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科学   4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吴宝俊  任华  傅冠湘 《气象学报》1985,43(3):345-351
总位能达极小值时大气特征的研究,在有效能量理论和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1956年,范·米根(Van Mieghem,J.)就利用极值定理得出了干总位能达极小值时的大气特征;不久,他又用变分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但对于潮湿大气的总位能(湿总位能),尚无人进行过研究。 本文从湿总位能一阶导数等于零与二阶导数大于零入手,给出了湿总位能达极小值  相似文献   
22.
象通常制作天气分析预报一样,把湿有效能量用于日常业务,也是通过一套图表来实现的。本文对目前我国气象台站所用的湿有效能量图表作一综合简介。 一、湿有效能量演变曲线 它与广大气象台站所用的温、压、湿等演变曲线一样,由于其简便、直观,能揭示对流层单位面积气柱内湿有效能量MAE、或湿-比有效能量Amk演变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因而被广泛采用。一般说来,MAE_1、Amk演变曲线有如下几种 1.分析演变曲线突升陡降与天气的关系。由于演变曲线的突升陡降,反映了湿有效能量的激增与激降,它往往对应着天气的  相似文献   
23.
许晨海  吴宝俊  樊根彦  王殿昌 《气象》1995,21(11):38-41
利用1973-1986年海冰面积指数资料对其月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50°S以南海域海冰面积月际变化特征与60-69.75°S的非常相似;②在某些地区,海冰月际变化有纬向传播趋势;③一般而言,9月份海冰最多,2月份海冰最少。但在某些地区,出现最多或最少的月份比上述月份可相着1个月。  相似文献   
24.
“91.7”梅寸锋横向次级环流稳定维持原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宝俊  刘玉玲 《高原气象》1995,14(2):176-184
利用多层非线性平衡ω方程、湿静力稳定度倾向方程以及水汽通量散度方程论断分析了“91.7”梅雨锋横向次级环流稳定维持的原因。结果发现,稳定性凝结加热的正反馈对横向次级环流的维持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湿有效位能及其在暴雨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宝俊 《气象》1982,8(11):4-7
有效位能是大气能量学中很重要的创见之一。早在本世纪初,马古拉斯(M.Margules)讨论气旋发展的能源时就已提出(当时称为有效动能)。可惜的是,其后半个世纪,虽有人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但进展不大。本世纪五十年代,洛伦兹(E.N.Lorenz)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提出有效位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并用于大气环流的研究。继洛伦兹之后,达顿(J.A.Dutton)与约翰逊(D.R.Johnson)以及范米根(Van Mieghen J.)进行了更全面、更系统、更严谨的讨论。 六十年代末,史密斯(Smith P.J.)提出有限区域有效位能及其收支方程后,把有效位能概念及其收支方程用于天气分析研究者日益增多。 大气中的水汽对天气变化有很大影响,在天气分  相似文献   
26.
本文简单介绍了有效能量研究历史及有限区域湿有效能量近似表达式。一、有效能量研究历史简介对于有效能量的研究历史,我们初步认为可粗略地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早在本世纪初,马古列斯(M.MaRguLes)在《论风暴的能源》一文中,曾研究了在两个有界模式里能量的转换情况:(1)在封闭容器内两团空气之间置有铅直隔板(图  相似文献   
27.
吴宝俊  刘延英 《气象学报》1986,44(4):505-502
材料[1]指出,当ΔA_(mk)/Δθ_~* 较小时,没有较大的降水;当ΔA_(mk)/Δθ_~*较大时,有利于出现暴雨。其中A_(mk)与θ_~*分别表示湿—比有效能量与位相当温度,ΔA_(mk)/Δθ_~*表示A_(mk)对θ_~*变化的放大率。 上面结果表明,ΔA_(mk)/Δθ_~*可能与大范围降水异常也有一定关系。本文选1980年8月我国大范围降水异常为例讨论。  相似文献   
28.
朱福康  吴宝俊 《气象》1992,18(8):53-57
该文重点介绍了日本对梅雨锋中小尺度系统的一些研究结果。此外,还介绍了美国用MM_4模式对中尺度系统和暴雨的一些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9.
从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的后向轨迹信息可以加强预报指导。澳大利亚气象研究中心(BMRC)开发了一个计算三维后向和前向轨迹的软件,使用的资料是澳大利亚气象局有限区域36小时3个风速分量的业务预报。它们有三种可用的输出形式;后向轨迹、前向轨迹及36小时气块垂直位移等值线场。这个软件已用于分析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30.
在我国南方春季连阴雨期间。经常存在着南、北两支急流。南支急流下方,存在着双层锋区,亦即存在着不相连接的高空锋区与低空锋区(图1)。多层锋区现象早在1951年谢义炳、陈玉樵就曾指出过辽,1953年Mohri亦作过研究。其它有关文献虽也有不少描述,但对其成因却讨论较少。本文拟利用高原东侧稠密的探空站资料,借助客观分析方法及锋生公式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