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科学   2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41.
利用田间试验资料 ,分区建立了玉米干物质累积与热量条件的数学模型 ,进一步揭示了干物质增质量过程中的某些数量特征 ,并与大于等于 1 0℃有效积温动态增长曲线和玉米发育期进展动态曲线相结合 ,实现了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动态评价和冷害诊断。  相似文献   
242.
厦门湾滨海湿地资源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鹏  傅世锋  宋志晓 《海洋通报》2012,31(6):601-606
以2001年landsat ETM、2005年和2010年SPOT5影像作为基础信息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厦门湾滨海湿地资源空间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模型,对近10年来滨海湿地资源的数量与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湾滨海湿地总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10年间滨海湿地总面积减少了10.5%,以浅海水域、滩涂和养殖区面积减少幅度最显著。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以同安湾湿地类型变化幅度最大,西海域次之。湿地内部类型之间、以及湿地与非湿地之间的动态转化频繁。厦门湾湿地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243.
以西安科技大学行政楼为例, 使用Cyclon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在建模过程中将常见模型分为3类, 针对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模型创建, 最后将Cyclone提供的模型俯视方向的线划图与实地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所建模型可以满足一些实际工程的需要, 证实了本文针对Cyclone软件提出的建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4.
对姚冲隐伏斑岩型钼矿床成矿背景、产出特征、成矿时代、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研究.姚冲钼矿床产于大别成矿带西段的斑岩型钼矿床.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体(脉)外接触带的中元古界蚀变片麻岩中,主要受隐伏岩体和构造控制.矿床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为主,辉钼矿化主要呈浸染状、细脉-网脉状、薄膜状、角砾状产出.通过姚冲钼矿床与邻近钼矿床及相关斑岩体、中生代花岗岩基同位素年龄的对比研究,结合前人在大别山北麓的研究成果,将姚冲钼矿床成矿年龄限定在140 Ma左右的峰期内,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快速减薄.  相似文献   
245.
三维GIS中基于空间拓扑约束条件的R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了R树的索引机制后,结合三维空间实体对象,提出了一种带有三维空间拓扑约束的R树结构,并依据空间拓扑关系制定了构建索引时的四条规则,在规则的约束下,建立该索引时能有效地减少R树的区域重叠,提高了三维空间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246.
王圭  童小华陈鹏 《东北测绘》2007,30(6):51-55,58
在综述移动GIS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C/S模式移动GIS和B/S模式GIS的优缺点.认为在移动环境的特点下,C/S模式更适合于当前移动G1S的开发。由此,探讨了基于C/S模式移动GIS模型的关键技术与实现,包括移动定位技术、嵌入式G1S开发技术以及数据通信技术等,并以城市导游导航为应用实例进行了说明,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47.
选择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后的2个关键时段为监测期,利用1989~2010年的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建立了3个时间节点的厦门湾湿地与非湿地景观类型数据库.基于景观生态学与地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人为干扰度及其动态模型,评价了过去22a间滨海湿地人为干扰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景观格局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厦门湾滨海湿地退化程度不断加剧.自然湿地的面积从1989年的275.82 km2降至2010年的238.60 km2;非湿地从1989年的590.61 km2上升至2010年的637.09 km2.在城市化不同阶段,滨海湿地经历着从以向人工湿地转化为主,过渡到以向非湿地转化为主的过程.干扰度及其动态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城市空间拓展模式与人为干扰影响的空间响应关系.人为干扰影响正逐渐扩大其规模和强度,并且呈现出由陆地向海洋扩展的趋势.在第一时段,环西海域海岸线成为厦门城市化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向,滨海湿地资源空间成为城市化扩展、海水养殖业占用的重要目标.在第二时段,人为干扰度变化的高值区已经沿着海岸线向东部转移,形成了新的干扰带;中高值区在整个区域蔓延,滨海湿地资源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干扰度动态变化高值区是滨海湿地退化最显著的区域,也是未来进行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边缘密度、斑块密度与分离度综合起来能较好地反映出景观格局信息与人为干扰之间响应关系.研究区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景观异质性程度升高,景观破碎度增大.非湿地景观类型逐渐居于主导地位,滨海湿地的优势景观控制力下降.人为干扰已成为厦门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48.
??????????????????GWMT??????????????????????????????2007~2011??NCEP??????????????????????????????GWMT_N??????2011?????650???????????Tm?????2011??COSMIC????Tm?????GWMT_N????????????????????????GWMT_N????????GWMT?????????????????????????????????GWMT_N???????徫?????????????????Bevis???????????????????????????  相似文献   
249.
2013年初江苏连续性雾-霾天气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于庚康  王博妮  陈鹏  黄亮  谢小萍 《气象》2015,41(5):622-629
利用FNL资料、污染物颗粒浓度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资料对2013年1月12—16日江苏地区的连续性雾 霾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要素特征、大气边界层结构及大气污染状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形势变化平稳、中低层的暖平流配合稳定少动的地面气压场为雾 霾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形势;持续变化较小的气压梯度和较低的风速以及相对湿度的增大和PM2.5、PM10的浓度的变化为雾 霾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雾 霾期间低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逆温现象,混合层高度与AQI呈反相关关系,当混合层高度越低,AQI就越高,污染就越严重,能见度就越差;相对湿度的升高和PM2.5在污染物颗粒中的富集,是导致能见度下降和持续污染的首要原因,而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降温是污染物颗粒被快速清除的重要动力机制;影响南京的污染物来源为:黄海、安徽地区、北方污染物的输送和本地的局地污染。  相似文献   
250.
现阶段,关于足球比赛等体育活动影响周边区域犯罪风险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一般性验证,而缺少对比赛期间不同时间范围内犯罪风险的态势分析及相关空间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以英国伯明翰市的维拉公园球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对2005—2009年赛季的104场职业足球比赛在比赛日和对照日、开赛前和开赛后等不同时间范围内球场周边3 km区域内发生的扒窃类案件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相应案件的空间影响要素。结果表明:维拉公园球场周边区域内比赛日期间的扒窃案件发案量要明显高于对照日,而在具体的时间分布上,比赛日开赛时间前2小时到开赛后1小时内发生的扒窃案件显著偏多,并且案件在比赛日和对照日、比赛日的开赛前和开赛后期间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不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比赛日期间餐饮消费类场所的扒窃案件风险较为突出,且高于对照日,而对照日期间的扒窃案件风险则主要集中于休闲娱乐等常规性犯罪热点场所;在比赛日的开赛前,扒窃案件风险主要分布于一些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而在开赛后则主要集中于餐饮类场所,且随着比赛的开始扒窃案件的风险有转移的趋势。本研究对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大型体育活动的犯罪风险精准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