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球科学   1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路璐  朱立新  肖克炎  马生明  阴江宁  李莹 《地质通报》2010,29(10):1594-1598
因化探样品的采样、加工和分析测试条件的差异引起的不同比例尺图幅之间数据系统的偏差,歪曲了化探原始数据的找矿勘探意义,给化探背景与异常的划分、解译和评价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而对系统偏差的校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许多研究者为此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的C型转换法的本意是突出区域化探数据的含矿信息,但研究表明C型转换法还可以用于系统偏差的校正。将C型转换应用于新疆东天山某地区的4个1∶20万As元素图幅间系统偏差的校正,具体步骤包括系统偏差的识别、数据的分离、结构分析和分区C型转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全国1951-2000年的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的数据,分析我国北方的主要四类农业灾害的变化趋势和周期特点。经分析得出:(1)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各类气象灾害中,旱灾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水灾,成灾率的线性趋势表明,除水灾成灾率波动下降外,其余灾害均波动上升;(2)我国北方的灾情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在不同灾情上,轻灾发生次数最高,重灾和大灾发生的频率最低,灾情指数的主要周期为13 a,预计2014-2017年灾情指数偏高,维持至2017年。  相似文献   
103.
地震地表破裂端部的几何结构与运动学特征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断裂的破裂传播与终止过程。夏垫断裂是华北平原区最为重要的隐伏强震构造之一,于1679年发生了三河—平谷M8历史大地震,但其同震地表破裂长度及端部变形特征仍存争议。基于前人研究结果,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跨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地表破裂端部布设了2条浅层地震勘探剖面,研究断裂端部的新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断裂端部的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运动方式以走滑为主兼正断,且呈现出明显的滑动亏损特征。结合同震垂直位移分布等数据,分析认为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仅长10余公里,与8级地震不匹配,其发震构造和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0814”号强台风发展维持的环境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赵大军  于玉斌  李莹 《气象科学》2011,31(5):591-597
应用中国台风网提供的“黑格比”台风定位及强度资料、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DISCOVER项目组的卫星遥感数据对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的发展、维持阶段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中部异常偏高的SST为“黑格比”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浙闽沿海及海南岛沿海异常偏高的SST为“黑格比”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西太副高断裂为东西两个单体,“黑格比”移经这两个单体之间使其强度迅速增强;南亚高压东侧的强东北气流将高位涡向台风环流输送,使得台风得以增强发展;强劲的西南季风为“黑格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并向台风环流输送了气旋性相对涡度带,使其得以快速发展并维持强度。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波动方程三维表面多次波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传统的二维表面多次波预测算法相比,基于波动方程的全三维表面多次波预测方法无需对地下介质做简单近似,其更符合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真实状况,是地震资料处理中解决多次波预测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从三维多次波预测的基本理论出发,给出了全三维多次波预测算法的预测矩阵表示、计算方法以及实现条件,采用GPU(图形处理器)加速全三维表面多次波预测,较传统的CPU串行计算,GPU并行预测表面多次波的计算效率约提高165倍.文中分别利用二维和三维表面多次波预测算法对理论模拟的含表面多次波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多次波预测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二维算法,文中所述的基于波动方程的全三维表面多次波预测效果明显改善,其计算精度更高,辅以合理有效的自适应相减算法,可获得高精度的地震勘探资料表面多次波压制数据.  相似文献   
106.
多道自适应匹配滤波方法压制表面多次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多次波压制是海洋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基于波动方程的多次波压制方法可由多次波模型预测和自适应相减两步实现.因此,除了采用有效的算法实现高精度的多次波预测外,多次波的自适应相减也是改善多次波压制效果的重要手段.文中采用多道自适应滤波器完成表面多次波的自适应相减,利用数据驱动的基于波动方程预测多次波模型的高频重建道、Hilbert变换道、以及它们相应的上下延拓道改善预测多次波模型的振幅、相位、旅行时以及频带信息,使得修正后多次波模型与实际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更好地匹配.实际数据测试表明,文中所述方法可有效地完成表面多次波的自适应相减.通过讨论分析交叠时窗和滤波器的长度对自适应相减效果的影响,表明合理地利用时窗以及选择滤波器长度将有效地改善自适应相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正>广西位于我国南部边疆,土地资源情况可以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加一片海"。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  相似文献   
108.
<正>初见田雯是在柳江江边,初春的柳州乍暖还寒,暮色中田雯匆匆走来,年轻、干练、时尚。她说刚刚和其他的局领导一起与柳州市国土资源局局机关各科室、储备中心、征地办等主要负责人签订完责任状。  相似文献   
109.
利用PCR技本扩增了6个野生地理群体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线粒体DNA控制区的部分序列,共获得352bp碱基序列,31尾个体定义了22种单倍型.中性检验Fu's Fs值为-0.14881(P<0.01).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遗传分化指数Fst=0.7398(P<0.01),73.98%的变异来自群体间,26.02%的变异来自群体内.根据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构建了NJ和MP系统树,两种方法获得了相似的进化树.其中青岛群体与旅顺群体的一部分个体单独成支,其它群体聚为1支.研究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间发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证明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可用于大泷六线鱼群体内及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0.
反馈迭代法压制表面多次波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数据处理通常假定反射数据仅由一次波组成,地震勘探资料中的表面多次波通常被视为相干噪音予以压制.基于波动方程预测的反馈迭代法为数据驱动的方法,可有效压制复杂地下介质的表面多次波,通常可由级数展开法和迭代法两种方法实现.文中分别从理论阐述以及应用效果分析方面对基于波动方程预测的反馈迭代法的两种实现途径进行研究,并采用GPU/CPU协同并行加速计算预测表面多次波,改善以往CPU计算效率低的状况.文中对含表面多次波的炮数据和复杂的SMAART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将利用级数展开法与迭代法压制表面多次波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迭代形式反馈迭代法压制表面多次波的方法效果更佳.由于实现迭代法和级数展开法需要完成的自适应匹配相减的次数不同,迭代法的计算成本略高于级数展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