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2篇
地球科学   1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针对广东省的能见度观测展开研究,提出了适用于能见度观测布局适应性分布研究的新方案,旨在为器测替代目测的能见度监测网提供建议。研究表明:利用广东省8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2009—2011年能见度和相对湿度日平均值资料,计算得到了品质因数 (figure of merit,FOM指数) 和空间影响范围因数 (sphere of influence,SOI指数),并以此为依据对现有的能见度站点进行排名和分类。再根据确定的标准遴选所需站点,筛选时,如果排名低的站点影响的范围内超过50%的区域被排名高的站点影响范围所覆盖,则剔除此排名低的站点。筛选得到广东省能见度仪观测站网需要的最少站点数为43个。考虑到地形以及增加背景站等因素,最后综合考虑广东省能见度仪观测站网所需要的站点数为51个,该结果可为器测能见度观测站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2.
随着天文大科学设备的投入使用,传统的开发模式面临程序重复开发,环境依赖冲突等问题。另外,集群是一个高度耦合的计算资源,严重的环境冲突可能导致整个集群不可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微服务的概念开发新的流水线框架,这种框架可以实现短期内开发和部署新的流水线。介绍了通过这种框架开发的ONSET数据流水线,为了实现准实时数据处理,采用MPI和GPU技术对核心程序做了优化,并对最后的性能做了评估。结果表明,这种开发模式可以在短期内搭建满足需求的流水线,这种开发模式对未来多波段多终端的天文数据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3.
孙博阳  邓涛 《地层学杂志》2021,45(2):105-114
犬科动物是中国晚新生代地层中的常见动物.中国上新世动物群中最多的是始犬属(Eucyon),早更新世动物群中最多的是犬属(Canis),即真犬.通过对中国重要晚新生代动物群产出的地点、年代和其中犬科动物化石的修订和追索,犬科动物呈现出显著的地层学意义.始犬属的晚期成员小始犬(Eucyonminor)可视为早更新世早、中期...  相似文献   
134.
���α�����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ù???????Bragg??????????????????淽??????????????????????????????????????α?????е??·?????????????п????????????????????????????????????????????  相似文献   
135.
针对老河口油田老163井区新近系河流相油气藏储层纵横向变化大、油气聚集复杂、常规地震解释精度低的问题,利用Jason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该地区馆上段储层进行了地震处理及砂体描述。通过地震资料反演前预处理、测井资料标准化校正、合成记录标定层位,GOCAD建模弥补Jason建立初始模型功能的不足,提高了该地区地震解释的精度。结果显示,反演可以识别3~6m的储集层,解决了砂体薄互层识别难的问题,获得了比较好的勘探及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6.
中国的新近纪地层出露广泛,以陆相沉积为主,其中赋存的哺乳动物化石自19世纪下半叶就被古生物学家所关注,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中国很早就已经建立起统—的新近纪哺乳动物生物地层框架,命名了哺乳动物分期,并相应建立了连续的7个"阶"级年代地层单位.近年来,相关学者将精细的生物地层学与古地磁、同位素等年代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7.
为了探讨福建长乐东部海岸环境演变,运用探地雷达(GPR)探测了研究区海岸沙丘的沉积构造,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海岸沙丘沉积构造主要由海滩沉积和海岸沙丘沉积构成,其中下伏沉积为海滩波浪作用形成的波状交错层理,上覆沉积为风成大角度倾斜的交错层理以及局部的水平层理;(2)上部发育的倾向向背的大角度风成交错层理,反映了研究区丰富的沙源、宽阔的海滩、植被扩张的进积海岸特点;(3)从沉积序列分析,研究区海岸地貌环境演变经历了早期的滨岸浅海到晚期的海岸沙丘带两个阶段,反映了海岸向东的进积过程中,外力作用由波浪作用为主演变为风沙沉积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