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466篇
地球科学   22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51.
Qianyanzhou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Jitai Basin in Guanxi town, the county seat of Taihe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 Qianyanzhou has a subtropical humid climate and exemplifies the geographic and geo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red soil hilly regions in southern China. In the early 1980s, to control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problems with grain yields, Qianyanzhou’s researchers proposed an innovative, comprehensive stereoscopic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 known as the “Qianyanzhou mode”. This mode included a forest-livestock-food ecosystem, a forest-fruit-economy ecosystem, and a land-water compound stereoscopic system, all located within a watershed. In the Qianyanzhou mode, soil and water loss were completely controlled, thereby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as a whole supported this mode thanks to its far-reaching social impact. In the 21st century, given new societal concerns and continu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Qianyanzhou mode has been restructured as two ecosystems of forest-fowl and planting-raising circular economies at landscape level, based on an increase in vegetation coverage from 4.3% to more than 80%. These improved mode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ecosystem, reduce poverty,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Qianyanzhou mode and summarizes its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hases. We hope that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study supports improvements to and promotion of the Qianyanzhou mode. We believe the Qianyanzhou mod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fforts to modify the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lleviate poverty, and constru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相似文献   
952.
为了在海洋环境中准确获取鱼类在摄食、产卵和争斗过程中发出的短促、瞬时的信号,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算法实现微弱被动瞬态鱼声信号的检测。该算法首先将瞬态鱼声信号实现固有模态信号的分解,其次将经验值高阶阶数的固有模态信号求和重构即可实现信号能量幅度检测;在固有模态信号的分解的基础上,计算求和重构信号的希尔伯特能量谱,即可实现瞬时能量密度级的检测。通过不同信噪比和检测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算法的两种检测方法能有效提高微弱被动瞬态鱼声信号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53.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发展多期影像和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的砂质岸线自动提取方法,以山东半岛海阳沙滩为实验区,应用2005年多个月份的7景Landsat 5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实验区砂质岸线。利用908专项修测岸线对提取的海岸线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岸线偏差距离为20.9m、均方根误差(RMSE)为33.6m。该方法可为砂质岸线的提取与变迁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4.
应用输入输出法逼近局部重力场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反映局部重力场特征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模型、利用"间接法",基于Moritz协方差模型、Tscherning/Rapp协方差模型和Moritz两分量模型分别构建对应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在EGM2008模型的基础上拟合了模型系数。拟合结果表明:在2倍相关长度的相关距离内,Moritz两分量模型求得的理论协方差值与经验协方差值的符合度最好。设计了以EGM2008模型重力异常为基础数据,计算大地水准面高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模型中,Moritz两分量模型的计算结果精度最高,同传统Stokes方法的计算结果精度相当,与拟合的理论协方差曲线图所反映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55.
海洋基准是大地测量基准在海洋及其他水域的扩展,是大地测量基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包含大地测量类的基准,又有潮汐类的基准。潮汐类基准包括平均水位、深度基准和净高基准,它们都具有潮汐基准的特征,在不同国家、海区甚至不同时期的选择往往都不同,因此,这类基准存在着离散、跳变、不连续等诸多问题,且缺乏精度信息。海洋无缝垂直基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了解各种基准及其特点,本文在定义和数据来源的基础上对各类潮汐基准的量级进行分析并估算其精度。  相似文献   
956.
目前,无人水面舰船代表了海洋测量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是海洋测量技术研究的热点。针对浅水区域水下地形复杂、暗礁众多、涌浪较大的特点,对无人水面测量艇水深测量技术进行研究,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船型及推进方式设计、测量设备加装测试、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测量艇吊放回收技术等,本文主要围绕船型及推进方式展开研究,提出三体喷水推进无人水面测量艇设计方案,基于该方案实现的测量模式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高效性,必将极大地提高测量部门在浅水区域水深数据的快速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957.
不同电离层映射函数对导航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广播星历映射函数、投影映射函数、几何映射函数和椭球映射函数4种不同的电离层映射函数,基于Klobuchar电离层模型分析不同电离层映射函数对导航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电离层映射函数对导航精度的影响在厘米级到分米级;在不同太阳活动期,椭球映射函数和几何映射函数对导航精度影响基本相同;在太阳活动活跃期,导航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几何映射函数、投影映射函数、广播星历映射函数;在太阳活动平稳期,导航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广播星历映射函数、投影映射函数、几何映射函数。建议在导航定位中,电离层映射函数在太阳活动活跃期时采用几何映射函数,在太阳活动低谷期时采用广播星历映射函数。  相似文献   
958.
959.
张俊  闵要武  陈力  鲍正风  陈璐 《水文》2016,36(5):63-68
河道型水库因动库容特性显著,传统的静库容调洪方法难以适用,研究动库容调洪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坝前水位爬升到最高点时,库区内的洪水演进到达一种临界状态,库区内的水文、水力条件相对稳定,在出库流量和入库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可望获得最高坝前水位与同时刻库容之间良好的对应关系。依托三峡库区水文水动力耦合预报模型,建立了一组以出库流量、入库流量为参数的动库容曲线,以供调洪时快速查算最高坝前水位。采用2009年以来三峡水库16场场次洪水资料,检验所建动库容曲线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各场洪水的最高库水位查算值与实况平均偏差仅0.20m,证明建立的基于动库容曲线的三峡水库最高库水位查算方法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60.
不同养殖海域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混合家系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认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壳尺寸性状和体重之间的关系,达到通过直观可见形状判断非直观性状,在栉孔扇贝苗种培育中指导种贝挑选工作的目的,本实验将600余只扇贝分别于三个不同纬度养殖环境(山东青岛、山东荣成和辽宁大连)下养殖一年后测量其性状数据,包括壳长、壳高、壳宽、体重,进行壳尺寸性状对体重性状的通径分析。偏回归系数统计表明,除大连海域壳长对体重的偏回归系数为0.266,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参数对体重均极显著(P0.01),表明大多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都有极显著的共线性关系。对各个海域建立以壳尺寸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得出通径系数、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指数以及各参数对体重的决定系数,计算出了不同养殖地点的栉孔扇贝壳尺寸性状和体重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通径分析显示,对青岛海域栉孔扇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高,对荣成海域栉孔扇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长,而对大连海域栉孔扇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宽。因此,以体重为目标挑选青岛海域的种贝时,应以壳高为优先选择指标;挑选荣成海域的种贝时,优先选择壳长;挑选大连海域的种贝时,优先选择壳宽。不同养殖海域栉孔扇贝的通径分析为栉孔扇贝亲贝的挑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