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科学   2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江门宜大化工码头工程项目为例,运用现代防雷技术的理论,对码头,特别是化工危险品码头的综合防雷措施进行设计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Landsat ETM+/TM遥感影像的江门市区地表热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对2001年11月20日和2005年11月23日的Landsat ETM+/TM卫星资料,反演广东省江门市区的地表温度,分析江门市区秋季地表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江门市区秋季地表热环境具有明显差异性,呈现出较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地表温度普遍高于郊区2℃以上;(2)时间上,随...  相似文献   
13.
从直击雷防护、接地与等电位连接、防雷电波侵入三个方面对江门市区复线东华大桥的综合防雷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4.
江门市雷暴多发期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卓宏  梁敏妍  梁军  卢子安  黄嘉佑 《气象》2012,38(12):1502-1507
使用江门市1961-2010年和广东省其他20个地级市1971-2010年期间的逐日雷暴日数资料,用频率分析和主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江门地区雷暴多发期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门地区的雷暴气候特征与广东省其他市的相关性高,其雷暴发生的气候规律在广东地区有很强的代表性。江门地区的雷暴多发期为4-9月;其中雷暴多发期又分为4-6月和8-9月的前、后雷暴多发期,7月为过渡期。前雷暴多发期有先下降然后上升的气候变化趋势,突变年份是1983年,与西风带大气环流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突变对应。在候尺度的突变分析中,发现突变出现在5月第4候,与很多研究公认的南海夏季风的平均爆发日期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从项目融资风险探讨江门市气象科技服务新手段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目前气象项目投资来源单一、投资有限而难以达到气象科技服务需求的现状,大胆提出对气象建设项目开展项目融资的理念,并针对项目的融资风险进行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鹃  林卓宏  严金芳 《气象科技》2014,42(5):918-921
近年来,由雷击引起的电梯停运事件时有发生,雷电对电梯的损坏主要有闪电电涌侵入、地电位反击、辐射电磁场等3种主要途径。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鉴定调查发现,以雷电辐射电磁场诱发的控制板损坏引起的为最多。以一幢超高层建筑物为例,计算雷击建筑物以外附近218 m和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防雷区LPZ1区、LPZ2区内磁场强度,分析雷击时辐射电磁场对电梯机房LPZ2区控制设备的损坏机理,并得出以下结论:确定点距LPZ1区屏蔽最短距离取最大值能尽可能减小磁场强度值;电梯机房LPZ1区屏蔽网格宽度w≤0.15m时,若建筑物电梯机房顶接闪器遭受小于等于150kA雷电流直接雷击,机房内控制设备一般不会受到辐射电磁场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江门地区初春大雾的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江门地区大雾天气分型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采用Delphi语言编写程序、应用Access作为数据库进行开发,并采用人机交互方式,简化了预报流程,减少工作量,为及时、准确发布大雾预报和预警信息提供依据。该系统通过自动读取Micaps实时数据,以人工判断锋面、倒槽、切变线等有利于春季大雾的天气形势为辅助,对江门地区初春大雾天气做出客观预报,并对预报结果进行自动检验。  相似文献   
18.
高层智能大厦雷击机理及防雷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提出高层建筑容易遭受雷击的问题,分析雷电的危害和雷击机理针对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提出综合防雷设计,并对幕墙及室外空调机等雷击敏感点的防雷施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林卓宏 《广西气象》2007,28(2):69-71,80
通过对避雷器技术参数的分析,结合实际检测工作,对感应雷的检测的主要内容,如漏电流、避雷器安装工艺以及接地系统等项目可能存在的雷击安全隐患提出了分析意见,并为感应雷防护工程设计因素和避雷器的选型及安装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从而达到以检测促进感应雷防护工程的设计水平及保护效果有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在日常的防雷工程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大楼盖好了,道路也铺好了,甚至绿化也搞好了,到弱电设备开始安装,业主才想到要做防雷地网,因此留给专业防雷公司施工的空间往往很小,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常规的做法难以达到业主的要求(≤1.0Ω),针对这种情况,大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通过钻桩(24m深)、灌注长效降阻剂、换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