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科学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丽君  王登红  代鸿章  侯江龙 《地球科学》2017,42(10):1673-1683
四川甲基卡新三号(X03) 超大型锂矿脉是近年发现且价值巨大的锂矿化伟晶岩脉,但相对缺少地球化学的研究,利用ICP-MS测试手段对该矿脉ZK1101钻孔中44件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发现该矿脉稀土总量很低(∑REE为0.180×10-6~8.613×10-6,平均值为2.543×10-6),配分曲线呈右倾斜型,相对富集轻稀土,总体表现铕负异常.围岩的稀土含量与一般片岩相近(∑REE为160.134×10-6~265.881×10-6,平均值为230.718×10-6),稀土配分曲线总体呈右倾平滑趋势,富集轻稀土,铕为负异常.铕的分布具有特殊性,表现为铕在伟晶岩脉的边部具有显著的正异常.∑REE与Li呈负相关性,δCe与Li则表现为弱正相关性.这一首次发现的低稀土总量和矿脉边部Eu显著正异常的特殊性,对于甲基卡伟晶岩的含矿性评价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四川甲基卡矿田花岗岩型锂工业矿体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都认为四川甲基卡是"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经过2018年的钻探验证,尤其是对甲基卡矿田东南部鸭柯柯矿区ZK801钻孔的详细研究,发现鸭柯柯矿区的锂矿物不只有锂辉石,还有磷锂铝石;矿体不局限在伟晶岩中,也出现在细粒花岗岩中,更常见的是以锂辉石、磷锂铝石和其他造岩矿物(长石、石英、云母等)共同组成近等粒状的或不规则状但总体上矿物粒度达不到伟晶结构,与标准的伟晶岩明显不同。因此,鸭柯柯矿区的工业矿体主要属于花岗岩型而非伟晶岩型;矿体在成因上以交代为主,充填为次;矿石类型以细晶状为主,伟晶状少见;矿石矿物以锂辉石为主,常见磷锂铝石,偶见锂云母;矿化分带不明显,局部出现非常复杂的结构带,如"锂辉石伟晶岩+磷锂铝石锂辉石花岗细晶岩"组成的复式脉和"含磷锂铝石锂辉石细晶花岗岩+石英微斜长石伟晶岩+石英细脉"组成的复式脉。这一非传统矿化类型的发现,弥补了硬岩型锂矿以"伟晶岩型锂辉石"为主导的单打一局面,拓宽了找矿思路,同时也为伟晶岩型矿脉深部寻找大规模的层状稀有金属矿体"地下室"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33.
锂能源金属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与锂矿床及锂金属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跟进,锂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近年来持续受到关注,其含量分布情况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亚洲最大的锂矿区——川西甲基卡根系土壤环境进行重金属含量监测,调查和评价锂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安全性。2016—2018年于川西甲基卡锂资源富集区采集根系土壤样品68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根系土壤Cd、As、Pb、Cr、Cu、Ni、Zn含量。测试结果表明,甲基卡矿区根系土壤Cd、As、Pb、Cr、Cu、Ni、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3、15.31、25.47、60.57、16.12、23.59、66.83mg/kg,与2018年8月最新颁布的农用地土壤标准对比,无一超标,均低于风险筛选值及管制值。常见矿床的尾矿库区土壤一般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而甲基卡尾矿库土壤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环境标准限值,且矿业活动停止的三年期间尾矿库区根系土壤中Cd、As、Cr含量明显呈逐年下降趋势。本研究认为,选矿厂房及尾矿库周边根系土壤重金属由于人为源的存在有一定的富集现象,但不构成危害,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34.
