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科学   7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重点讨论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构造与大同地震和大同火山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大同地震与周围地区地震具有指示前兆意义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讲,地震之间存在力学相关性,尤其是一个地震带内在临界状态,地震间相互作用增强。利用这种关系用地震触发响应系数扫描方法,可在一个强震发生后预测下次强震发生的地点。地震引起的就力场扰动包括静态、动态扰动,包括断层弹性位错,也有断层蠕动,可以有弹性地震波和粘弹性形变波的传播实现,有弹性变形,也有永久变形,有瞬间的,也有长久的效应等。这方面已提出好多种效应假说,多种效应共同作用的后果是一个。At值  相似文献   
13.
天津平原全新世古地震遗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震复发周期具有区域性的差异。在地震复发周期很长的地区,仅仅根据少量地震史料进行烈度区划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有些低烈度区“意外”地发生毁灭性大震就属于这种情况。为了弥补历史地震记录资料的不足,古地震遗迹的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滨海平原成陆甚晚,人类定居及文化发展较迟。从目前已掌握的史料看,发生在  相似文献   
14.
苏门答腊--蒙古(1935~1957)地震大迁移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Ms8.9大地震对大陆地震形势的影响,本文介绍了1935~1957年苏门答腊-蒙古地震大迁移事件,时间持续22年,长度4600km,迁移速度205km/a。迁移以1935年12月28日苏门答腊Ms7.7地震为起点,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南部边界俯冲事件开始,向北经安达曼海沟到达缅甸弧和喜马拉雅弧东端后,进入中国大陆,沿着中蒙大陆中轴地震带直抵蒙古。  相似文献   
15.
影响城市隐伏活断层探查与评价的两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根模  唐仲兴  任峰 《地震》2003,23(1):36-40
实践证明, 对于有厚层第四纪沉积层覆盖的城市活断层探查, 存在二个问题。一是上断点层位作为活动性指标的局限性; 二是探测手段有效深度范围和分辨率的有限性。二个问题共同点都是使探测的上断点深度大于真实上断点深度, 结果就是漏掉活断层, 低估断层的地震危险性, 这与近年来许多地方“意外”发生破坏性地震有密切关系。须在探查与评价实践中积累经验, 深入讨论, 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南缘为研究区域,利用G-R震级能量经验公式和Benioff地震应变能释放曲线,对该区域内1500年以来的历史地震应变能释放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文中给出了各断裂带和断块区的地震应变能释放周期表,及相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地震应变能的释放具有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征,整体上各断层断块区的历史地震应变能释放符合准周期模式,某些断层和断块区上的地震周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同步现象。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处于大释放期中,地震的危险性不能忽视。局部结果显示,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的危险性很高,对于这些危险区要重点跟踪研究。今后仍需结合不同研究方法来提高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18.
青藏高原东南缘及邻区近年来地震b值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空间数据库及系统建立成果的基础上,综合整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1980—2013年地震信息、地震地质资料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通过Arcgis软件及其脚本编写应用,利用空间模型初步实现了区域内1980—2013年地震活动信息的地统计分析。依据区域地震b值与地壳内部应力分布状态的负相关原理,利用b值进行大面积空间与时间扫描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当前应力分布特点进行研究。以2°×2°为单元网格将研究区分为若干区,分别对其进行分时间、分单元b值计算,针对重点低b值区形成时空曲线总结大地震发生前b值曲线的时空规律,并结合之前划出的地震围空区对本区地震危险性进行综合性的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验证大震发生前后b值时间曲线会有水平—负增长—正增长—负增长—水平的曲线变化;2地震震级越大b值负增长的低值危险区形成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久;3汶川大地震前川北出现大面积低b值异常区;4目前b值低值区持续时间较长的区域有: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玉树—甘孜断裂、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和畹町断裂—南汀河断裂,澜沧断裂—景洪断裂与地震空区危险性预测有较多重叠。  相似文献   
19.
杨港生  赵根模  马淑芹 《地震》2000,20(4):69-73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分析渤海中部与胶辽海峡地震周期模式。 时间可预测模式比滑动可预测模式更接近胶辽海峡历史地震的时间序列特征。 按时间可预测模型外推, 胶辽海峡下次强震可能发生在 21世纪初期。渤中地区历史地震序列特征复杂,一些关键地震的震级修订造成预测模型改变。使渤中地震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增大,不利于渤海地震长期预测。影响长期预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历史地震震级的可靠性、准确性,直接影响复发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1969年渤海7.4级大震前后的区域地震活动图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与总结了1969年渤海M7.4大震前后地震活动图象特征,包括大震序列的时空分布及前兆地震活动图象特征、大震等距迁移、主要间隔缩短、共轭断层蠕滑、小震成带、诱发前震现象,地震触发响应系数异常十分显著。指出地震相互作用和自组织性为中长期地震预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