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科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2020/2021和2021/2022年冬季京津冀气温呈明显相反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前者前冬气温异常偏低后冬偏高,而后者前冬气温极端偏高后冬转冷。这两年前冬冷暖反相的直接原因是亚洲冬季风环流异常。2020年12月欧亚地区为典型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高压偏强,乌拉尔山高压脊亦偏强,造成京津冀上空对流层中低层气温一致性偏低,而2021年12月环流形势相反。这两年冬季均处在拉尼娜背景下,但夏秋季喀拉海海冰异常有明显差异,可能是京津冀这两年前冬气温异常相反潜在的外强迫信号。统计和个例分析结果均表明,喀拉海海冰偏多易导致前冬西伯利亚高压偏弱,青藏高原地区海平面气压和亚洲大陆中纬度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均为正距平,不利于冷空气活动,造成2021/2022年前冬京津冀气温偏高,反之海冰偏少造成2020/2021年前冬偏冷。  相似文献   
12.
晴空或少云状况下紫外辐射强度及指数预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气辐射传输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中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系统,应用可测得的实际大气物理参数,建立睛空或少云天气状况下石家庄市紫外波段(280-400nm)辐射强度及指数预报模式,考虑了臭氧的两个吸收带。晴空条件下的散射主要考虑了分子和气溶胶的多次散射,少云时还考虑了云对紫外辐射的影响。其中多次散射的计算采用子离散坐标法。且对由于臭氧实时资料的短缺造成的误差进行了系统订正,并将订正结果与实况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模式客观预报紫外辐射强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对延伸期预报技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积雪是重要的陆面因子,其变化的时间尺度长于大气而短于海洋。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期预测模式(DERF2.0)历史回报资料与被动微波资料(SMMR)、被动微波成像专用传感器(SSM/I)数据反演的逐日雪深资料,分析了1983~2014年冬季和春季转换季节高原积雪对热带外地区延伸期尺度预测技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积雪异常年动力模式在高原积雪显著影响的青藏高原地区、贝加尔湖地区和北太平洋地区预报技巧明显高于正常年份。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高原积雪偏多年的技巧衰减最慢、其次为积雪偏少年,积雪正常年最快,表明高原积雪异常年可预报时效更长,且高原积雪异常对预报技巧的改善在第1候的预报中就显现出来,尤其是积雪偏多年,其影响时段明显要早于海洋。结果显示高原积雪对延伸期预报技巧有重要贡献,暗示高原积雪异常为东亚延伸期预报的潜在可预报源。  相似文献   
14.
基于ERA-Interim逐日4时次再分析资料和753站逐日降水资料,对1980-2013年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江淮流域夏季低频降水的前期预报信号,结果表明:1)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受10~30 d低频振荡影响显著,10~30 d低频分量在江淮流域夏季降水中占较大比重.2)200 hPa上,低频降水过程发生前...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草面温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石家庄地区5个观测站2008~2010年逐日的草面温度、地面温度和气温观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地区草面温度平均值、极端值、日较差特征以及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气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全地区年平均草面温度呈现出北低南高的特点,西南部山区最高;年平均最高草面温度中部地区最高,年平均最低草面温度西南...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京津冀地区的降水异常特征对提高秋季延伸期降水的认识和预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夏雨秋下”现象频繁发生,表现出秋季降水强度增强、极端降水增多特征。2021年京津冀地区秋季降水为198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10月降水量多站突破历史极值。利用京津冀地区秋季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和Lanczos滤波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2021年秋季降水的低频振荡周期与大气低频环流特征演变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京津冀地区秋季降水的主要低频振荡周期为10~20 d,低频振荡方差达44%。低频降水活跃期500 hPa大气低频环流表现为低压异常前存在辐合运动,有利于低层异常气旋发展加强和上升运动加强;低频降水活跃期850 hPa有异常气旋自南向北移动至京津冀上空,有利于南方暖湿气流向京津冀地区输送。水汽输送强度会影响降水过程的强度,水汽输送强度越强,降水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石家庄干旱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是影响石家庄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基于1972~2006年石家庄市17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石家庄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石家庄干旱的发生程度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是比较严重的干旱阶段,70年代春旱严重,到90年代夏秋旱比较严重。用主成分分析对石家庄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石家庄干旱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因子分析将石家庄分为北部、东部和南部3个区域,90年代后较90年代前东部和南部干旱有所增多,北部减少。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春季首场透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韬  李国翠  孙云  车少静 《干旱气象》2010,28(2):179-183
利用石家庄地区17个站1972~2006年的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和线性趋势分析了春季首场透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相关分析分析了首场透雨日期与春季、夏季降水的关系,并对首场透雨的典型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基本上从东南、西北向内部依次推迟;透雨日期偏早或偏晚的地方,均是易出现异常天气的地区;近35a,石家庄地区首场透雨出现日期呈现出提前趋势,每10a提前4~5d左右;在首场透雨偏早(晚)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多(少),夏季降水偏少(多);西风槽和高空低涡是造成石家庄首场透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