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科学   3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61.
华北中部重力场的动态变化及其强震危险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绝对和相对重力观测获得的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结合区域GPS测量资料与活动构造分析,本文研究了华北中部地区2009-2011年的重力场变化特征,讨论了该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的强震危险含义.结果主要表明:(1)华北中部的活动地块边界及部分重要活动断裂带两侧存在较大差异的重力场空间变化;其中,以山西断陷带北东段所在的晋冀蒙交界地区为中心,形成较大面积的重力负值变化区,且沿该区西北缘的NE向岱海-黄旗海断裂带以及东南缘的NNE向太行山山前断裂带附近分别形成重力变化的高梯度带,可能反映这些部位近年的构造或断裂活动显著.(2)不同时段的重力场差分动态演化图像可能反映了近年山西断陷带北东段(京西北盆-岭构造区)及其附近的重力场整体经历了"准均匀→非均匀→断陷带北段侧向显著变化→局部"硬化"的演化过程.(3)研究区重力场的时间累积变化图像可用"区域应力场增强→区域断裂与断块差异运动及变形增强→局部运动受阻"的过程进行解释.(4)研究区的一些重力异常部位存在中-长期强震危险背景.  相似文献   
62.
利用陕西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第2年数据—4次定时观测的2min风速、逐时观测的10min风速及风向、日最大风速,分析人工与自动观测的风速差异及风向相符率,并对风速进行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自动观测的2min、10min风速大于人工观测值。日最大风速则相反。月平均对比差值及其标准差,2min风速,分别为0.2m/s及0.71m/s;10min风速,分别为0.15m/s及0.39m/s,即两者之间10min风速较为接近。自动与人工观测10min风向相符率平均为42.8%,风向相符率频率以45%为中心,基本呈正态分布特征,且无明显的地域特征,相符率夏半年明显低于冬半年。显著性检验表明,α为0.05时,6.5%的月平均值、20.2%的年平均值由于仪器换型引起了2min风速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3.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平面模型中周期性注入弱凝胶效果和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证明,弱凝胶调驱可大幅改善水驱油藏平面和纵向上的非均质性,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周期性注入凝胶段塞能取得调剖作用和驱替效果,前段弱凝胶、中间水和后续弱凝胶可组成一个有机灵活整体,使水驱效率大幅提高,可维持调驱效果长效性.在试验基础上,针对埕岛油田北区CB6B块非均质突出,水驱矛盾突出问题,现场实施周期性弱凝胶调驱.实施后注入剖面得到明显改善,含水下降,累增油量2.05×104 t,提高采油速度0.3%.  相似文献   
64.
通过介绍某项目飞机总装生产线的设计过程的特殊性和设计系统的特点,对比了中外设计习惯的不同。文章主要从给水、雨水、污水各系统的设计方案选择方面,对比了外方概念设计和中国规范的不同,并剖析了中方设计人员对外方概念设计有选择地接受的缘由。希望此文对开阔广大设计人员视野,提高设计水平和多方协调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5.
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间发生5.9级地震,使内蒙古东部地震活动再次进入活跃阶段。通过对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5.9级地震余震序列分析表明,序列的空间位置变化不太大,集中发生在较小的区域内,说明该震震源体较小。整个余震序列以NWW向条带分布为主,条带的走向与宏观烈度等值线长轴方向及震源机制B节面方向一致。ML≥3.0余震形成NW和NE两条相互垂直的条带,主震发生在NW条带的北西端。分析余震序列深度剖面图,说明NW向可能为此次地震的主破裂方向。  相似文献   
66.
On July 4, 2006, an earthquake of MS5.1 took place in Wen’an, Hebei Province, just at the south center of China’s Capital Circle area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It is the strongest event recorded ever since the network went into operation in 2002. We processed the vast amounts of phase data yielded by the 107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between 2002~2007 using Wadati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and stability of shear and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ies (vP/vS) calculation, we impose a number of restrictions on the computation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 e.g., the earthquakes are densely concentrated, selected stations are limited in range, the number of stations in- volved in the computation is larger than 5 and linear fitting features high precision and small error. Under these restrictions, the study shows that vP/vS in and around Wen’an and Tangshan underwent a normal-low-normal proc- ess one year before Wen’an earthquake, vP/vS became obviously low and the low ratio lasted for about one year, meanwhile, little variation of vP/vS was seen in Xingtai, northwest of Beijing, southwest of Beijing, Beijing-Tianjin and Beijing; after the quake, the vP/vS returned normal in Wen’an and Tangshan. Error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calculated result for vP/vS shows it is convincible that anomaly appeared in and around Wen’an and Tangshan be- fore Wen’an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67.
依据Wyss和Brune(1968),Wyss(1979)地震视应力定义及Aki(1969)地震矩理论,根据内蒙古中西部构造及台站分布特点,将其分成中部(108°~114.8°E,38.5°~43°N),西部(106.2°~108.3°E,39.2°~41.2°N)两区域进行视应力时间和空间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68.
对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火山碎屑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山碎屑物质以晶屑最为常见,常见的火山碎屑岩有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粉砂岩。还对在太原组煤层中发现的宇宙尘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经与国内外相关资料对比,认为研究区宇宙尘为Si质玻璃球。提出了研究区石炭纪曾发生过火山地质事件、天体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69.
视觉比例尺对建立心像地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图并不是地面实际情况的简单缩小的拷贝,它是人类依据不同需要对地面事物认识后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地面模型。比例尺不仅确立了图面与实地之间的几何比例关系,而且反映了人类对空间认知抽象的程度。地图作为人类进行空间认知的有力工具,其地位从来就没有被其它的事物所动摇过,究其原因是地图的空间表达方式比其它表达方式更适合人类的思维。心像地图是人脑在综合了或智能处理了各种感觉所获得的诸多信息后产生的内部表征。而地图又是诸多信息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本文通过视觉感受到心像的形成过程、分析心像地图的特性,提出了适应视觉感受因素的视觉比例尺的概念,并分析了视觉比例尺对建立心像地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上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理解互联网上信息的特征对信息的快速获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信息载体的特征,然后分别按照互联网信息在时间上的演化特征、信息的大小特征、信息的内容特征以及信息的类型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对互联网信息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最后,对互联网信息特征潜在的应用给出了一个可能的实际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