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科学   5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通过对宁夏贺兰山区郑官沟泥石流的现场勘查与室内试验,总结了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泥石流的产流汇流机理和地形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泥石流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值,并对其危险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郑官沟泥石流的平均容重为1.73t/m~3,应属于水石流;泥石流启动的临界坡度为tanθ≥0.29,或=16°;泥石流流通区平均流速为4.08m/s;泥石流流量为98.14m~3/s;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为2.38×10~4 m~3;郑官沟泥石流的危险度为0.397,属中危险度泥石流沟。  相似文献   
32.
在延长县崩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倾倒式岩质崩塌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其运动规律。根据崩塌的破坏形式和运动特点,将倾倒式崩塌的整个运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岩体原有节理的开裂变形阶段、岩体沿基座支点的倾倒运动阶段、崩塌体在一定初速度下的落体运动阶段、崩塌体的碰撞与堆积阶段。通过对倾倒式崩塌影响范围的理论计算结果、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调查结果对比得出,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两者远大于理论计算结果,因此数值模拟结果可作为倾倒式崩塌的影响范围,可为崩塌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综合分析了城市地质环境系统特征、系统目标确定以及系统环境和结构,并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从而为城市地质环境的优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4.
选取黄土高原地区公路路基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黄土物理力学参数在太原—潼关、靖边—铜川和兰州—西安公路一线的变化,得出了粒度组成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ω、ρd、Ipc、逐渐增大;e、a、sδ、φ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对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得出了各区路基土性参数的统计表,从而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对延安市区斜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选取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将其定量化,然后按不稳定、次不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等四个级别进行了延安市区斜坡稳定性两级模糊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市区斜坡带的实际稳定程度。该方法清晰易用,能使较多的影响因素参与评判,是进行斜坡稳定性定量化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6.
本文依铜川市滑坡现象为实例,采用信息论法基本原理,对其区域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预测,得到了与斜坡破坏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之结果。  相似文献   
37.
陕北地区黄土节理对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黄土节理主要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风化节理和卸荷节理。陕北地区主要发育原生节理和构造节理,原生节理多分布在马兰黄土中,较密集,延伸长;构造节理多分布在离石黄土中,方向性强,区域性强。节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产状不同而不同。与边坡走向一致的顺坡斜节理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垂直节理影响较小;走向与边坡走向垂直和斜交的节理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多组节理在平面内可组成层面棋盘格式和X格式;在空间内可组成板状结构体、楔椎状结构体和柱状结构体。不同形状的结构体对边坡产生不同影响。最后,针对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斜节理,讨论了沿构造(斜)节理面产生边坡土体滑落的可能性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38.
陕北地区土地资源匮乏。随着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老滑坡上修建各种建筑物与构筑物以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成趋势,但此举导致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变形破坏现象,对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本文针对延安某处大型老滑坡体上民用建筑群墙面开裂及墙体前鼓病害,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建筑物变形破坏机理分析;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在建筑物附加荷载下老滑坡以及地基土体的应力应变发展规律,揭示了建筑加载下老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和建筑物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修建建筑物后老滑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并未发生整体复活现象;老滑坡场地上的不均匀地基在建筑物附加荷载下产生较大差异沉降是造成建筑物墙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老滑坡场地内第四级台阶的加载变形引起了临近台阶边缘建筑物的墙体前鼓。  相似文献   
39.
为了对滑坡锚索框架梁锚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以前人所做模型试验为基础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基于锚索框架梁的设计理论—Pasternak(巴氏)双参数地基模型,对梁上弯矩与位移的理论表达式进行简化,然后,采用公式拟合的方法,建立了框架位移阈值与最大弯矩、基床系数、剪切模量、混凝土弹性模量、截面宽度和高度、锚索间距、梁长的关系式,从而得到了极限位移表述式,并利用模型试验实例证明了所建极限位移公式的合理性。这样一来,只要确定滑坡相关参数与框架梁的设计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框架位移阈值,评价工程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愈发严重,深入了解盐渍压实黄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湿陷性演化规律对当地填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和硫酸钠(Na2SO4)含量的压实黄土试样进行电镜扫描试验和室内湿陷试验,研究了盐渍压实黄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的湿陷性劣化规律及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干湿和盐蚀的耦合作用使黄土结构趋于松散,造成湿陷系数增大,然而湿陷系数的增速随干湿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表现出减速劣化特性,随含盐量增大而逐渐增大,呈现出加速劣化特性,且当含盐量大于0.5%时,盐蚀对湿陷性的劣化作用比干湿劣化作用更显著。最后,构建了同时考虑干湿循环次数和含盐量的经验模型,能较好描述盐渍压实黄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湿陷性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