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6篇
地球科学   12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上海及邻近地区测震台网历史监测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和整理上海及邻近地区1904年至今所有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仪器的放大倍数与有效监测距离的关系,从而给出了这一地区分7个时间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分布图。根据1987年上海台网的观测能力,导出了估算震中定位误差的统计模型,计算了它的定位精度,结果显示网内的震中位置水平误差大约为2km。  相似文献   
32.
地震台阵是在与所观测地震波波长相当的孔径范围内有规则排列安装若干地震计的地震观测系统,它采用独特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将各子台的数据会聚在一起,抑制地面噪声,提高信噪比并获取有关震源及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从而获得比单个地震台更强的地震监测能力,特别是提取微弱地震信号的能力.同时,由于地下介质普遍为各向异性的,利用地震台阵可以研究地球内部介质的各向异性并为地球动力学提供有效的数据质量保证.目前地震台阵已成为全球地震监测网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先进的地震观测技术.应用地震台阵可监测较远处的微震事件,因而有利于对那些不宜于正当地架设台站的地区进行地震监测,特别是近海海域地区的地震监测.  相似文献   
33.
提高地震定位精度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根据现有台网的分布密度、仪器配置的状况和目前震相判读精度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来提高地震定位的效率和精度。主要思想有采用“全局搜索和单纯形综和求解法”求解方程的极值,计算中考虑地球曲率,并做椭球校正。采用“翻台法”来改善目标函数、实现“目标函数拉伸”的思想、控制解域和自行调整发震时刻提高求解的稳定性和精度。采用“模拟退火法”的物理性质来控制试错解的跨越长度,提高求解效率和解的分辨精度。采用区域走时表加台站校正值的思想来减小速度模型的复杂性。采用PTD方法和sPn-Pn方法来求震源深度。在地震定位过程中显示地图经纬度,同步演示定位过程及结果。同时还在屏幕上显示传统的交切结果以帮助分析人员判定定位结果的可靠性。区域走时表采用地壳曲面模型,允许模型带有低速层,各层具有梯度,且不限层数,自动使用台站校正值并给出定位误差。根据上述思想和不同的需要分别编制了地方、区域台网定位程序,全国、全球地震定位程序,极远震定位程序用于速报和专门用于研究的地震定位程序。这些程序还带有求震源深度和震级的功能。对于专门进行地震定位研究的工作,还提供了绘制地震定位误差二维等值线图和三维误差分布图的功能。  相似文献   
34.
35.
以上海余山实验地震台阵的测震记录为基础,研究了近震事件、远震事件及噪声不同的幅频特征,分析了影响台阵记录之间相关性质的一些主要因素:当子台间距增大时,记录之间相关性降低;当间距固定时,所记录事件的相关性质受信号的频率、震中距(波阵面的入射角)及噪声振动背景的影响,提出了一维时间序列滤波函数的优化结果并不是二维台阵的最佳频率窗,欲取得较好的聚束信噪比,滤波函数不仅考虑压制噪音振动,还要考虑压制信号的非相关频段。  相似文献   
36.
数字化台网的近震震相自动识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提出了数字化台网对于近震震相自动识别的“波形变化值增长”算法和“无后续震相”判据 .前者根据波形变化值来描述近震波形的变化 ,用该值的增长捕捉地震波振幅或频率的突变 ;后者在识别到初动后考察后续波形的变化情况 ,如果没有其它震相 ,初动识别无效 .该判据使算法在初动震相振幅过小识别不清时 ,不会误将后续振幅较大的震相识别为初动震相 .该方法经实例检验表明精度符合地震速报的要求 ,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  相似文献   
37.
上海地震台阵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台阵波数响应特性、子台选址与测试、场地背景噪声分析和记录信号评价等方面,综合对上海地震台阵进行设计,确定了台阵子台的布局点位。本文还介绍了规则台阵与不规则台阵中的几种不同子台布局的台阵波数响应图,并由此得出,采用不规则的子台布局同样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地震台阵;台阵的子台越多,其响应特性的主峰就越尖锐。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中国1980~2004年6月期间5级以上地震的研究,统计中国西部、华南、华北5级以上地震震前是否有系列小地震发生。结果表明:5级以上地震在震前不同时期,距震中近距离范围内有系列的小地震发生;在6级地震前50km范围内有系列3~4级地震发生,概率为44%左右;西部7级地震前会有系列的4~6级地震发生,发生4级地震的概率为44%左右,发生5~6级地震的概率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39.
将地壳介质视为马克期威尔体,运用差分和三维有限元方法,探讨分层地壳结构中分别存在低速体(软包体)、高速体(硬包体)和同时存在高速体和低速体时地壳应力的集中及应力集中随时间变化的演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1)高速体、低速体的存在引起的平均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在高速体内和低速体外集中的结果同理论计算一致;(2)高速体单独地,就成动值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平均应力集中程度在高速体内减弱,最大剪应力集中程度则在高速  相似文献   
40.
???????????????????????????????????????????????????????????????е???????????з?????????????????????????????????????????????????????????????5 km??????????????????????????????????С????????25 km??????????93?????????6 Hz?????????????е?????????С?????????????75 m???????????29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