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科学   5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对近45a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南郊和北郊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南北郊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差异不大,随着郑州市的不断扩大,北郊进一步城市化,两地气温差异逐渐加大,北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均高于南郊,80年代以后,差距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81 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湿度测定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南阳市土壤湿度变化规律及与温度、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湿度无论是年均值或最小值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下降约0.4%;浅层湿度变化幅度小,深层变化幅度大。影响土壤湿度的气象因子中,气温与浅层土壤湿度呈明显的负相关,降水量与深层土壤湿度呈明显正相关;各季土壤湿度与气温和降水量的二元回归方程都通过了F检验,其中春秋冬季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夏季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4.
对近45 a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南郊和北郊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南北郊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差异不大,随着郑州市的不断扩大,北郊进一步城市化,两地气温差异逐渐加大,北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均高于南郊,80年代以后,差距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郑州地区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呈现出以一年和一天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化.一年之内,以夏季最强,冬季最弱;一天之内,中午前后最强,早晚最弱.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因子比较多,最主要的是云量、云状和能见度.经分析,紫外线辐射强度随着云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能见度的增大而增强;高云对紫外线辐射强度影响较小,低云影响较大,中云居中.通过研究,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呈现出以一年和一天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化.一年之内,以夏季最强,冬季最弱;一天之内,中午前后最强,早晚最弱.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因子比较多,最主要的是云量、云状和能见度.经分析,紫外线辐射强度随着云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能见度的增大而增强;高云对紫外线辐射强度影响较小,低云影响较大,中云居中.通过研究,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东北及邻区晚古生代大地构造属性新认识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哲斯腕足动物群是一个凉水型腕足动物群,土著种含量在75%以上,古生物地理区划属于北方生物地理大区的内蒙古区。自成一个地理区说明其北有重要地理隔绝:暗示存在一个较大地块(佳—蒙地块);凉水型性质则说明中二叠世这个稳定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存在一个足够宽的深海洋盆——古亚洲洋南支。在佳—蒙地块上,晚古生代地层发育较佳,保存较好。这些晚古生代地层围绕佳—蒙地块核心呈环带状分布,明显构成佳—蒙地块的大陆边缘沉积。在我国东北地区,出露的晚古生代海相地层主要为佳—蒙地块的南缘和北缘沉积。根据目前已有资料统计,中生代为东北及邻区花岗岩侵位的峰期,志留纪—泥盆纪为花岗岩浆活动相对沉寂的时期,花岗岩的这种侵位时代特征支持晚古生代存在一个稳定地块的设想。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主体未见遭受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的迹象,说明这一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主体未曾发生过强烈的褶皱造山、普遍的区域变质的地槽发展过程。东北及邻区为天然地震弱震区,其周缘被锡霍特—珲春、蒙古—鄂霍次克、阿尔泰—华北北缘强地震带所围,似乎可以得出这是一个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域、其间不曾存在晚古生代以来的板块构造缝合线的结论。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发生的大规模拆离—走滑使得原本较为完整的、稳定的块体发生了分割与位移。如此,一个完整的地块被切割成多个块体(即所称的众多"微板块")。东北及邻区晚古生代构成了一个巨大地块:佳—蒙地块。佳—蒙地块是北由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南由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东由中锡霍特俯冲带所围限的一个晚古生代稳定的大地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8.
王力  王可勇  葛文春  金巍  马志红 《岩石学报》2008,24(9):2171-2178
营城组火山岩是松辽盆地深层油气藏的主要储层之一,本次研究我们在该组火山岩中首次发现了较多的纯CH4包裹体,这类包裹体主要以原生及次生形式产于流纹岩石英斑晶及玄武岩气孔充填矿物石英之中。综合分析认为,伴随营城组火山岩喷发活动,产生了较多的无机成因的CH4等气体,它们连同可能存在的其它有机成因的烃类气体一起,沿流纹岩中的微裂隙及玄武岩中的气孔等构造运移、聚集,从而形成深层火山岩储层中的富CH4天然气藏。因此,营城组火山岩不仅仅作为被动的油气储层存在,而且该期火山活动可能也为深层油气成藏提供了至少部分CH4等气体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线性趋势估计、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1981—2010年郑州市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湿度的年际及垂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0a来郑州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土壤水分呈显著的下降趋势,0—40cm、40—100am下降速率分别为-3.34%/10a和-5.94%/10a;0—40em在1986年形成一个突变点,40一100CIYI在1998年形成一个突变点,突变点后土壤湿度下降明显;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湿度随生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增加,到乳熟期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同一生育阶段由浅及深各层土壤湿度变异系数逐步减小;各层次土壤湿度的垂直分布基本呈现上干下湿的状态,各生育阶段各层土壤湿度多表现为乳熟期的〉抽雄期的〉拔节期的〉出苗期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的河南省农业气象指标查询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对多年农业气象指标收集整理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农业气象指标数据库,开发了基于Web方式的农业气象指标查询系统。该系统针对河南省主要的农作物——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进行全生育期"适宜"和"灾害"气象指标的浏览查询。系统操作灵活、简便,工作人员可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