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地球科学   10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不同时期刈割对互花米草根系生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4~9月期问,在泉州湾河口湿地生长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滩涂上,采用不同时期对互花米草进行齐地面刈割的方法,测定互花米草根系生理指标,探讨不同时期刈割对互花米草根系生理产生的影响及机制,为利用物理方法治理互花米草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5月22日和7月21日的刈割使互花米草根系可溶性总精含量总体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4月22日、8月20日和9月19日的刈割虽然也造成根系可溶性总糖含量变低,但其比5~7月刈割后根系可溶性总糖含量高很多;4~7月刈割导致互花米草根系代谢急剧减缓,尤其6~7月刈割使根系活力同比下降了90.58%~92.17%,而8月和9月的刈割则促进了根系代谢,表现为根系活力提高;各刈割处理都会引起互花米草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5~7月刈割使根系游离氨基酸增加量最大;5~8月刈割使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而4月22日和9月19日的刈割使根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4月22日和7月21日刈割使互花米草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保护酶活性下降,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减弱,而5月22日、6月21日、8月20日和9月19日刈割后,互花米草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保护酶活性上升,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增强.7月刈割互花米草能有效控制互花米草的扩散.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时期刈割对互花米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时期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进行齐地面刈割的方法,通过对互花米草株高和株数的测定和比较,确定了有效控制互花米草扩张的刈割时期.研究结果表明:①月22日对互花米草的刈割处理显著促进了互花米草株数的增加,但对其最终平均株高未产生影响.5月22日的刈割处理下,虽然互花米草在株高上略高于对照(未刈割)处理,但处理后其株数大大减少,与对照处理相比有明显差异.6月21日和7月21日的刈割处理,不仅使互花米草株高降低,也使其株数减少;尤其是7月21日的刈割处理下,互花米草的株数和株高都与对照处理有非常明显的差异.8月20日和9月19日的刈割处理,极大促进了互花米草的再萌发和再生长.②5~7月的刈割处理,可以有效减少互花米草的活根生物量;而4月和8~9月的各刈割处理,增加了互花米草的活根生物量,其中4月22日的刈割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促进了互花米草活根生物量的增加.各刈割处理都会造成互花米草死根生物量的增加.③有效控制互花米草种群扩张的刈割时期是6~7月互花米草的穗分化期、孕穗期至抽穗期.  相似文献   
993.
利用欧空局ENVISAT-ASAR影像数据,提取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区域由2007-06-17~19小规模火山喷发引起的地表形变场,并结合GPS时间序列分析喷发前后形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小规模喷发造成Makaopuhi火山口附近发生明显地表形变,LOS向形变值最大超过30 cm。将研究区内同期GPS观测值投影至LOS方向,其结果与差分干涉所得形变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均方根误差为1.8 cm。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澜沧江流域1951-2008年的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以及多模式集成的21世纪(2010-2099年)不同情景下(SRES A1B、SRES A2和SRES B1)气候变化模拟试验的预估结果,分析了该流域过去58年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并预估了未来9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下,过去58年澜沧江流域的年降水量下降了46.4 mm,气温有所上升,升温率达到了0.15℃/10a。在未来的90年,无论在哪种排放情景下,降水都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相对于过去58年的结果,3种不同情景下降水的年代际变率都有所增加,其中A2情景值最大,B1情景值最小。年平均气温无论是在过去的58年还是在未来的90年都以明显的上升趋势为主,3种情景下气温的升温率远远超过过去58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996.
研究了简便准确的直流极谱法、微分脉冲极谱法和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磷块岩样品中的微量过渡元素和铀。采用对细粉状的磷块岩样品进行水浸,接着用酸浸的方法,制成分析用的分析物。结果表明,此分析物中存在着Cu、Cr、Tl、Te、Zn、Fe和U。应用与氢基三醋酸的不同络合作用,可更好地分辨极谱波。得到铀的明确极谱波为E1/2=-0.82V(相对于SCE)。用标准添加法进行定量分析。伏安法结果表明,磷  相似文献   
997.
航片用于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已经很久了。当前流行的用机器处理陆地卫星资料的大面积制图方法,业已提供了Ⅰ、Ⅱ级土地利用分类的适度详图。然而,本文着重研究需要用Ⅲ、Ⅳ级土地利用统计资料评价大面积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的实例。研究目的当前的研究目的是评定能发现农村地区土地利用初期变化的取样程序。  相似文献   
998.
大型组件GIS--GeoStar 4.0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组件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的GeoStar4.0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提出了组件GIS的层次划分,讨论了组件GIS的开放性、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99.
云南一次切变线上中尺度低涡扰动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η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的时空高分辨输出、常规资料、GMS红外云图及TBB资料,对2002年6月25日切变线上中-α尺度低涡扰动的结构、形成过程及冷空气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涡环流的尺度属于中-α尺度,持续时间7小时左右,低涡成熟阶段,700hPa正涡度中心与低涡环流中心相重合,低空急流及强辐合中心位于低涡的东南象限;低涡环流由三股气流构成;低涡区上空存在超强散度柱、倾斜涡柱、深厚的上升运动区及特强垂直上升运动,超强散度柱与特强垂直上升运动互耦,强辐合、辐散中心发生在南、北风辐合、辐散且有强的υ分量垂直梯度处,低层正涡度中心的上方,存在一负涡度中心;最大的水汽辐合位于700hPa及550hPa;低涡区冷空气来自500hPa的滇缅高压;大暴雨中心位于低涡中心的东侧。  相似文献   
1000.
将中国气象局的GRAPES三维变分系统与-η坐标中尺度模式结合,对模式初始场进行同化前后对比试验,研究η坐标中尺度模式对云南降水的预报能力,并用于2002年5月10~15日00:00云南雨季开始降雨过程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维变分同化方案目标函数收敛快,采用同化方案的η模式预报的强降水中心、分布范围、预报精度比不进行同化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