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地球科学   85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叶殿秀 《气象》2002,28(5):62-63
2月份,全国大部持续偏暖,且偏暖幅度较大,温暖的气候对人们出行、节日探亲访友、蔬菜生长、采暖、露天作业和施工等有利,但对森林防火、防止病虫害等不利;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大部地区日照充足,温高光足,对农作物和蔬菜的生长有利;我国东部地区多次出现大雾天气,交通运输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2.
玉米覆膜栽培是80年代我国旱粮生产的一项突破性农业气象技术工程,是继山区玉米育苗移栽和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后,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旨在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被列为高寒山区“温饱工程”之一,为了给山区玉米地膜栽培上升到适当高度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首先了解玉米地膜覆盖的气候生态效应。1资料来源试验采用对比设计,二个重复,每个试验区用地0.22ha,供试品种为户单1号、中单2号、白鸽43,管理措施为当地传统管理措施。增温效应资料为1988~1989年2a在留坝农场进行的膜内和膜外实际观测地温资料,生育期、生长性状及…  相似文献   
63.
3月份 ,我国降水分布不均 ,东北大部、西南东部、华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局部地区旱象持续或发展 ,而华北大部、黄淮中部、江淮等地降水较多 ,土壤墒情尚可 ,对作物生长有利 ;全国大部月平均气温偏高 ,月内气温变化起伏较大 ,上旬和中旬 ,大部地区气温偏低 ,低温寡照 ,对作物生长不利 ,下旬 ,全国气温普遍偏高 ,热量条件好 ,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1 东北等地降水偏少 ,旱象露头3月降水量 ,江淮中部、江南及闽北等地一般有 1 0 0~ 1 50mm ,其中浙、皖、赣等省局部达 1 50~ 2 1 0mm ;北方大部、西南大部及海南等地一般在 50mm以下 ,其中东…  相似文献   
64.
降水偏少部分地区有旱情北方沙尘天气过程频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殿秀 《气象》2004,30(6):62-63
3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日照时数接近常年,温高光足,有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发育提前和春耕春播农事活动;降水偏少,华北、东北、华南及云南等地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上半月南方大部地区多晴好天气,对春播春种有利;下半月,江南等地多低温阴雨天气,冬小麦、油菜开花授粉和早稻播种育秧受到较大影响.月内,北方地区沙尘天气出现频繁,对交通和加速旱情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5.
中国北方初霜冻日期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北方地区初霜冻出现的早晚对秋粮产量影响极大,但目前我国关于初霜冻日期的气候研究及其气候预测业务存在定义要素不统一、同一要素定义多样化和业务预测、服务产品参考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研究和预测业务的发展,也给农业部门在使用相关气象信息产品时带来了困难。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作了3方面的工作:第一,将国家气候中心原有北方地区(30oN以北)初霜冻预测业务代表站由65个增加到233个,空间精细度达到行政县级,并且分析了233个测站分别用地面0cm日最低温度和百叶箱观测日最低气温定义的初霜冻日期与气象观测日期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用地温定义的初霜冻日期普遍要更接近于初霜冻观测日期;第二,本文整理分析了1961-2008年北方地区233个站地面0cm日最低温度定义的初霜冻日期的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各地初霜冻日期推迟最为明显,而且黑龙江东部地区初霜冻日期推迟到了9月30日以后,另外在北方许多地区初霜冻日期在20世纪80年代较90年代偏晚;第三,分析了黑龙江省初霜冻日期早晚对秋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之前若无持续性异常低温时段,初霜冻日期早晚变化对水稻和玉米单产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大小还受到作物成熟前各生长阶段的气候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年代际背景调控。  相似文献   
66.
夏季极端高温对武汉市人口超额死亡率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8-2008年夏季(6-8月)武汉市居民逐日死亡人数(率)及同期逐日气象要素,分析极端高温对超额死亡率的影响程度及其阈值,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定量评估模型,并进行预报效果检验和典型年回代检验,以利于开展高温对健康影响的评估及医疗气象预报。结果表明:武汉夏季人群超额死亡率可以定量表述;极端高温对超额死亡率影响最大,湿度、气压、风速几乎没有影响;超额死亡率随日最高气温升高呈指数规律增加,高温致超额死亡的阈值为35.0 ℃,“热日”比“非热日”平均死亡率高出50.7 %;采用日最高气温≥35 ℃的有效累积温度及当日平均气温建立的超额死亡率评估模型对2003年夏季一次高温热浪过程的回代试验、2007年和2008年夏季的评估试验效果较好,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实际评估业务中。  相似文献   
67.
宁夏枸杞气候区划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2000-2001年全国北方地区的100余份枸杞样品和土壤样品,结合当地采样期间的气象资料和宁夏各地枸杞试验资料和历史产量资料所确定的一系列影响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农业气象指标,从1∶25万数字地图上转换出250 m×250 m格距的经纬度和数字高程资料,利用改进的小气候细网格订正推算方法,推算了宁夏气温稳定通过10 ℃期间的热量资源、光照资源分布;利用3点平滑推算了气温稳定通过10 ℃期间全区的降水量分布及关键时段平均温度场,根据枸杞的指标进行了细网格区划,从产量和品质两个方面得到了详细分区.  相似文献   
68.
秦巴山区板栗气候生态条件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板栗树生长的生态气候习性,采用气象资料和有关实践经验,运用类比综合等方法,分析研究秦巴山区板栗树生长对生态气候条件的适宜程度,并提出进一步开发气候资源和提高板栗产量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9.
大穗小麦84+79一3-1穗大,粒多,粒重,抗倒伏。在关中灌区水肥条件好生产技术水平高的地区有较大增产潜力。但因其属于偏春性品种,在种植中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越冬期间的低温冻害;一个是灌浆成熟期的高温危害。越冬冻害直接引起死苗,它与小麦冬前生长状况、抗寒锻炼情况、冬季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有关。后期的高温危害影响籽粒饱满度,降低干粒重。它与5月下旬到6月上旬麦收前的高温强度和高温出现日数有关,且随高温出现的时段而有所不同。此外在顺利越冬和不受高温危害情况下,开花以后的阴雨日数还制约看病害,特别是赤霉…  相似文献   
70.
叶殿秀 《气象》2006,32(8):126-127
5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77.4mm,比常年同期偏多10.4mm;平均气温为16.3℃,比常年同期偏高0.7℃。月内,我国南方地区暴雨天气频繁,局部地区暴雨洪涝引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北方多次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西北东部、华北、黄淮等地旱情缓和或解除,但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部降水明显偏少,干旱持续或发展;台风珍珠在广东沿海登陆,初台登陆时间早,强度强,使广东、福建两省遭受较重损失;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过程次数为近6年来同期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