老寨湾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华夏地块结合部位的南盘江造山褶皱带文山—富宁断褶束西畴拱凹北缘。矿体主要赋存于下泥盆统坡松冲组下段(D_1ps~1)石英砂岩、石英岩,硅化石英细砂岩、石英细砂岩中。本文运用Gresens和Grant提出的蚀变岩成分、体积公式和C_i~0—C_i~A图解法,对老寨湾金矿床岩(矿)石形成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英砂岩在硅化过程中,SiO_2和As被带入,Au被带出进入流体;在氧化矿形成过程中,SiO_2和Au被带入;而在黄铁矿化矿石形成过程中,As、Au、FeO和Fe_2O_3被带入,SiO_2被带出。2)矿区各类岩(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均呈右倾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氧化型岩(矿)石、硅化型岩(矿)石和石英砂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类似,均表现为负铕异常,无明显的铈异常。3)黄铁矿化型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中样品分为2类: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沉积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低,w(ΣREE)值高,表现为负铕异常;热液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较高,w(ΣREE)值低,表现为正铕异常。4)黄铁矿化型矿石w(ΣREE)值明显低于其它几类岩矿石,说明热液型黄铁矿化型矿石的形成可能与矿区辉绿岩脉相关,表现出了深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
四川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祖母绿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在我国最大规模的硬岩型稀有金属矿区——四川省甘孜州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中发现有祖母绿产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显微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测试等方法,矿区中首次发现的祖母绿有2种产状,一种是产于粗晶绿柱石边缘未见独立晶粒;另一种是呈细晶状与绿柱石共(伴)生。A号脉粗晶绿柱石边缘Cr_2O_3、CaO含量明显增高,分别为0.40%~0.63%及0.12%~0.41%,表现为祖母绿成分特征。总体表现为Cr_2O_3、FeO含量较高且含量变化较大,同时V_2O_3含量低,与大多数祖母绿矿床成分特征一致。Cr、Fe为本区祖母绿主要致色元素,可能来自于已发生变质作用的三叠系西康群砂页岩或中基性岩脉,Be、Si、Al等主要元素则来自于侵入的酸性花岗岩或伟晶岩。通过与各类型祖母绿矿床的对比,并结合区内构造背景、地层、岩浆岩及其矿物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认为,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深部存在成矿流体源区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开展深部探测,指导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3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钾盐、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萤石、叶蜡石、脉石英、晶质石墨、硼等矿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需求量也逐步攀升。 “战略新兴矿产调查工程”(2019—2021)以查明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取得找矿突破、助推形成大型资源基地为目标,以矿调为手段,开展全国重点地区大型资源基地和重要矿集区锂、钾、铍、铌钽、萤石、脉石英等矿种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的创新研究,同时开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丰富了成矿理论,创新了找矿方法。概要介绍了该工程在川东北锂钾找矿、川西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调查、新疆阿尔金稀有金属矿产调查、江西赣南—福建浦城地区萤石、硼资源、东部地区脉石英、叶蜡石特种非金属矿产找矿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介绍了川东北、川西、阿尔金等主要成矿带稀有稀土矿产、萤石、脉石英等关键矿种成矿规律、勘查技术方法、绿色调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钾盐、锂矿、萤石、脉石英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研究程度,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我国战略性矿产后续调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南秦岭镇安地区发现了以白钨矿-绿柱石为矿石矿物组合的矿床新类型。为查明该矿床中首次发现的翠绿色祖母绿级绿柱石的致色机理并进一步揭示其成矿机制,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绿柱石开展了电子探针与微区X射线衍射等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中首次发现的祖母绿级绿柱石,呈自形晶产于石英(方解石)脉中并与白钨矿共(伴)生。祖母绿级绿柱石从核部至边缘V2O3含量较高,分别为0.64%~0.98%和1.04%~1.42%,且有增高趋势。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区内祖母绿为"正常"绿柱石,同时存在Al■Me2+和Be■Li两种类质同象替换机制。V为本区祖母绿主要致色元素,来自于区内碳质板岩、金云母片岩及白云质大理岩等地层,Be、Si、Al等主要元素则来自于深部酸性岩浆岩。本次发现为该矿床中钨、铍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并为南秦岭在区域及深部继续寻找稀有金属矿指出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8.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为一典型绿岩型金矿。利用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自然金602粒。研究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和连生金。载金矿物以黄铁矿、石英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5%;其次是钾长石、绢云母、菱铁矿、褐铁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显微细粒金(10~20μm)、显微中粒金(20~50μm)、显微微粒金(5~10μm)为主,分别占32.23%、26.91%、20.6%、16.11%;手标本及显微镜下也能观察到显微粗粒金(50~100μm)和巨粒金(100~200μm),虽然其含量仅占4.15%,但其面积可达33.97%,对于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十分重要。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显示,矿石中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包括大量的自然金和少量的银金矿;通过计算表明金的平均成色为803,金矿物的成色和特征反映金矿形成条件为中温和中等深度。  相似文献   
39.
庙顶Cu-Au矿床是近年来在四川省冕宁县锦屏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铜金矿床,其位于扬子板块西缘NNE向锦屏山深大断裂与近SN向箐河-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所夹的锐角区域内.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开展系统的C、H、O、S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及成矿机制的探讨,初步认为庙顶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应为岩浆...  相似文献   
40.
氢氧同位素可以识别水体来源,示踪水循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地球化学领域.已有学者开展了新疆大气降水及部分河流湖泊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而关于阿勒泰地区大气降水之外的地表水体稳定同位素研究尚需加强.本文采用液体水激光同位素分析法开展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地表河水、湖泊、山泉水、雪水、锂矿坑裂隙水五类水体的氢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