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4篇 |
免费 | 1107篇 |
国内免费 | 190篇 |
学科分类
地球科学 | 38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51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144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49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131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992.
溶解性有机质(DOM)在流域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参与各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流域水体DOM含量和特性,从分子层面上解析DOM在流域尺度上的时空分异特征对流域水质管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以长三角地区樟溪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强度布设采样点,于 2022 年 7月采集水样.结果表明,樟溪流域水体溶解性有机物主要的分子式元素组成为CHO、CHON、CHOS,其中木质素/富羧酸脂环分子类有机物相对占比最高.在子流域空间分布上,人类活动强的子流域CHON、CHONS类型化合物含量更高.选取采样点距城镇距离、距源头距离以及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采样点缓冲区的比例来表征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DOM杂原子受人类活动强度影响,距源头的距离与水体DOM分子中氮原子的强度加权平均值(Nwa)和CHON化合物百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碳、氢原子和荷质比的强度加权平均值(Cwa、Hwa、m/zwa)呈显著负相关.CHON分子的相对丰度与林地面积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农业用地比例呈显著正相关.比较具有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水体DOM:典型农田、城镇土地利用类型DOM含有更多独特的CHON分子式,农田DOM在木质素/富羧酸脂环分子区域出现CHON分子式的富集,城镇DOM在脂肪类和木质素/富羧酸脂环分子区域均出现了CHON分子式富集.研究表明在城郊流域中,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水体DOM的分子特征,增加了分子多样性,促进了特定分子式的富集. 相似文献
993.
海底沉积物的声学声速特性是沉积物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正确提取声学原位测量的声速对海底沉积物声学反演至关重要。分析了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的输出子波特性,提出了基于子波提取的互相关双向极值声速提取法。在声速提取过程中,发现某些通道实测声波到达时会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异常。分析后认为异常通道的到达波相位出现180°反至现象。通过互相关数值的负极小值提取的声波到达时对互相关正极大值所获得的到达时曲线进行校正后提取声速,得到了正确的结果,说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4.
995.
不同地理品系卤虫的同工酶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国内外不同生态地区的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卤虫进行了酯酶(EST)、四唑氧化酶(TO)和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变异分析。指出不同地理品系卤虫有其独特的EST和TO标志酶带;孤雌生殖卤虫具有与两性生殖卤虫显著不同的TO基本带型和ALP标志带区。这些结果为卤虫地理品系的纯度鉴定,以及两种生殖方式卤虫的分类和鉴别提供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96.
The discrete‐tim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method for seismically excited linear structures with time delay in control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control system with time delay is first discretized and transformed into standard discrete form which contains no time delay in terms of the time delay being integer and non‐integer times of sampling period, respectively. Then the discrete switching surface is determined using ideal quasi‐sliding mode and discret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using the discrete approach‐law reaching condition. The deduced controller and switching surface contain not only the current step of state feedback but also linear combination of some former steps of controls.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illustrat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Since time‐delay effect is incorporated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structural control system throughout the derivation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ystem performance and dynamic stability are guaranteed.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7.
Ran Ye Chunying Ge Qiong Wang Qing Xu Guofeng Xu Yongkang Yan Mingli Qin Yanhong Cai Yuejun Fei 《海洋学报(英文版)》2021,40(6):100-110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can response immediately and directl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and thus have been applied as reliable biotic indicators in aquatic systems.This study provided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s concerning ecological threshold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 taxon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coastal waters of northern Zhejiang Province,East China Sea.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existe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ecological thresholds of which spring being higher than those in summer.As for individual species,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and Noctiluca scintillan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tolerant and sensitive indicator species in spring and summer,respectively.They exhibited strong indication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These findings highlighted that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is region was stable when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were below the thresholds of sensitive species,whereas potential harmful algal blooms may occur when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exceeded the thresholds of tolerant species. 相似文献
998.
畸形波波形与其所处海况特征密切相关。在线性、窄谱假定下,最可能出现的畸形波波形服从“新波”理论,即最大波位于波群中间且其前后相邻波浪对称。然而,实际海浪谱通常是包含多种频率成分的宽谱。目前对实测畸形波及其附近波面形态特征仍缺乏系统认知,对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基于挪威海气象观测站共112个畸形波序列,分析实测畸形波波形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只有52%的畸形波在波群中间,其余畸形波在波群前侧的概率更高。此外,畸形波前后相邻波浪并不完全对称,其中位于后侧的波幅普遍更大。通过定量分析实测畸形波的平均波形与“新波”理论结果,发现谱宽是影响畸形波波形的关键参数。随谱宽增加,畸形波的平均波形与“新波”理论得到的波面序列误差呈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999.
双频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与厂家所确定的位置有偏差,在高精度定位测量中,是不容忽视的。讨论了用“旋转天线法”绘制GPS接收天线的相对相位方向图,来确定天线相位中心的原理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天线相位中心位置的测定精度为1.5mm左右. 相似文献
1000.
大亚湾红树林区底相大型动物的群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据1987~1989年实地调查资料,研究了大亚湾红树林区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分布于湾顶5种红树林内的底栖生物70种,主要由多毛类(23种)、软体动物(23种)、甲壳动物(12种)和星虫动物(8种)组成;平均生物量219.77g/m~2,平均栖息密度281个/m~2;在数量上以软体动物的腹足类占优势。文中应用群落结构指数进行分析,并与九龙江口的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