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科学   1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以Q3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震陷系数与各种物理性指标的内在联系,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了震陷系数与含水量(W)、干密度(γd)、孔隙面积(A)、粘性含量(Pc)、初始动弹性模量(E0)的分析模型,构建了一个综合因子Y1代表上述5指标。结果显示震陷系数与物理指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天然含水量对震陷系数的总影响最大,干窖重次之。说明了原状黄土震陷性参数描述的合理性和基于物性指标参数关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2.
李兰  朱诚  郑祥民  王辉 《地理学报》2010,65(5):632-635
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2010 海峡两岸高校第四纪教育与普及学术研讨会”于2010 年3 月6 日至8 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海峡两岸第四纪教育与普及。会议的议题主要有:海峡两岸第四纪教育与普及、第四纪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全新世环境考古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环境保护与治理、地貌与地表过程研究等。  相似文献   
53.
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人类文明孕育、诞生和发展区,也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在该区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对弄清全新世10.0~3.0 ka BP无文字记载期的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互动影响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主要以古洪水和海面变化事件地层学为依据和线索,从遗址时空分布学研究、典型遗址考古地层学研究,以及区域内自然沉积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变背景特征研究这三个方面入手,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均获得了有重要意义的进展,表明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正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同时,国际环境考古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新出版的PAGES Magazine杂志就特别关注了分辨率高达一年至数月的过去沉积记录;遥感、GIS等技术和D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正不断在环境考古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4.
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候事件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万素琴  周月华  李兰  史瑞琴  郭广芬  陈波 《气象》2008,34(11):40-46
评估极端气候事件,往往用某一项极端气候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如暴雨量、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2008年初出现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具有雨雪量大、持续雨雪时间长、积雪深、积雪时间长、低温持续时间长、但极端最低气温不低的特点,用其中任一因子评估定位该过程,都不能全面反映该过程的综合影响特征.提出低温雨雪过程综合指数的概念,用最长连续雨雪日数及期间雨雪总量作为评估雨雪部分的两项指标,日平均气温≤0.5℃的连续日数、过程平均气温和过程极端最低气温三个要素作为评估低温部分的三项指标,将五个指标分别无量纲化后,采用等权重技术方案建立综合指数计算模型.计算湖北10个代表站建站以来逐年最长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综合指数,分析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综合指数历史排位、历史重现期,从而对该过程进行评估定位,结果比较客观,方法简单可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55.
李兰 《西北地质》2003,36(C00):62-66
矿业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以辽宁抚顺煤田为例,概述了抚顺市地质环境背景,论述了矿业城市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了城矿台一城市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及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的紧迫性,简要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诱发机理,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6.
辽宁抚顺市区凤翔路地裂缝诱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抚顺市是一个在煤炭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城市。煤田开采破坏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在市区内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地裂缝是灾害之一。文章所讨论的地裂缝位于市区内凤翔路南侧,长约1.5km,已造成10余幢建筑物破坏,其中2栋居民楼被迫部分拆除。地裂缝尚在发展,其破坏作用不断加剧。文章通过变形监测数据及地质勘察资料分析,对地裂缝的诱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浑河断裂带是发育地裂缝的地质构造基础,采煤沉陷为地裂缝的发育提供了运移空间及应力条件。该地区频繁发生的矿震加剧了地裂缝的发展及破坏作用。所得结论可供地裂缝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57.
孙芹芳  李兰 《水文》1995,(5):17-24,52
洪西垸径流实验区的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与研究孙芹芳,李兰,柯宏(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的开采量亦迅速...  相似文献   
58.
抚顺市堆积煤矸石对地下水的污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兰 《辽宁地质》1994,(4):361-366
  相似文献   
59.
In this study,we have used four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start of the growing season(SGS)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 from 1982 to 2012,using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data obtained from 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GIMSS,1982-2006) and SPOT VEGETATION(SPOT-VGT,1999-2012).SGS values estimated using the four methods show similar spatial patterns along latitudinal or altitudinal gradients,but with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the SGS dates.The largest discrepancies are mainly found in the regions with the highest or the lowest vegetation coverage.Between 1982 and 1998,the SGS values derived from the four methods all display an advancing trend,however,according to the more recent SPOT VGT data(1999-2012),there is no continuously advancing trend of SGS on the TP.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GS values derived from GIMMS and SPOT between 1999 and 2006 demonstrates consistency in the tendency with regard both to the data sources and to the four analysis methods used.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the greatest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in situ data and the SGS values retrieved is obtained with Method 3(Threshold of NDVI ratio).To avoid error,in a vast region with diverse vegetation types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s,it is critical to know the season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particularly in areas with sparse grassland or evergreen forest.  相似文献   
60.
基于GIS淹没模型的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求取漳河流域雨洪曲线,分析流域历史暴雨洪涝风险个例基础上,确定流域致灾临界面雨量和洪涝风险水位段.采用耿贝尔极值Ⅰ型分布法求取流域不同重现期面雨量,基于GIS的暴雨洪涝淹没模型,利用D8及曼宁公式计算不同重现期面雨量淹没范围和水深;运用灾害风险原理,制作漳河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同时,对湖北省钟祥市行政区域制作了风险区划图,并与实际灾情进行了比较,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区与高风险区对应较好.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观表达暴雨洪涝灾害的形成,也反映了流域及研究区域内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有较清楚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