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3篇
地球科学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中国东南地区岩石生热率分布特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赵平  罗定贵 《岩石学报》1995,11(3):292-305
基于500余块岩石样品的生热率实测值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东南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岩性和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岩石生热率的分布特征,揭示出华南沉积区地层在晚元古代一寒武纪和侏罗纪出现两次生热率高峰,花岗岩具有异常高的生热率背景。岩石生热率以粤中-赣南为核心,向外扩展呈下降趋势;政和-大埔断裂带西侧生热率明显高于东侧火山岩出露区;扬子沉积区明显低于华南区。按区域岩石生热率分布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南区生热率背景值超过2.8μW/m3,东区介于2.1~2.8μW/m3,北区普遍低于2.1μW/m3。岩石生热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基底生热元素的丰度和岩浆活动的强度。  相似文献   
92.
本文利用我国西北部喀什—乌鲁木齐、乌鲁木齐—高台的瑞利波相速度和喀什—高台的瑞利波群速度进行反演,得到了三个剖面的地壳结构的层状模型。结果表明:三个剖面的频散曲线和地壳结构彼此不同,说明我国西北部地壳结构的横向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93.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优势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锡林郭勒盟适应全国全区快速发展的形势,尤其是国家煤电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了发展思路,2003年提出了"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实现全盟经济转型,进而使国民经济进入一个良性发展快车道"的总体构想,和"三年翻一番、六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围封转移战略、工业强盟战略、开放兴盟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突出转变、调整、开放三项主要任务,尽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煤炭工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4.
赵平  李天祥  吴靖  杨刚 《贵州地质》2007,24(1):74-77
炭质页岩中钼、镍、钒、磷等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作者采用充氩电荷注入检测器(CID)-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全谱直读原子发射光谱仪,建立了适应于地质样品中钒的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的特点是:线性范围宽、快速、准确、稳定性好且能同时测试多种元素;该方法也可同时用于:Mn、Cu、Pb、Zn、Co、N i、P等杂质元素的快速测定。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取得良好结果,与化学法测定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5.
冬季华南准静止锋的结构和类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查书瑶  伊兰  赵平 《大气科学》2015,39(3):513-525
利用12年(2000~2011年)逐日的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分析资料和逐日的中国站点降水资料, 定义了一个冬季华南准静止锋强度指数, 并根据该指数挑选出强准静止锋事件, 研究了强事件的结构特征、环流分型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强准静止锋事件多发于1、2月, 其发生频次在近12年里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强准静止锋锋区表现为等假相当位温线、等温线的密集带, 但是锋区湿度变化不明显, 并有明显逆温, 锋区由南北风辐合构成, 上升气流主要位于锋区上部, 纬向有两个次级环流与锋区相对应, 伴随正相对涡度和水汽通量辐合。根据850 hPa风场在锋区的辐合情况, 强准静止锋可分为北风辐合型、南北风辐合型、南风辐合型三种类型。在这三种类型中, 北风辐合型对应的北方冷空气最强, 华南降水最少;南风辐合型对应的南支槽最活跃, 华南降水最多;南北风辐合型介于两者之间。冬季华南准静止锋与冬季华南降水有一定相关, 在强准静止锋的背景下, 降水偏多时, 锋区低层的水汽通量辐合和上升运动偏强, 华南处于偏强南支槽前。  相似文献   
96.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赵平  周自江 《气象学报》2005,63(6):933-941
文中利用1961~1999年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考虑蒙古中纬度地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特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研究了该指数与夏季大气环流和中国降水变率的关系,并与其他季风指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所定义的季风指数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20世纪60~70年代以高指数为主,而80~90年代以低指数为主。该指数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以蒙古为中心的东亚大陆热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征,还能够指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强弱以及中国长江流域降水的异常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比,蒙古低气压变化对长江流域的雨带变动有更大影响。当该季风指数较低时,蒙古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中国大陆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北风,高层主要盛行异常西南风。而低层的异常北风表示了东亚中纬度地区较强的冷空气活动,这可以使长江流域梅雨锋区的辐合和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长江流域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97.
以大港埕海油田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的应用为例,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场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方法,提出了水平井优化设计的技术思路;通过结合精确地质模型的建立、随钻过程中围岩储层的识别及现场录井等技术,摸索出了水平井着陆与水平段钻进的主要技术流程与导向原则,提出了钻头位置、地层倾角及地层视厚度的判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地质导向监测系统的构建,实现了油田地质、钻井、录井实时数据的资源共享,保证了水平井精确中靶及最大限度地钻遇储集层,该方法与传统水平井导向相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水平井的钻井成功率。  相似文献   
98.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国外大量硼同位素示踪的地热研究实例,在先期建立的MC-ICP-MS测定水中硼同位素分析方法基础上,以羊八井地热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热田地热流体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研究表明,羊八井地热田区热储流体的硼同位素值为 -10.5‰~-9.1‰,为非海相来源; 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热储内的硼组分来源于蚀变花岗岩围岩,并且蚀变花岗岩的硼同位素特征可能与深层地热流体相似。研究表明羊八井浅层热储内硼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并非完全是保守元素,存在着一定的硼同位素分馏。在端元硼同位素特征差异较小的羊八井热田,为硼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示踪水体混合过程带来了相当的复杂性。本文从热田开采过程与采样时间、水-岩相互作用、气-液相分离以及结垢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浅层热储内引起硼同位素分馏的可能因素,其中从整体来看,气-液相分离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在个别井位水-岩相互作用与结垢的影响可能相对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
宋燕  张菁  李智方  赵平 《高原气象》2011,30(4):843-851
通过对1961-2006年青藏高原原始测站资料的筛选、剔除和插补等处理,得到了一套具有51站连续的、长序列的积雪观测资料。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1951-2006年中国160站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年代际变化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关系,并研究了全球变暖影响下青藏高原积雪对中国大陆对流层温...  相似文献   
100.
采用195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160站降水资料,对东亚大陆季风湿润区冬季的水汽收支变化与大气环流和我国降水异常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水汽收支时间序列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挑选的水汽收支高、低值年不仅能够指示季风湿润区经向风的异常变化,还能够指示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和降水的异常变化。高值年,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偏弱,对流层低层为异常偏南风,整层为异常逆时针环流,30°N以南的辐合和上升运动强,大气水分收入增多,降水增加;低值年则相反。差值合成的异常降水量中心值可达40 mm以上,差值合成的水汽异常输入主要集中在600~900 hPa。合成的经向水汽收支占净收支变化的91.3%,纬向上相差较小。季风湿润区南、北区域的水汽收支及降水的差异明显,纬向的收入支出对此差异贡献较大。水汽收支的年代际特征,不仅能够指示水汽输送的强弱及从海洋输入水汽的多少,还能够指示季风湿润区降水的变化,且差值合成的异常降水量最大可达30 m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