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科学   10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滹沱河太行山山峡段河流阶地和第四纪构造运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阶地的研究是探索新构造运动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滹沱河太行山山峡段进行了详细的阶地测量,结果表明,该河段发育有四级河流阶地,反映了第四纪以来的四次间歇性隆升运动。甲子湾断层使这些阶地错断变形,系舟山-太行山断块隆起沿该断层产生翘起运动。说明太行断块北部地区仍然继承着上新世时期的构造运动特点,目前的区域构造应力状态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
大地震重复特征与平均重复间隔的取值问题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冉勇康  邓起东 《地震地质》1999,21(4):316-323
对延怀盆地及海原断裂古地震的详细研究表明,大地震的重复行为具有多样性。特征地震是大多数断裂活动的行为特征,但特征地震存在分级性,大地震的重复时间间隔存在分阶段性,以及断裂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大地震的复发序列。因此,当大地震重复行为出现时间上的分阶段性,或特征地震分级现象导致不同强度的古地震间隔时间有明显差别时,用确定性或时间相依的概率方法评价大地震的危险性,需要分阶段或分级计算不同间隔阶段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53.
基于P5像对与GeoEye-1影像的近地表地层产状的提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P5立体像对、GeoEye-1影像的处理与分析,分别进行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提取和地层的划分,用检查点法和目视检查法对提取的数字高程模型的误差评估结果显示,误差在5m以内,满足产状提取的要求.根据地层划分结果,在不同时代的地层边界处和同时代地层内部选择岩层三角面发育较好、产状相对稳定的区域,选取用于地层产状提取的点,...  相似文献   
54.
Active blocks and strong seismic activity in North China reg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ctive North China block consists of three second-order blocks: Ordos, North China Plain, and East Shandong-Huanghai Sea blocks. Two active tectonic zones, the Anyang-Heze- Linyi and Tangshan-Cixian zones, exist in the active North China Plain block and have separated the active block into 3 third-order active blocks, Taihangshan, Hebei-Shandong, and Henan-Huai blocks. The 3 third-order active bl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entire motion and are clearly different in their Cenozoic structures and deep structures. The active boundary tectonic zones between the third-order active blocks are less than thos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order active blocks in their movement strength, extent, and seismic activity. The density of M ≥ 6 earthquakes in the boundary zones between active blocks is higher than that within the blocks by 9-22 times in the North China region, up to one order of magnitude on average. M ≥ 7 earthquakes occurred basically in the boundary zones between active blocks. The difference is not occasional, but reflects the nature of intraplate move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seismic activity and is the powerful evidence for hypothesis of active blocks.  相似文献   
55.
大理盆地是滇西北主要的强震区之一。笔者1986—1987年对大理盆地进行了详细的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在苍山东麓断裂带上发现了多处地貌陡坎,通过槽探,揭露出较为典型的古地震断层。1.上关龙首墙西地震断层(照1) 该断层保存有一条长100余米,高7—14米,近南北向延伸的陡坎(照2)。已开挖出两个断层剖面。其中一个剖面上见有两个“崩积楔”和切穿两个崩积楔的裂缝充填物,标志着这  相似文献   
56.
柯坪推覆构造是天山山前新生代以来逆冲和褶皱变形最强烈地段, 构造变形不仅发生在醒目的5~6排中新生代褶皱带上, 而且在褶皱山前现今冲洪积扇上形成几个新生褶皱. 在野外用全站仪(Total Station)测量了新生褶皱带内冲沟阶地地形纵剖面, 同时采集了阶地堆积物中的测年样本. 根据变形阶地的形成年代和缩短量, 计算出4个新生褶皱的缩短速率分别为(0.1±0.03), (0.12±0.04), (0.59±0.18)和(0.26±0.08). 新生褶皱的形成时代略晚于青藏高原0.14 Ma的重大构造隆升事件, 可能是天山山前褶皱带对这次构造事件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57.
地震地表破裂带是断裂活动最为直观的地貌证据,其破裂样式、同震位移量及空间几何展布特征是判定活动断裂分段及长期活动习性的重要依据。文中在对新疆巴里坤盆地开展活动断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综合遥感解译、野外断裂踏勘、小型无人机航拍、地表断错位移分析以及古地震槽探等方法,根据在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西段的雄库尔—邵家庄之间和巴里坤盆地中央东部等多处新发现的总体呈EW向展布的最新地表构造形变遗迹,并对比历史文献记载中这2次地震震害的分布特征,进一步厘定了巴里坤1842年和1914年2次M7■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展布及特征。结果表明,沿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西段分布的1842年M7■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同震运动以左旋走滑为主,在雄库尔与巴里坤县城之间呈雁列状展布,且自西向东还具有向巴里坤盆地中央扩展的趋势。新厘定的地表破裂带长度至少可达65km,最大水平位错量出现在雄库尔—洛包泉一带,多个冲沟水系的同震位错平均观测值为(4. 1±1. 0) m,并具有约4m的特征位移量,由此推断1842年M7■历史地震的震中位置应在雄库尔—洛包泉一带。此外,位于巴里坤盆地中央东部的奎苏镇—伊吾盆地盐池乡附近的褶皱盲断层带应是...  相似文献   
58.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得令山以东段属全新世活动断裂。距今约 30ka以来 ,断裂上升盘的平均抬升速率为 :大佘太段 0 19mm/a ,乌兰忽洞段 0 2 0mm/a。探槽揭露 ,大佘太段 ,约 32kaBP以来 ,发生过 4次古地震事件 ,事件发生时间依次为 (316 90± 1770 ) ,(2 30 0 0± 132 0 ) ,(15 42 0± 870 ) ,(74 40± 4 40 )aBP ,相应的位移量分别为 2 6 ,1 6 ,2 2 ,1 4m ;乌兰忽洞段 ,约 2 5kaBP以来 ,也发生过4次古地震事件 ,事件发生时间依次为 (2 5 130± 14 30 ) ,(14 5 70± 82 0 ) ,(116 6 0± 6 5 0 ) ,(72 2 0± 4 0 0 )aBP ,相应的位移量分别为 2 6 ,1 8,1 3,1 2m。根据位移量限定法 ,两个活动段落的古地震活动历史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59.
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三维探槽的开挖与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填图和三维探槽开挖,揭示出7次古地震事件,除1920年地震外,它们的年龄分别为距今(10004±3196),(6689±169),(6120±505),(4208±577),(2763±372)和(1005±465)a;重复间隔分别为(3315±3200),(561±532),(1920±766),(1425±686),(1578±595)和(980±465)a。事件Ⅲ,Ⅳ,Ⅴ,Ⅵ,Ⅶ的水平位移量分别为(5.6±2.3),(1.5±1.1),(1.5±1.1),(2±1)和(7±0.5)m。显示出重复间隔时间的分段性和特征行为的分级性。两次类似1920年强度的地震间隔期间,有3次位移量为1~2m的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60.
通过大探槽开挖和断层陡坎分析,揭示出发生于1679年8级地震的新夏垫断层自距今约2万a以来共发生了4次地震事件。前两次为砂体液化显示的事件;后两次为可见直接断错证据的事件。分析得到的1679年地震最大垂直位移为1.75m,前1679年事件为1.41m,是两次震级非常接近的特征地震。4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为距今约20000,13000,7500和317a,平均重复间隔时间为(6561±691)a,显示了准周期重复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