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357篇
地球科学   24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二维地电条件下充电法地形改正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讨论了充电法地形改正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比值法思想的地改方法,经理论模型验算表明,有较好的地改效果  相似文献   
42.
九瑞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环境新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九瑞地区区域基底岩民隆拗断块的构造格局,地台 过程中的沉积断橥各架和盖层褶皱构造格架。论述了印支运动为升降运动,燕山褶皱运动性质。指出挤压与拉伸强弱消长,交替发生。挤压形成褶被,拉伸形成降拗断块,伴随区域性岩浆活动与成矿活动。  相似文献   
43.
喜马拉雅及邻区的莫氏面起伏与上地幔密度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力资料3维反演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使用布格异常对喜马拉雅及其邻区进行了反演,给出了该区域内莫氏面的大尺度变化图象和上地幔异常密度的分布。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山脊带虽然海拔很高,但其地壳厚度较小。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全炸各石膏矿区的勘探、详查、矿点检查等各类地质报告及全省煤田、铝土矿、石油、水文地质等报告我钻孔资料进行了汇集整理,认为本省石膏主要成矿的时代为中奥陶世,因此,本文从支位及空间分布岩性、岩相、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石膏产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5.
从锦州连续干旱分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玉莲  张翠艳 《辽宁气象》2004,(1):29-29,33
通过分析近年锦州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
云南2001年施甸地震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地区2001年4月10日至6月8日相继发生了4月10日MS5.2、4月12日MS5.9和6月8日MS5.3的施甸地震. 本文利用云南遥测数字地震台网的保山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使用SAM分析方法(即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采用地震应力预测的分析手段,对这个强震系列进行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特征的研究. 初步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活动的增强,剪切波分裂时间延迟值t基本呈现增加的特征,但在强震即将发生之前的短时间内,发生t减小的现象,符合我们早先研究发现的震前应力释放现象. 研究认为,在地震活动强烈的构造地区和有强震发生危险的经济发达地区或重要城市,开展强烈地震的应力预测应用实践,可以减轻地震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47.
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水域面积为2338km2,平均水深1.9m,最大水深不足2.6m,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大部分入湖洪水通过位于东太湖的太浦河及东北部的望虞河分别排入黄浦江与长江,由于出入湖河道的特殊位置,使得太湖南部的换水周期较短而北部较长。近几十年来,太湖由于污染而逐步呈现富营养化特征,污染物主要来自北部的无锡市和常州市,通过河道排入太湖北部的五里湖与梅梁湾,因此上述两地的水质较南部差。在东太湖,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大,亦呈现出富营养化特征,并殃及该地区的供水,加之该地区为太湖主要的泄洪通道,因此泥沙淤积严重,而且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呈现出明显的沼泽化趋势;在太湖四周地区,由于湖泊围垦和水利工程建设,其污染净化能力将降低,从而加速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太湖所面临这些问题,有待于强化湖泊科学管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48.
尽管对地球的三维结构已有了很多了解,但现有地球模型没有充分引入已知的近地表较大的结构扰动。例如,大陆和海洋地壳结构差异是久为人知的,这种差异在沿着人陆和海洋路径传播的勒夫波和瑞利波的频散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周期小丁100s时这种差异更大。现有的全球模型不能充分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全球地壳参数不完整,模型中对地壳结构的考虑是很近似的。因此,地壳厚度变化产生的模型假象延伸到很深处。这可以认为是现存全球模型分辨率不精确的一种表现。为了建立较高分辨率的地球外层(0~200km)模型,必须通过对近地表介质深度分布细节敏感的数据分析获得对近地表结构更加精确的认识。首先,我们分析了大量的基阶勒夫波和瑞利波波形资料,得到了周期40~150s的全球相速度分布图,确定了大约24000条GDSN和GEOSCOPE在1980~1990年间数字地震记录沿短大圆路径和长大圆路径的相速度。为了自动测量相速度,我们发展了非线性波形反演法。在这种方法中,速度和振幅,作为频率的函数,以B-样条展开。波形数据朋来反演B-样条系数,为了避免如振幅谱缺口引起的不良效应,相位模糊的问题引入了明确的光滑度约束。价值函数(最小二乘意义上的最小化)代表了许多局部极小值,并且需要一个较好的初始模型,我们刚群速度积分得到该模型。然后,用这种新方法所得测量结果反演全球勒夫波和瑞利波相速度分布,以球谐函数展开的形式表示。我们给出了直到40阶的相速度分布图。这些分布图作了冈球谐函数展开截断可能引起的人为误差。我们给出了详细的分辨率分析,全球面波层析成像的横向分辨率约2000km。勒夫波相速度,在长周期与已知上地幔结构相关性较高,在短周期与地壳结构相关性较高。同样地,瑞利波相速度与已知构造特征的一致性较好,由于结构采样深度不同,并没有反映出明显的地壳特征。  相似文献   
49.
平武地处川陕甘金三角核心部位,多山、多水、多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品种齐,种类多.据初步调查现已发现矿产30多种,矿床30余处、矿点38个,矿化点33个,综合矿化异常区61处,部分矿床规模大,开采条件好,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但由于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社会经济不发达,国家地勘工作投入少,矿业开发一直滞后,矿山企业起步晚,小而分散,无序非法群采多,技术含量低,坑道布局不合理,安全系数差,安全事故隐患多.宝贵的矿产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目前正在开发的矿产仅16种,矿山企业21家,重点矿产品加工企业5家,地勘单位设置探矿权区20个.……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利用一组高精度数字记录台站在新西兰北岛附近观测得到的一个地震群资料,选用合适的地壳结构,合理控制造成误差的因素,应用偏振技术提高地震波震相判定的分辨率,最后反演计算获得震源的定位解.虽然这个震群仅发生在15 km长的小条形区域内,由于较高的定位精度,能较清晰地反映出火山地区地震活动的特点,尤其是深度分布图像表现了一种非任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