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地球科学   6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矿区位于康滇台隆与盐源一丽江台缘坳陷分界断裂带上。主要控矿构造为S-N向断裂带;矿(化)体形态、产状严格受糜棱岩化控制;主要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类硫化物金矿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绿片岩,矿化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土地利用是否合理是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风向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构建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定量评价体系,借助相对风险模型(RRM)对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划分的3个评价单元中,中部绿洲生态保护区在土地利用中面临的生态风险最大,北部盆地防沙治沙区次之,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生态风险最小;(2)在3大风险单元的6类不同风险源中,工程建设对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风险影响最大,其次是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且在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3.
胡超  周伟  常晓林  马刚 《岩土力学》2014,35(7):2088-2094
采用细观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散粒体的锚固效应,基于随机模拟技术生成三维多面体颗粒及其在空间中的分布,在随机散粒体不连续变形模型的基础上将砾石锚固试验进行数值实现,分析加锚散粒体材料的宏观与细观力学性能,研究加锚密度及其与颗粒粒径的关系对散粒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并探讨锚杆在散粒体材料中的作用机制。分别建立不同锚杆间距和不同颗粒粒径的数值试样,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散粒体锚固数值试验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加锚散粒体结构的变形规律与锚固效应;散粒体材料的宏观特性与其细观组构的演化密切相关;锚杆加固散粒体的作用机制为加锚散粒体内形成压缩区,挤压加固作用提高了散粒体间的接触作用力,散粒体结构的整体性得到加强并能承受一定荷载;不考虑锚杆长度的情况下,当锚杆间距小于3倍的散粒体平均粒径时,锚杆能够有效地加固散粒体形成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94.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含气流体运移的影响。南海北部陆坡区,尤其是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普遍存在流体渗漏的现象,暗示了水合物赋存的良好前景。神狐海域水合物钻探区内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显示,区域内发育大量流体运移通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不同形态的地震反射模糊带,根据其形态特征,可以划分为花冠状和穹顶状两大类模糊反射带。模糊反射带的存在意味着研究区内具有良好的含气流体运移条件,能够为甲烷气体的垂向运移提供通道。神狐海域水合物的钻探结果表明,水合物的分布与模糊反射带的分布范围具有良好的空间匹配关系,其中,花冠状地震反射模糊带侧翼部与中尺度正断层相连,促进了含气流体的侧向运移,顶部与可能的微裂隙相通,气体可向上运移至水合物稳定带,形成了水合物藏;而穹顶状地震反射模糊带顶部则通过疑似流体通道与海底沟通,这种结构极易形成气体逃逸而无法形成水合物。因此,不同形态特征的模糊反射带可能对水合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
北祁连山东部早石炭世早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水进退旋回。此期该区腕足动物的演化明显受控于相对海平面变化。生存环境的稳定性似乎是群落演替过程能否持久进行的基础。在影响生物群落演替的诸多因素中,底质性质及其稳定性最为重要,其次是食物供应、海水盐度和水动力强度等。各群落在时间上相互取代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海水深度,与海平面的变化直接相关。而造成这一时期腕足动物群落横向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海水深度外,陆源碎屑供应量、海水循环性以及含盐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区早石炭世早期腕足动物群落的生态位介于BA1和BA2之间,缺乏BA3-BA5较深水群落(BA-Benthic Assemblage,底栖组合),说明此期该区早石炭世早期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10米。受沉积古地理环境的制约,本区早石炭世早期BA2生态域的主要分布范围局限于东部的景泰一带,向西水体明显变浅。  相似文献   
96.
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日趋严重的水资源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水资源环境监测数据库和水资源环境评价系统,开展水资源环境及其生态效应的综合评价研究,而建立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是开展水资源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从系统设计、功能实现、数据库组织管理模式及其建设等方面,论述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和技术实现方法,并介绍该技术的应用情况,展望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河流中轴线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河流中轴线是对河系进行地图综合和空间分析的基础,以约束Delaunay三角网/Voronoi图为基础,用4种方法提取样例河段的中轴线,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对Voronoi图法改进,利用该方法对一完整河系实现了从1:5万比例尺到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综合.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蓝蛋白C末端(FcHC-C)的抗菌功能,将血蓝蛋白基因FcHC的2个C末端基因片段连接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PIC9K/FcHC-C。该载体经SalI酶切后,采用PEG法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转化子经过PCR鉴定后,阳性克隆通过含有G418的YPD平板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子。重组毕赤酵母利用甲醇诱导表达目的基因。经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酵母工程菌成功表达了血蓝蛋白C末端片段(rFcHC-C1和rFcHC-C2)。抑菌活性鉴定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FcHC-C1和rFcHC-C2作为阴离子抗菌肽具有抗真菌和抗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U-Pb法是国内目前最重要的同位素测年方法.通过分析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的基本原理、不同成因锆石的特征及常用测试技术,综述了该方法在母岩形成年龄、地质演化事件、碎屑沉积物来源、沉积时代等方面的应用.指出锆石微区U-Pb年龄测定技术的引进对我国的地质科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其应用领域仍在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00.
Futur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f the marginal Chinese seas are studied by dynamic downscaling of global CCSM3 IPCC_AR4 scenario runs.Different forcing fields from 2080-2099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SRES) B1,A1,and A2 to 1980-1999 20C3M are averaged and superimposed on CORE2 and SODA2.2.4 data to force high-resolution regional future simulations using the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Volume transport increments in downscaling simulation support the CCSM3 result that with a weakening subtropical gyre circulation,the Kuroshio Current in the East China Sea(ECS) is possibly strengthened under the global warming scheme.This mostly relates to local wind change,whereby the summer monsoon is strengthened and winter monsoon weakened.Future temperature fluxes and their seasonal variations are larger than in the CCSM3 result.Downscaling 100 years’ temperature increments are comparable to the CCSM3,with a minimum in B1 scenario of 1.2-2.0°C and a maximum in A2 scenario of 2.5-4.5°C.More detaile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are shown in the downscaling simulation.Larger increments are in the Bohai Sea and middle Yellow Sea,and smaller increments near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west coast of Korea,and southern ECS.There is a reduction of advective heat north of Taiwan Island and west of Tsushima in summer,and along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 in winter.There is enhancement of advective heat in the northern Yellow Sea in winter,related to the delicate temperature increment distribution.At 50 meter depth,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is destroyed.Our simulations suggest that in the formation season of the cold water mass,regional temperature is higher in the future and the water remains at the bottom until next summer.In summer,the mixed layer is deeper,making it much easier for the strengthened surface heat flux to penetrate to the bottom of this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