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川东南志留系石牛栏组生物礁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露头、钻井及地震剖面等,对川东南志留系石牛栏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解剖.石牛栏组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呈丘状体,杂乱反射特征明显.石牛栏组两期礁滩旋回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为:早期台地边缘礁滩相以沉积生屑滩为主,有少量点礁分布其中;晚期台地边缘礁滩相以沉积大量点礁为主.川东南石牛栏组生物礁的沉积模式为碳酸盐岩缓坡模式,生物礁为发育在碳酸盐岩缓坡上的点礁群.  相似文献   
12.
藏夏河组是指发育于北羌塘盆地北部的一套砂、泥质互层的复理石相沉积地层, 其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由于其形成时间正是羌塘地体与可可西里-松潘地体沿金沙江缝合带进行碰撞、缝合的时期, 因此该套地层对于探讨晚三叠世藏北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对北羌塘盆地多色梁一带藏夏河组砂岩进行X射线衍射, 全岩常量、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 以及锆石裂变径迹等方法分析该套砂岩的物源、沉积构造背景, 进而探讨晚三叠世羌塘盆地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其岩石类型为杂砂岩, 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物质, 另有少量古地壳再循环物质加入, 沉积大地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与大陆岛弧.结合前人研究资料, 推断晚三叠世北羌塘盆地的性质可能为前陆盆地, 藏夏河组为一套造山前或同造山期形成的复理石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13.
西藏措勤晚白垩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措勤北部地区呷龙-龙勒、可如勒、甲布一带的侵入岩以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其侵位年龄在98.2~65.1 Ma间,属晚白垩世侵入活动的产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类轻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分馏强烈而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弱,负铕异常较弱或不显示铕异常,其结晶分异演化程度不高;Ba、Ta、Sr、P、Ti具不同程度亏损.甲布钾长花岗岩以富K、Rb,贫Ba、Sr、Ti,强负铕异常为特征.呷龙-龙勒和可如勒岩体为Ⅰ型花岗岩,其构造环境为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甲布花岗岩属I-S过渡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4.
龙门山南段构造变形及应力序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仍然是一个构造活动带,为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对龙门山进行深入研究显得非常必要。作者通过龙门山南段的怀远和雅安两条实测构造地质剖面,应用传统的构造解析法,结合构造带的分带讨论思想,对野外实测的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构造变形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各构造带的变形和应力序列。中央断裂带构造变形次数达10次以上,其中以NW-SE向逆冲最多,部分为左旋逆冲或右旋逆冲。滑覆体构造变形序列达5次左右。前山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序列较少,约5次以上。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的成因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争议的焦点。为了约束青藏高原腹地晚中生代的构造隆升运动。本文在青藏高原中部的羌塘盆地内三个地区采集了14件锆石裂变径迹测年样品,并进行了系统测年分析。结果显示,羌塘盆地在早白垩世(148Ma~94Ma)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由于新特提斯洋向拉萨地块之下不断消减挤压,羌资盆地与拉萨地块之间发生了重要的板块碰撞,从而使羌塘盆地在28Ma~48Ma的时间间隔内发生了快速的隆升运动,岩石迅速从~300℃冷却到~180℃以下,降温幅度达120℃。快速的构造隆升使得羌塘盆地的古海拔迅速增大,进而可能形成一个以南羌塘为核部,地貌向南、北逐渐降低的原始高原。原始高原的出现使得南羌塘地区成为剥蚀区,为拉萨地块内的萎缩海盆提供物源供给。羌塘盆地晚白垩世(89Ma~73Ma)的构造隆升很有限,但此次构造隆升可能在拉萨地块内比较显著,从而导致了拉萨地块内海相沉积的结束和大量陆相粗碎屑沉积的开始,并且可能使原始高原的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延伸到整个拉萨地块。  相似文献   
16.
