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科学   30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猫头刺群落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选择腾格里沙漠边缘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的猫头刺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猫头刺群落植物属性和土壤属性随尺度变化\,空间异质性的变化以及植物属性对土壤属性空间异质性的响应。结果表明,尺度从800 m2增加到1 600 m2,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的空间异质性减小,全磷和有效磷的空间异质性增加,有效氮空间异质性不变,而群落内3种植物密度和叶量的空间异质性基本都趋于增加,说明全磷和有效磷是目前猫头刺群落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尤其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骆驼蓬。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现象是由于荒漠地区的灌丛“沃岛效应”和植物耗用有效磷以增大吸水力的补偿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42.
利用周边国家天山地震目录、中国天山地震目录及USGS地震目录,对天山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天山地震带的强震在空间分布上有西强东弱、西密东疏且在40°〈φN〈42°范围出现强震的空白区并存在特殊的易发震地区。强震在南、北天山之间有往复迁移的特征,并在迁移的过程中有单发-双发-群发,但未出现过单发迁移后出现群发的过程。在时间分布上有较明显的周期特征及南、北天山交替发生的特征。在强度上,7级以上地震主要沿天山构造带分布,而6级地震不但有沿天山分布的还有沿斜切天山带的次级构造分布的,且6级以上地震出现高频地区,集中在东经77°±1°的天山地区。  相似文献   
43.
王琼  王海涛 《地震》2009,29(2):88-97
该文基于1950年以来新疆周边强震与境内中强地震活动的统计分析结果, 解算了1976—2007年新疆周边强震活跃、 境内相对平静时段, 周边3组强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 并结合其后3年新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 分析探讨了周边强震活动对境内地震活动的影响作用。 结果表明, 新疆周边这3组强震活动对新疆境内具有一定程度的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44.
针对当前炮弹引信检测手段的效率低,而且还需要检测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的缺点,本文以榴-5引信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一种基于ICT的扫描图像的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根据榴-5引信解脱保险前后相关断面中的圆形凹槽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分别在两个截面的重建图像找到圆形凹槽图像区域,计算出区域重心值,进而比较两组区域的重心值是否相等,从而判断该引信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检测手段的缺陷,而且检测准确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45.
利用混合法构建三维数字岩心(英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弹性波有三维数字岩心描述了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X射线CT扫描是获取三维数字岩心最准确和直接的方法,但实验成本高。本文结合沉积过程模拟和模拟退火算法,提出了重建三维数字岩心的混合法,基于岩石二维图像重建三维数字岩心。利用岩石颗粒沉积算法构建初始数字岩心,作为模拟退火算法的初始状态。运用模拟退火算法调整岩石颗粒和孔隙的相对位置,使三维数字岩心与岩心二维图像具有相似的自相关函数,从而建立三维数字岩心。与传统模拟退火算法相比,该方法计算时间明显减小。运用局部孔隙度理论定量比较了重建数字岩心和岩心X射线微CT图像,两种数字岩心具有相似的均质性和孔隙连通性。利用有限元方法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分别模拟了重建三维数字岩心的地层因素和渗透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相比传统模拟退火算法,混合法重建数字岩心的传导特性更接近真实岩心的传导特性。  相似文献   
46.
李志海  王海涛  朱成英 《地震》2005,25(4):93-97
应用CH方法对新疆境内21次MS6.0以上地震前显著地震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21次强震中, 有10次强震前出现2个以上显著地震, 其中满足CH判据的地震有7次, 占显著地震个数满足CH方法地震数的70%。 7次满足CH判据的地震中, 除1973年精河6.0级地震发生在其显著地震后63天外, 其余主震都发生在其满足条件的显著地震后25天以内。 结果表明, CH方法可应用于新疆强震前的短临预测。  相似文献   
47.
马兰井田内断层发育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井田内历次构造受力分析入手,结合统计资料,对井田内中小断层的形成机制及其延伸、分布和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马兰井田以中小断层为主,走向多为北北东和北东向,次为北西向;断层与褶皱发育,延伸长度与落差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8.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已成为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教师方面,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注重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观点。  相似文献   
49.
竖向断层对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二维显式有限元结合透射边界的数值方法,考虑均匀弹性半空间内存在着不同宽度及深度的断层,由下向上分别垂直和斜(30°)入射一个脉冲波,研究非发震断层地面运动的一些特点。通过计算断层内外地震地面运动传递函数的幅值谱,并与自由场反应对比,以说明竖向断层对地震波传播和附近地面运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断层周边一般结构抗震设计是否要考虑断层影响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0.
<正>1异常出现通河形变观测井位于哈尔滨市通河县铧子山林场,周围地形地貌特征属花岗岩类构造低山,岩性为坚硬完整的燕山期花岗岩,探头埋深85 m。2017年11月以来,每年冬季一定时段内通河体应变均出现异常变化。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