两者由于组成和性质的差异而互不混溶;结合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理论和本文论证的综合分析认为,当富碱岩浆和地幔流体系统封闭较好,地幔流体则伴随富碱岩浆的结晶过程对富碱斑岩进行同步自交代蚀变,在斑岩体或其深部形成矿床,构成正岩浆成矿体系,典型成矿实例如马厂箐斑岩钼矿床;若在此成岩成矿过程中发生构造作用扰动,则地幔流体进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或紧邻接触带的地层围岩中进行交代蚀变成矿,构成接触带成矿体系,典型成矿实例如马厂箐矿区中赋存于夕卡岩—大理岩带中的斑岩型铜矿和主要赋存于地层围岩中的斑岩型金矿,若金矿出现在斑岩体内,则一般受控于穿切斑岩体的成岩后断裂;若岩浆和流体运移通道的深大断裂体系发育,环境相对开放,则地幔流体伴随富碱岩浆的成岩过程而脱离岩浆沿分支断裂通道进入远离岩体的不同地层岩石中进行交代蚀变成矿,构成远程热液成矿系统,典型成矿实例如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在这一成矿过程中,地幔流体可以随深度和环境变化引起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其性质由熔浆→超临界流体→液相流体转化,并运载和沿途活化成矿物质至适宜容矿部位集中,促使幔壳物质叠加成矿;进而有利于深部成矿并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