何佳伟  谢渊  刘建清  何利 《沉积学报》2021,39(3):656-671
利用化学元素行为特征的差异性,以总有机碳(TOC)、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或比值判别四川盆地西南缘盐津牛寨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细粒沉积岩形成时的初级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陆源供应的输入和盆地水体滞留程度等环境特征,并对比川南沉降中心(长宁剖面)和南川非沉降中心(南川剖面)龙马溪组的古环境参数,综合探讨了早志留世上扬子海滞留海盆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盐津牛寨地区下志留统细粒沉积岩以黑色—灰黑色碳质页岩、页岩和泥岩为主,富有机质主要集中在龙马溪组下段,TOC平均含量为2.73%;Babio显示盆地西南缘龙马溪组早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Ni/Co、V/(V+Ni),U/Th和V/Cr揭示龙马溪组从底部缺氧环境逐步过渡到顶部的氧化环境;TiO2、Al2O3、Zr表明龙马溪组下段陆源碎屑供应量明显增加;Mo/TOC值和U-Mo协变模式图均说明四川盆地西南缘在早志留世水体呈中等滞留环境。与长宁剖面和南川剖面对比分析,发现盆地西南缘TOC与氧化还原条件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与盆地水体的滞留程度呈现微弱的正向相关关系;与陆源碎屑物质的注入和初级生产力无明显相关性,表明缺氧还原的沉积环境是影响该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建清  何利  何平  冉敬  何佳伟  陈风霖 《沉积学报》2021,39(5):1305-1319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锌厂沟位于康滇古陆东缘,在剖面测量及样品系统采集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该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地球化学剖面,为该区筇竹寺组沉积环境、物源分析提供了定量的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结果显示:1)筇竹寺组物源主要来自康滇古陆中元古界东川群、会理群砂泥岩、海相玄武岩,并可能有少许同时代花岗岩,形成于康滇古陆东缘大陆坡或边缘海,自西向东呈康滇古陆—潮坪—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水下隆起有序变化,工区位于浅水陆棚相;2)稀土元素δCe值、δEu值及微量元素Mo、V含量、(V)N/(V+Ni)N比值、(Cu)N/(Zn)N比值反映筇竹寺组底部为深水陆棚环境,上部总体为浅水陆棚沉积环境,局部水体加深为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总体上该区以浅水陆棚为优势相,并具酸性还原环境特点;3)微量元素Rb、Ba、Ga、V、Zn、Mo、Cd、Sn、Zr有明显的富集。主量元素(SiO2N/(Al2O3N比值及微量元素Ba、U含量、Zn-Ni-Co三角图、U/Th比值、Co/Zn比值表明有生物或热水作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刘建清  何利  陈风霖  冉敬  何平  何佳伟 《岩石学报》2021,36(7):2245-2255
本文首次开展了滇东北盐津地区关岭组底部绿豆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LA-ICP-MS对其定年结果为239.60±0.43Ma,即它们可能属于中上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之间多层火山岩第二次喷发的产物,而这套火山岩第一次喷发的时间应为246~248Ma。该两组年龄与新近发表的哀牢山洋缝合带两侧碎屑锆石250Ma、240Ma两组数据吻合。由于样品烧失量大、蚀变指示强烈本文的地球化学研究以稀土、微量元素的研究为主。根据微量元素含量,其岩石定名为英安岩。绿豆岩的稀土元素与其围岩具有相似的标准化配分曲线,稀土总量(∑REE)较高。总体上,绿豆岩成分具有典型的俯冲带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HREE)。岩石成因研究认为其兼具幔源、壳源特征即其岩浆起源于受俯冲带交代的亏损地幔,并有强烈的地壳沉积物的交代熔融,在其形成过程中岩浆经历了斜长石的结晶分异作用。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投影点主要落于活动大陆边缘,极少数点落在与洋内岛弧区的界线。综上,认为250Ma、240Ma是哀牢山洋壳向两侧俯冲,伴随弧火山活动,火山灰远距离搬运到中上扬子地区的两个阶段。其中,240Ma左右哀牢山洋盆向华南地块俯冲所导致的华南地块西缘强烈的火山弧活动以及与其伴随的洋岛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火山灰的远距离搬运是形成盐津地区绿豆岩的主要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厘清羌塘盆地古生界烃源岩条件及油气勘探前景,以羌地18井钻遇的古生界上二叠统那益雄组黑色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热解、元素分析、干酪根镜鉴,结合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评价那益雄组烃源品质,研究烃源岩的发育环境和演化过程,探讨羌塘盆地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结果表明:(1)羌地18井那益雄组黑色页岩的TOC介于0.58%~6.74%之间,平均值为1.5%;有机质组成以镜质组为主,部分样品以腐泥组为主,H/C原子比介于0.42~0.81之间,O/C原子比介于0.08~0.28之间,干酪根类型指数TⅠ介于-75.25~38.50之间,干酪根类型属于Ⅱ2-Ⅲ型,以Ⅲ型为主;RO介于1.44%~2.01%之间,Tmax值介于455~544℃之间,主体进入高成熟演化阶段,部分达到过成熟阶段,以生凝析油、湿气为主;(2)生物标志物揭示那益雄组沉积时水体为还原环境,具有混合物源特征。(3)羌塘盆地二叠系发育有效烃源岩,盆地东部的有机质丰度明显高于盆地西部,羌地18井中有效烃源岩厚度最大,达到212 m,以中等烃源岩为主,部分达到优质烃源岩标准,优质烃源...  相似文献   
20.
以剖面测量及野外系统观察、显微镜下及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认为雷波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岩石类型主要为致密块状玄武岩、斑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发育柱状节理,为典型陆相喷发玄武岩;②岩石化学分类为碱性玄武岩,具高钛特征,为板内拉张玄武岩;③玄武岩经历了相似的岩浆演化和结晶分异,形成深度大,起源于富集地幔源,是地幔柱作用的产物;④玄武岩是攀西裂谷拉张作用的产物,无爆发角砾岩相,主要为喷溢-溢流相,可能属攀西裂谷的边缘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