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科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峰 《海洋世界》2014,(8):18-23
<正>2012年国庆节,我和女友曾经有过一次渔山之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回到上海后也时不时地惦记着那片海,直到今年5月电视里《舌尖2》中某集出现了渔山岛,又勾起了要重游渔山的心思。绵长的浙江海岸线附近散落着无数海岛,由大小54个岛礁组成的渔山列岛被称为其中最美的一座,它也是有着"亚洲第一钓场"美誉的国家级海洋公园。离大陆有25海里的渔山列岛,除了周末和节假日外,平时往返的船次大都是不固定的,是否能上岛,除了看乘客是否够人  相似文献   
12.
王刚  金峰  徐艳杰 《岩土力学》2001,22(3):343-346
建立适用于离散元方法的岩体构造面流变模型,在传统的离散元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积分型流变本构方程和粘性等效接触力增量并嵌入到离散元的计算流程中,成功地模拟了离散介质结构面的流变性质,通过对一个简单算例计算值和理论解的对比,验证了本模型有良好的精度,具有应用于岩质高边坡和离散块体系系统流变分析的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金峰 《海洋世界》2010,(9):57-59
<正>人们对日本总是有着重精致与次序的印象,大阪在这方面的气味却是较淡的,比起东京,大阪少了一些紧张感,多了些轻松的气氛。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属于典型的克拉通内走滑断裂,而且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顺北13号走滑断裂带的变形特征、活动期次、活动强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探讨其形成机制。顺北13号走滑断裂带整体呈NNW走向,可识别长度超过100 km,具有“平面分段、纵向分层、多期发育”的特点。断裂带在深层主要发育压扭构造,北段以挤压为主,南段以平移为主;在浅层主要表现为右阶斜列边界断裂控制的双断或多断地堑。顺北13号走滑断裂带主要在加里东中期(晚奥陶世)和海西晚期(中-晚二叠世)发生较强烈的活动,在加里东晚期(志留纪)也发生弱活动,断裂带活动性整体由北向南减弱,运动学标志显示其为一条右旋走滑断层。顺北13号走滑断裂带的发育过程主要受控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洋的多期俯冲挤压而产生的自北向南的主压应力,断裂带自北向南发生扩展延伸,与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北段具有一定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区绵竹小岗剑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岗剑沟是汶川地震区内一条典型的泥石流沟,位于绵远河的左测,流域面积1.36 km2,沟床平均纵比降412‰。该沟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多次暴发泥石流,掩埋从沟口通过的汉(旺)清(平)公路,给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的地震灾后重建造成重大危害。通过初步分析,小岗剑沟泥石流的形成过程为:暴雨作用下沟因上游良好的汇流条件而产生山洪→山洪冲刷堆积在沟道内的松散固体物质形成小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沿大比降沟道向下运动,因具有强大动能而具有强大冲刷下切侵蚀能力,下切侵蚀下游沟床质以及沟口的老台地→在沟口形成大规模泥石流。地震后4 a内共暴发泥石流10次,将沟口老堆积体下切侵蚀深度达35 m,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50×104m3。目前,沟内仍有固体物质量334.3×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156.8×104m3。如此大量的松散固体物源,使小岗剑沟可能还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通过泥石流形成因素分析,该沟泥石流活动总体呈强度下降趋势,泥石流活动类型:震后一段时间内为输移控制型、然后为输移控制型向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过渡,最后发展成为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通过这些分析,为泥石流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印象渔山岛     
金峰 《海洋世界》2012,(11):64-67
今年的十一长假,原计划是去东极岛,此岛声名远扬,但之前的出游准备工作却遇到种种不顺,于是便将目标转向了被誉为“亚洲第一钓场”的象山县石浦镇东南27海里的渔山岛。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了功能设计理论在结构工程中的发展历程,以及基于功能的设计理论提出的背景,发展情况及研究内容。阐述了将功能设计理论引入到水电工程中的必要性,指出了水电工程中应用功能设计方法应首先解决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毅超  徐艳杰  金峰  王翔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2):4189-4196
高阶双渐近时域透射边界能够同时模拟行波和快衰波的传播,并且能够在全频范围内迅速逼近准确解,具有优良的收敛性能和计算效率.本文将动水压力波高阶双渐近透射边界直接嵌入到近场有限元方程中,建立了大坝-库水动力相互作用的直接耦合分析模型.该模型的整体控制方程保留了近场有限元方程系数矩阵对称稀疏的优势,可以方便地利用现有的通用有限元求解器求解.基于有限元开源软件框架体系OpenSees(Open System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imulation),编程实现了直接耦合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二维重力坝、三维拱坝与库水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数值算例表明,该直接耦合分析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动床条件下粘性泥石流沟道淤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淤积是危害建筑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探讨动床条件下泥石流沟道淤积规律,开展了不同泥石流重度、不同沟床物质重度、不同沟道坡度以及不同泥石流总量共4组单次淤积实验和1组不同沟道坡度下的泥石流连续淤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单次淤积时,泥石流淤积厚度随着沟道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泥石流重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泥石流总量的增大而增大,受沟床物质重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连续淤积时,随着沟道坡度的增加,第2次淤积相对于第1次淤积结果依次表现为完全淤积、冲淤交替以及完全冲刷,且冲刷始于沟道前缘,逐渐向后缘发展.在分析泥石流淤积厚度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动床条件下粘性泥石流沟道淤积厚度的经验预测公式:H=0.005x+ (1.63E-11)e(rc)-0.003ln(sinθ) +0.22V-0.02.  相似文献   
20.
刘建国  孙其诚  金峰  辛海丽 《岩土力学》2009,30(Z1):121-128
颗粒物质是大量固体颗粒体系的集合体,其特性区别于普通固体和液体等物质的性质,颗粒物质基础力学问题的研究20年来一直是科学的前沿,从分析多尺度结构和相关物理机制的角度研究颗粒物质可能取得突破。首先介绍了微观尺度--亦即单颗粒尺度颗粒间接触力的检测方法,包括高精度电子天平称重法、显色灵敏复写纸压痕方法、光弹实验方法、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法和磁共振弹性成像法等,根据检测过程中是否对颗粒带来影响划分为接触式检测和非接触式检测两大类,并对这些方法的工作原理、检测结果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我们指出接触式测量对颗粒体系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干扰,特别是由于力链对局部力的变化反应极为敏感,轻微的变化足以使得力链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开展无干扰的光测实验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现阶段开展二维光弹性实验是很有意义的。最后介绍了作者正在进行的颗粒物质光弹力学实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