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地球科学   12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地球大气中CO_2浓度的增加已引起了人们对CO_2对植物的影响,尤其是对世界粮食供应的未来展望的兴趣。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对CO_2浓度在水稻生理生长期和整个生育期方面的影响了解相对较少,而这是一个水稻品种对一特定地区环境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个当代改良水稻品种(Oryza sativa,品种 IR-30)在两个对照的光周期下对不同CO_2浓度的响应。在整个生育期中,水稻植株生长在置于室外、采用自然光照并由计算机控制环境条件的人工气候室中。室内的CO_2浓度分别为160、250(低于环境浓度)、330(环境浓度)、500、660和900(高于环境浓度)μmol CO_2/mol 空气。在1987年,整个试验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即早稻试验在营养生长阶段内延长了光周期,而第二次即晚稻(LPR)试验只利用自然出现的光周期。在两个试验中,营养生长期的主茎叶片发育速率均比生殖生长期的主茎叶片发育速率快,同时在营养生长阶段,出叶速度随CO_2处理而加快。在晚稻试验中,与等于环境CO_2浓度和低于环境CO_2浓度的处理相比,高于环境CO_2浓度处理下的水稻幼穗分化和孕穗期出现较早,且整个生育期缩短。这种随CO_2浓度上升而产生的植物发育加速现象与CO_2引起的营养生长阶段内主茎叶片的减少有关。相对于晚稻试验,在早稻试验中水稻植株发育对CO_2的响应的减弱是由人为延长光周期迫使生殖生长发育阶段推迟引起的,在高于环境浓度处理中更是如此。鉴于全球大气中CO_2浓度的持续增大,CO_2导致的发育加速和全生育期缩短可能会成为一个参与挑选水稻品种和安排特定地区农事活动的水稻学家和育种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胡正安 《铀矿地质》1991,7(6):360-366
在铀矿普查中,伽玛测量具有经济、快速、轻便、连续测量的特点。在水化普查中作顺便伽玛测量,投资少、收效快,并可直接发现供详查揭露的矿化点。在生产布置上与水化测量相互适应。通过一遍工作之后,可取得2套各具特点的资料。在资料解释及运用上,二者可互为补充。对无水地段,水化测量为空白区,可用伽玛测量补其不足。伽玛测量可为水化异常解释提供资料,水化异常的规模及浓度的高低又是推测深部矿化情况的依据。从统计结果证实,比例尺为上1:2.5万的顺便伽玛测量与1:1万的正规伽玛测量比较,发现异常机率可达60%。可见将顺便伽玛测量资料在测量精度上降一级使用,是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  相似文献   
63.
徐锡伟  钱瑞华 《地震地质》1994,16(4):355-364
通过实地考察、槽探和浅层地震探测等手段以及对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超采环境的分析,详细地研究了大同铁路分局地裂缝带的三维构造特征,指出现今处于发展中的地裂缝带是由东向西扩展的,扩展速率为260~520m/a,地裂缝带两侧的差异升降运动速率达22.1~24.4mm/a,主地裂缝带的水平拉张速率约1.11~11.6mm/a,垂直错动速率0.2~8.57mm/a,左旋错动速率1.87~3.57mm/a。地裂缝带的活动方式为无震蠕滑型,扩展中的地裂缝是一种无震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64.
Griddispersioningeneratingfinite-differencessyntheticseismogramsAbdolrahimJavaherian(InstituteofGeophysics,theUniversityofTeh...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超声速气流触发过冷水雾核化的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影响冰晶产生的各种气流参数进行了细致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速气流的快速绝热膨胀的冷却作用是促使大量冰晶产生的确切机制、高速运动气体与环境静止空气的剪切混合作用以及边界层的涡旋冷却作用对冰晶产生亦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实验测得单位质量空气的成冰率为1011~1012个/克。用高纯度氮气代替空气得到类似结果。  相似文献   
66.
大孔隙与大孔隙率矿石的石蜡法体重测定中的修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伽玛测井解释含量确定铀矿储量时,矿石体重应该是天然状态下的体重,当矿心孔隙度较大而有部分失水,并存在表面大孔隙时,封蜡法所测得的体重系统偏小。对此,本文改进了测定方法,提出了修正方案,并以某矿床为例分析了产生表面孔隙的原因及修正后的具体结果。  相似文献   
67.
张立盛  钱正安 《高原气象》1994,13(3):257-265
本文利用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期间戈壁12天,沙漠6天逐时塔站观测资料以及胡隐樵等的组合法所获得的感热、摩擦速度等,用倒算法估算了黑河地区地面通量的阻曳系数数值,最后根据所估算的阻曳系数值,进行了边界层过程对短期天气预报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黑河地区的阻曳系数存在较明显的日变化;所获得黑河地区戈壁及沙漠下垫面的日平均阻曳系数估算值大体是合理的;边界层过程仅对个别敏感区或盛行局地影响的短期天  相似文献   
68.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郝智文,钱锦霞,樊光海(山西省农业气象中心030002)(山西省气象干部培训中心030006)OOP的英文全名是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通常将它解释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这也是当今计算机软件领域...  相似文献   
69.
ENSO现象与气候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志刚  钱正安 《大气情报》1994,14(4):1-12,18
  相似文献   
70.
本文就发现常熟地震台 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脉冲监视标定记录波形振幅的变化,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监视标定器本身、对地震仪拾震器、放大器及记录笔头受温度影响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并对拾震器、放大器、记录笔头进行了温度试验等.此外还对使用自动标定器 DD-1仪器整机一次标定法标定,计算一年3次标定的仪器放大倍率与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并给出了具体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