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2004年10月18日上午10时,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成立大会在中国地震局隆重举行。中国地震局机关各部门的领导、在京院士、京区各单位领导、台网中心的部分职工以及其他来宾、记者共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52.
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仿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利用傅里叶分析法,把速度型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变成台站人员所熟悉的长周期,中长周期模拟常规地震记录,分析人员能在仿真后的记录波形图上识别震相和计算震级。为地震台站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取代模拟记录提供了一种资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3.
万永革  刘瑞丰 《地震学报》1997,19(6):623-633
介绍了遗传算法反演京津唐张地区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的方法.运用华北遥测地震台网收集到的地方震到时数据,反演得到所选地震的震源位置和该地区的地壳结构.得到的震源位置的平均残差和标准残差大大小于地震报告给出震源位置的平均残差和标准残差;得到的第1层和第2层地壳结构较好地解释了该地区的平原山区的构造轮廓,第3层地壳结构与前人反演及人工测深得到的Moho界面起伏大体一致.表明遗传算法反演地震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54.
采用正交回归方法, 利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CE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信息中心(USGS/NEIC)1983——2004年的观测资料,对这两个机构测定的面波震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得到了中国地震台网与美国地震台网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式. 结果表明,由于使用的震级计算公式和观测仪器不同,IGCEA测定的面波震级总体上要比NEIC测定的结果偏高0.2级;对于3.5~4.5级的地震,IGCEA测定的震级比NEIC测定的震级偏高0.3级;对于5.0~6.5级的地震,IGCEA偏高0.2级;对于7.0级以上的地震,IGCEA偏高小于0.1级.   相似文献   
55.
Grid technique is taken as the third genera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i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of CEDAGrid (China Earthquake Disaster Alleviation and Simulation Grid) in its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job scheduling model: ProRMJ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or platform supposed agreeably each computing node can provide computation service, ProRMJS uses "computation pool" to support scheduler, and then the scheduler allocates jobs dynamically according to computing capability and status of each node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platform. At the same time, ProRMJS monitors the status of job on each node and sets a time threshold to manage the job scheduling. By estimating the computing capability of each node, ProRMJS allocates jobs on dem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upposing each node can finish the job acquiescently. When calculating the computing capability of each node, ProRMJS allows for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mputing capability and then the efficiency of the platform is improved.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56.
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级分类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归纳地震科学数据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按其科学性质和可共享性进行了初步分级分类。结果可作为开展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57.
2024年1月23日02时09分(北京时间)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M S7.1地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震后启动快速响应,组织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地震辐射能量等进行了估计,并对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同时基于震源模型进行了震动图模拟、同震形变场模拟。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天山山脉内,以逆冲机制为主,能量集中在前约25 s内释放;极震区震动烈度可能达Ⅸ度以上,可能的受灾范围近65 000 km2;此次地震引起了显著的同震位移,最大水平向位移达到21 cm、垂直向位移达到38 cm。  相似文献   
58.
基于GT3的网格计算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EDAGrid项目的需求, 通过应用Web服务技术和网格计算技术, 构建了基于GT3的网格计算应用平台, 在有4个节点的网格计算平台上(其中只有3个节点参与了科学计算任务)进行了地震应力触发计算实例(以川滇地区为例, 共有17个断层), 系统耗时为13min25s, 如果只在一个节点上进行计算, 则需要时间为35min10s。 该实例的成功运行证明, 基于网格技术构建的计算平台可以解决传统的地震领域内的科学计算问题, 在时间效率上可以提高许多, 如果应力触发计算本身越复杂, 网格的计算资源越丰富, 网格计算的执行效率会体现的越优越。 通过这一科学计算试验为网格技术在地震领域的应用做了有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59.
用接收函数研究川滇地区国家地震台下地壳厚度及波速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的方法,对川滇地区的昆明、腾冲、成都和攀枝花等4个国家地震台的台基下方不同方向的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地震台台基下方的莫霍面深度基本在50km左右,波速比为1.62~1.69,地壳厚度和波速比不因方向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腾冲地震台台基下方的地壳厚度有着比较明显的方向性,东北方向厚为40.7km,东南方向为49.7km,两个方向的波速比相差也很大,差值达到0.2;成都地震台台基下方莫霍面的深度在40km左右,但是东北和西南方向要加深8km,两个方向波速比相差0.13;攀枝花地震台台基下方的地壳厚度比较稳定,厚度在60km左右,波速比变化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60.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ldquo;十五rdquo;(2001——2005年)期间,中国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地震局完成了ldquo;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rdquo;项目建设,将所有模拟地震观测系统全部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并新建了一些数字化地震台站,标志着中国的地震观测已进入数字时代.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的规模、布局原则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