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1篇
地球科学   59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北京周围地区地震的分布特点与地壳屈曲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绍燮  沈佩文 《地震学报》1980,2(2):153-168
地震活动的规模常具有大尺度的特点,结合全球地震分布具有相当的似对称性,我们认为,地震的成因必然蕴含着地球的整体运动.地震活动具有块体性活动的特点.块体的边界线常与经纬线相交成45°.强震发生前也有这种情况.文中给出了与经纬线相交成45°的一个条块,近年华北的强震基本上都落在这个条块的两条边线上,且这些强震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等间隔分布特点,类似于地层中的褶皱所显示的一定的波长.我们分析了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国全部八级地震,发现每次八级地震前后,都有另一次八级或七级半地震在它的一定距离上发生.这个间距有两个优势分布,一个短距的为480—550公里,另一个长距的为1100公里左右(后者约为前者的一倍).引用了柱壳轴向受力屈曲作为初步探讨.从分析可知,柱壳屈曲的半波长(1/2λ≈1.72$ \\sqrt{Rh} $)主要决定于圆柱半径与柱壳厚度:以 R=6000公里、h=15公里估算,得半波长为530公里,与我国强震分布间距较为符合.故我们的初步认识是地震的分布可能受着地壳屈曲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1985年8月19—3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23届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大会及其执行局会议概况,内容包括:本次大会的一般概况;学术讨论会主题及评述;IASPEI 秘书长关于1983—1984年的工作报告要点;大会作出的七项决议全文,IASPEI 今后几年的会议预告,并附带介绍了1985年8月2—3日在美国檀香山召开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协会(IUGG)执行局会议的简况及共与 IASPEI 有关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今天请大家来参加一个三天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有关地震震级的问题。这个会是去年12月上海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上倡议召开的,以后得到地震局科研处的赞助,科协为地震学会提供了经费,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际筹组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西德戈丁根(Goettingen)台自1903年装置维肖尔式地震仪以来,连续观测的八十余年记录,选编了中国及其邻区的地震目录。另一方面又根据中国自己编制的中国地震目录已有的几种版本中,汇编了一份1903——1985年M7.0地震最新公布的数据的目录。本文对这两套目录所提供的地震次数及其参数,作了初步对比。为研究中国仪器记录地震所测参数的时间连贯性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本文同时还列出了上述各个中国地震在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十四种地震目录中所给出的参数。这使我们能在纵(1903——1985年同一仪器的连续记录中),横(戈丁根台目录、中国目录以及世界主要的十四种目录)两方面来研究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的地震活动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本世纪以来的八十年内共发生破坏性地震二千六百余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五百余次,平均每年5.4次。8级以上地震九次,平均九年发生一次。地震分布的范围很广,据记载,本世纪以来全国三十个省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值得注意的是全世界8级以上大震除了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岛弧、海沟与大陆边缘地区外,发生在大陆内部的,则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境内及其  相似文献   
16.
从地震活动性图像的屈曲成因观.分析了当前我国地震活动的势态.指出了在95°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存着以10°±1°为内外半经的圆环形地震活动带.用1994—1995年的地震实况作了验证与解释。对1996年起的1—3年的地震趋势作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地震活动图象而引入的地壳屈曲,从地壳为一层状结构物的基本事实出发,对很多地震前兆现象可做出自己的解释。本文对屈曲的特点、大陆地壳是否具备产生屈曲的条件、地壳屈曲与地震的关系等讨论后得到,当地块加强运动时,由于地壳中薄岩层屈曲的临界应小,将首先屈曲并出现小震活动和异常,它们是区域运动加强的反映,称为“区域前兆”。相当部分的中长期前兆似属此例。与较大地震相应的厚岩层临界应力大,对前兆场明显影响较晚(扩容除外),故来自大震震源的突出前兆主要将为短临。联系场源关系,地壳屈曲给出大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有一由小变大的增强过程,这与唐山7.8级震前区域小震活动的R—t图吻合。 地壳屈曲对前兆的意义主要有两点:①失稳性,为前兆场变化、失稳破裂提供了重要背景。②突变性,屈曲的发生、发展将强烈地反映于前兆观测中,突跳现象,外因调制,触发等与此有关。故地壳屈曲是地震前兆的力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8.
柱壳块与柱壳的解是相同的。故《A Brief Note on Mechanic model ofthe Earth Crust and Cust Buckling》(以下简称范文)所引文〔9,10〕的结果也适合于柱壳块。地壳在径向是分层、横向是分块的。许多星体在演化过程中,不同的纬向带,其转速有差异。可形成纬向环状构造,如土星中的光环及其表面转速与其纬度有关,太阳表层不同纬度转速的不同,大陆地震主要集中在30~40度纬向带中等显著的现象。再考虑到地壳中低阻层的存在,板内地震多集于层厚为十几公里的发震能干层,为了突出分析这种现象,把大陆地震发生的构造视为柱壳(柱壳块)是有一定事实依据和满足力学基本要求的近似。范文所引文〔9〕指出的大震分布的等间距性,在美国,欧洲大地震中也是存在的。我国大陆及邻近地区7级以上地震条带是等间距的。另一方面,在我国长期的大地形变观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事实。形变具有协调的波浪状。其波长尺度与地震现象是相当的。在洋壳中也报导有类似的现象。我们认为如上所述,等间距现象是已观测到的一种客观事实。文〔2〕所选用的模式是试图解释上述客观事实。模式总是简化的,有局限性的,是可以进一步完善改进的。如范文能提出更完善的模式,更好的解释已观测到的等间距性客观事实,那是对本主题研究的推进,但范文所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索地震预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大地震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的,大地震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发生的,据此可以引导我们去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Ms8.1大震,是对本文论点的一次较好验证。  相似文献   
20.
人们说至今尚无后来人的书法可以超过前辈王羲之的.无独有偶,我们前辈张衡1700余年前创制精巧候风地动仪,至今仍使我测震界同行望尘莫及(至今尚无后人能复制出候风地动仪).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就是由这类光耀熠熠明亮金星所代表,他们鼓舞着后人,后人铭记着他们,并以此为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