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9篇
地球科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经验震害矩阵的完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次大地震有一些是发生在低烈度区,对地震区已有的建筑物应当怎样来评价它的抗震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通过将破坏概率离散化得出一次地震中各烈度下震害指数的均值和方差,对比其与标准震害矩阵相应烈度下的值,得到其他烈度下震害指数的均值和方差。我们假设各烈度下震害指数分布都服从Beta分布,由均值和方差反算出Beta分布的未知参数,从而得出其他烈度下各破坏等级的概率值。用本文方法得到的震害矩阵,可为该地区的震害预测和经济损失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文中在震后首先利用汶川地震中受灾的汶川县、北川县、都江堰市等37个重灾区人员伤亡数据,基于统计分析建立了各受灾区域烈度影响系数与相应的遇难率、受伤率和失踪率的双指数拟合关系,并利用该模型初步估算了玉树地震人员伤亡情况,通过对比实际值与估算值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其次,基于玉树县城(结古镇)14个区域的现场调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3.
本文研究了具有桩基础的人工岛模型即土-桩-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计入不同土层深度对桩的作用,反映土层对整个结构的作用的影响,同时与模型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4.
本文是在对《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GB18208.2—2001)国家标准进行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使在现场安全鉴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较为科学、规范化地使用该标准,我们对国标中定性条款进行了量化处理,并提出了应用两层的模糊评价模型对受震房屋的震损进行鉴定的方法。最后对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性鉴定智能辅助系统总体设计作了说明,并简要阐述了该系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采用复函数、多极坐标法研究了含有可移动圆柱形刚性夹杂的弹性半空间对SH波的散射问题。构造一个能自动满足含可移动刚性圆柱的弹性半空间自由表面上应力为零的边界条件的散射波,应用可移动圆柱形刚性夹杂的运动条件来确定该散射波。最终则可将求解问题归结为求解一个无穷代数方程组,采用截断有限项的方法对其进行求解。给出了地表位移幅值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各种参数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核电站中的结构、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是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各种不同的荷载组合,针对某一类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中采用的核级冷冻机组在地震动、结构内压及自重等多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7.
核电站中的结构、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是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各种不同的荷载组合,针对某一类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中采用核级冷冻机组在地震动、结构内压及自重等多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8.
针对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地震发生频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提出采用多种途径建立不同层次和精度的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损失评估数据库,即详实型数据、欠详实数据和普适型数据。然后,分别阐述了每个层次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和涵盖内容,并描述各类数据间的相互关联以及数据的应用场景。最后建立了基于Web GIS的基础数据库共享平台。通过实际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检验,多层次多精度的地震基础数据库能够适应于不同尺度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解决了大尺度范围下某些区域数据缺失以及高精度的数据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以数字减灾、数字城市概念为背景,以地震辅助决策、虚拟应急救援演练、地震科普教育为目的,给出了城市震害三维模拟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计划。主要利用现有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遥感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结合新的群体和单体震害预测方法及G IS技术提出了城市震害三维模拟的总体设想,分析了城市三维震害模拟系统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手段,指明了城市三维震害模拟的技术思路,并且完成了在地震影响场作用下,通过城市建筑不同震害的颜色表示,在破坏纹理库和破坏构件模型库的支撑下,建立三维破坏建筑模型库,以相似准则为依据,进一步以单体为例调入三维建筑破坏模型,实现了城市建筑三维破坏状态展示,为数字三维城市破坏的模拟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
以汶川地震宏观震中映秀镇(实际烈度Ⅺ度)中裂而未倒且保存较完好的漩口中学南西栋教师宿舍楼为原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建模分析,研究构造柱布置数量、砂浆强度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分别通过改变构造柱布置数量和砂浆强度等级,建立3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底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作为衡量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在遭遇烈度不高于Ⅷ度的地震时,构造柱的作用微乎其微,其布置数量的多少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增加效果不明显;在遭遇烈度高于Ⅷ度的地震时,构造柱作用能够显现出来,其布置数量的增加能够有效增加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随砂浆强度等级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