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球科学   1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底烃类渗漏在向上运移过程中会改变深部地层和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声学性质,在地震和浅地层剖面上会形成各种可能指示烃类渗漏的地球物理标志。渗漏烃到达海底后会改变海底表面形态,形成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表面特征,如麻坑构造、海底凸起、海底古河道、碳酸盐丘、硬地面、泥火山以及表面断层等。渗漏烃进入海水后在继续上升过程中会形成气泡、渗漏羽,到达海面后会形成表面油膜。利用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和浅地层剖面可以探测到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表面特征。合成孔径雷达能够识别因海底烃类渗漏形成的海水表面油膜。海底烃类渗漏的地球物理标志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地球化学校验才能确定渗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22.
By using the gauged rainfall in 160 stations with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impacts of anomalous SST in Kuroshio and its extension on precipit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difference in the meridional circulation such as the East Asia/Pacif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EAP)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 in rainfall between 1998 and 2010. In comparison with 1998, the anomalous meridional circulation pattern in 2010 shifted northeastward, and then the western subtropical high, the mid-latitudinal trough and the northeastern Asia blocking high also shifted northeastward, causing intensified convergence of the cold and warm air masses at the southern region and thus more rainfall in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and less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In 1998, the anomalous cyclone, one component of the meridional pattern, located at the Songhuajiang-Nengjiang River basin, resulted in more rainfall in the majority of the area. The results of observation and the model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in SSTA in Kuroshio and its extens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El Ni觡o events is the key point:(1) The anomalous warmth moved westward from the mid-Pacific to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 Sea during the central event, which led the heat resources shifting to the northeast in 2010; subsequently, a shift occurred to the north of the anomalous ascent and decent, followed by a warm SSTA in the region of Kuroshio's extension in 2010 and Kuroshio in 1998.(2) The warm SSTA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 causing the Rossby wave activity flux strengthened in 2010, and then the westerly jet shifted northward and extended eastward. A warm SSTA in Kuroshio and cold SSTA in its extension in 1998 caused the westerly jet to shift southward and weaken. As a result,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and cyclone shifted northward in 2010, and the blocking high also shifted northward.  相似文献   
23.
关于城市航空摄影的现状及其质量控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双林  彭清山 《测绘通报》2001,(Z1):9-11,20
结合实践论述了当前我国城市航空摄影的现状及开展的项目,介绍了适宜城市航空摄影的飞机基本性能,航摄仪类型及技术参数等。并就航空摄影季节的选择,航摄仪焦距,航高及其保持,影像位移,地面标志的布设,质量的评定等方面的质量控制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并指出,随着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手段对GIS快速、高效的采集与更新,航空摄影遥感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25.
26.
黄海YA01孔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与源区示踪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黄海YA01孔沉积物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范围较大,接近于全球沉积物平均稀土元素含量的下限,略高于黄海、东海、明显低于渤海,南海表层沉积物的平均含量,∑REE和δEu、δCe值的变化受岩性和沉积环境变化的控制,各类沉积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非常一致,表明这些沉积物具有相同的物源区,Ce/La、Sm/Nd比值的DF值判别结果表明,钻孔沉积物与现代黄河沉积物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27.
东海陆架HY126EA1孔有孔虫壳体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海陆架HY126EA1孔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通过与深海氧同位素组成曲线对比,可将氧同位素组成变化分为5期,分别对应着冰消期、末次冰期极盛期、末次冰期间冰段、末次冰期初期和末次间冰期.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与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基本一致.δ18O和δ13C的相关性在不同气候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陆源水和海水交换复杂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8.
利用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海温、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降水和ERA-20C(ECMWF's first atmospheric reanalysis of the 20th century)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结合大气环流模式ECHAM5敏感性试验,研究了与秋季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模态(IOD)相联系的冬季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型及其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发现在秋季发生IOD背景下,冬季西太平洋存在两类海温异常的变化型:一类是西太平洋区域一致偏暖/冷的模态,另一类是区域西冷东暖/西暖东冷的模态。尽管西太平洋海温一致偏暖和西冷东暖这两类海温变化型均有利于华南冬季少降水,但影响的范围有所不同。一致偏暖型引起的少降水范围较大,从华南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冷东暖型引起少降水范围主要限于华南,而在长江中下游到华北则降水偏多。相应地,在大气环流上,尽管两类海温异常型均有利于在西北太平洋菲律宾海附近出现气旋式环流异常,但气旋的强度和中心位置有差异。一致偏暖型引起的气旋偏强,中心位置偏西,其后部异常东北风控制的范围更大,导致少降水范围更大,而西冷东暖型引起的气旋偏弱,中心位置偏东,其后部异常东北风控制的范围小,导致少降水区域主要在华南沿海。本文结果对认识IOD调制随后冬季东亚降水异常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前期海洋热状况异常影响2008年1月雪灾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考察2008年1月雪灾发生前期全球海洋的热状况发现,强La Ni~↑na事件和北大西洋显著增暖是最明显特征。此外,北太平洋中部较常年偏暖,北极(特别是北欧海附近)海冰较常年显著偏少。利用合成分析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研究了强La Ni~↑na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La Ni~↑na事件能部分解释南方偏冷和降水偏多,及包括蒙古冷高压增强、青藏高原南支槽加深和西太平洋“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型在内的部分环流形势,但不能解释乌拉尔山阻塞的异常增强。模拟中等强度La Ni~↑na的影响并与强La Ni~↑na进行了比较,发现:只有当La Ni~↑na很强时,我国南方冬季偏冷、降水偏多的信号才显著;当La Ni~↑na强度只是中等时,这种信号将大为减弱。最后分析讨论了北大西洋异常增暖的影响,认为它对乌拉尔环流异常形成有重要贡献。因此,2008年1月雪灾的形成可能是包括强La Ni~↑na事件和北大西洋增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
中国满洲里——绥芬河断面域构造地球化学层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断面域溢安地块,松嫩地块不同时期地层细碎屑岩化学组成的研究,揭示了其不同时期化学组成的阶段性变化,从而建立了兴安地块,松嫩地块的区域地球化学界面和构造地球化学层。该两地块对区域地球化学界面和构造地球化学层上的差异,反映了两地块的独立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