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69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超临界CO2提取海鞘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超临界CO2从柄海鞘(Styela clava)干粉中提取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其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时间2 h,夹带剂乙酸乙酯体积(mL):柄海鞘干粉质量(g)为1∶2。按此工艺,脂肪酸得率为19.5%。利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5.77%,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之和为19.47%。  相似文献   
42.
1981年14号台风袭击长江口时,带米特大的风暴潮,石洞口(见图1)以下各站增水都超过1.5米,各站都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本文从台风的路径、强度、气压效应、风切应力以及增水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3.
本文应用1977—1980年冬半年的资料,统计了冷高压南侵和增减水之间的关系,根据特定区域气压场的不同配置,将增减水分成四个类型:即西北高东南低增水型、西高东低增水型、西南高减水型和高压入海减水型。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报公式,并于1983年冬在日常预报中试用。经非样本检验,在±25厘米误差范围内,预报准确率达92.3%。  相似文献   
44.
紫球藻的生物活性物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紫球藻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酸和多糖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对B-藻红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并获得了产量和纯度均较高的B-藻红蛋白。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1998年8月14日开封区域性大 ̄暴雨过程的前期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能量场特征、稳定度指标,为区域性大 ̄暴雨的预报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6.
利用 1 972~ 1 998年的历史资料 ,对开封市出现的暴雨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暴雨的时间分布特征、起始时间及主要天气系统影响下暴雨维持的时间 ,以此为暴雨预报提供本地区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47.
球等鞭金藻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批培养实验研究了氮、磷、铁、硅、碳、维生素B1、B12等营养因子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氮、磷、铁、硅、维生素B1、B12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必要性,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球等鞭金藻生长的最佳配方,即在天然海水中添加NaN03-N 7.5g/m^3,KH2PO4-P 0.5g/m^3,FeCL3-Fe 0.1g/m^3,Na2SiO3-Si0.2g/m^3,B1 100mg/m^3、B12 0.5mg/m^3。  相似文献   
48.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对纤细角毛藻 Chaetoceros gracilis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通气率对藻体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在通气培养条件下,当培养密度较高时,纤细角毛藻细胞不仅能耐受超高光照强度的照射,而且还可以获得很高的生长速度。本实验条件下, -1 7经过 5 d的培养,细胞的比生长速率﹑生物量产量和细胞密度分别达到了 0.74 d ﹑1.13 g/L和 8.1×10 /mL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9.
3种海洋微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浸提法,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pH、温度和液料比对四爿藻、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等3种海洋微藻多糖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最后,采用适宜提取工艺制备3种海洋微藻粗多糖样品,并测定样品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单因素结果表明,提取时间、pH、温度和液料比均能影响四爿藻、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多糖的提取。其中,提取时间显著影响新月菱形藻多糖的提取,提取pH对四爿藻和新月菱形藻多糖的提取有显著影响,而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均能显著影响3种海洋微藻多糖的提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四爿藻、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粗多糖提取的适宜提取时间,温度,pH和料液比分别为80℃、60℃、80℃,240min、240min、120min;10、10、10;1:15、1:25、1:25。制备的粗多糖样品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为0.59%、0.76%、1.50%和51.4%、17.2%、13.5%。很低的蛋白质含量和较高的多糖含量,表明采用上述试验确定的提取工艺获得的粗多糖样品纯度较高,利于样品的后续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50.
从角叉菜中提取卡拉胶,分级得到κ-卡拉胶(KC),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其进行硫酸化修饰得到硫酸化卡拉胶(SKC),并测定了κ-卡拉胶硫酸化前后硫酸基的含量;通过体外试验比较了KC及其硫酸化衍生物SKC对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增殖活性以及NO释放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C和SKC都能促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在样品实验浓度范围100~400 mg/L内,SKC对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具有促增殖作用,增殖率分别为158.76%和153.63%,与KC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KC促进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较KC更强,并呈一定的剂量的依赖性,SKC在400 mg/L时,可促使巨噬细胞产生NO量为21.385μmol/mL。对KC进行硫酸化修饰,可以提高其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能促进机体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