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科学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建设延安宝塔区贺沟口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流域工程水文条件进行计算分析是前期基础。以贺沟口护岸工程建设为例,基于贺沟口流域控制面积较小,无实测水文资料的实际,将流域附近的西川河枣园水文站作为参证站,选用1971-2014年共44 a的连续实测洪水系列资料,采用水文比拟法、经验公式法、综合参数法和推理公式法,分别对流域河道设计洪水进行计算分析,并对成果进行比选。结果认为,推理公式法以暴雨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前期影响雨量、流域产流和汇流特征,计算过程基本反映了流域的长度、面积、比降等因子对洪水的影响,本次河道设计洪水采用推理公式法的计算结果最为合理。即P=50%和P=100%时的洪峰流量分别为13.5 m3/s、83.5 m3/s。  相似文献   
12.
九孔鲍MSTN基因cSNP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是中国南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养殖贝类。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GF-β)中参与动物肌肉生长的重要调控因子, 因此MSTN基因是动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基因。为探究九孔鲍MSTN基因的多态性及其生长相关性, 实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九孔鲍MSTN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选, 对MSTN基因SNP与体质量、壳长、壳宽进行关联性分析,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检测九孔鲍MSTN基因不同基因型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在九孔鲍MSTN基因中共筛选出9个SNP位点。SNP位点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发现, 九孔鲍MSTN基因编码区SNP位点g909C>T发生C/T同义突变与九孔鲍体质量、壳长、壳宽显著相关。TT基因型九孔鲍的体质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和TC基因型个体; TT基因型的壳长、壳宽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通过qRT-PCR检测显示, 在九孔鲍MSTN基因SNP位点g909C>T的3种基因型中, TC和CC基因型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研究结果表明MSTN基因SNP位点g909C>T可作为九孔鲍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重要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13.
凡纳滨对虾不同家系间繁殖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从15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留种家系中各筛选30尾雌虾,记录60 d内每尾雌虾的产卵时体质量(SW)、产卵量(EN)、卵径(ED)、受精率(FR)、受精卵孵化率(HR)、连续两次产卵间隔时间(SI),分析各家系繁殖性状的差异性和各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家系间繁殖相关性状差异显著(P<0.05),其中F415家系SW为55.36 g,显著大于其他家系(P<0.05),F413家系EN最高为26.52万粒,F402家系雌虾产卵FR和HR率均最高分别为83.19%和84.68%,F407、F401家系SI最短分别为5.03 d和5.06 d,以EN>20万粒、SI<9 d、FR>60%、HR>60%为选择标准,筛选出F401、F405、F407、F409、F413、F415六个家系雌虾作为凡纳滨对虾高繁殖力品系培育的亲虾;各繁殖性状中SW与EN间的相关系数为0.260呈极显著相关(P<0.01),EN与FR和HR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5和0.239呈极显著相关(P<0.01),SI与EN和HR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1和-0.078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和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雌虾繁殖性能具有较大的家系选择潜力;在高繁殖力凡纳滨对虾品系培育的过程中应以雌虾平均单次产卵量和连续两次产卵间隔时间作为的选育的目标性状。  相似文献   
14.
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生长研究。凡纳滨对虾养殖密度为135~165万尾/hm2,养殖海水盐度10.0~16.0,温度28.1~34.2℃,pH值7.6~8.8,DO5.0~6.0 mg/L。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体长(L)与体重(W)的对应关系为:W=0.01 955L2.784;体长生长方程:Lt=13.82(1-е-0.012 01(t-0.699 4));体重生长方程:Wt=29.250 7×(1-е-0.012 01×(t-0.699 4))3;体长生长速率方程:dl/dt=13.823 1×0.012 01×е-0.01 20 1×(t-0.699 4);体重生长速率方程:dw/dt=3×29.250 7×0.012 01×е-0.012 01×(t-0.699 4)×(1-е-0.01201(t-0.699 4)2);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拐点年龄为91.36 d,拐点年龄前体长增长较快,拐点年龄后体长增长相对较慢,而拐点年龄前体重增长较慢,拐点年龄后体重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5.
复合微生物制剂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建勇 《海洋科学》2005,29(4):36-40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的种苗培育中,试验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甘菌露(有益菌在水体中的含量为103~105个/mL)。试验结果如下:试验组成活率达55.7%,而药物组和对照组成活率分别为30.5%,15.5%;把刚刚孵化出的凡纳滨对虾无节幼体培育至仔虾第一期幼体,试验组所需时间为230.9h,分别比药物组和对照组提前42.0h和24.0h;整个育苗过程中,试验组育苗水体的理、化、生物环境明显优于药物组和对照组:pH值在7.8~8.2范围内波动,且始终保持在较佳水平,DO值在7.55mg/L以上,保持了较高的水平,NH3-N和COD值分别为0.16~0.25mg/L、3.95~5.81mg/L,除在育苗初期高于试验组和对照组外,育苗过程中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异养细菌的变化范围为2.1×105~1.9×106个/mL,弧菌数较低,在100个/mL以下;且试验组培育的虾苗较药物组和对照组培育的虾苗整齐、活力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1个雄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配3个雌九孔鲍,建立12个半同胞家系和36个全同胞家系,各家系养殖240d后统计每个家系生长性状,并分别从所建立36家系中随机选取40个稚鲍,在盐度16下进行耐盐实验,48h后统计各个家系的存活率,应用约束最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REML)估算九孔鲍体重,壳宽,壳长与耐低盐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九孔鲍稚鲍在240日龄时,壳长、壳宽和体重遗传力为中等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8±0.04,0.13±0.06,0.18±0.15;耐低盐性状遗传力较低,估计值为0.056±0.022,48h家系的平均存活率为0.44±0.23。壳长,壳宽,体重与耐低盐性状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04—?0.156和?0.03—0.14,呈负相关关系,检验不显著。结果证明,对九孔鲍生长性状与耐低盐性状进行改良时,可采用复合育种技术,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台湾地区的地面观测资料证实了中国气象局台风年鉴资料中有些热带气旋(TC)靠近或穿过台湾岛时,伴有副中心产生的记录是真实的。分析发现,这些副中心是由强度相对较弱的TC(近中心最大风速Vmax≤50 m/s)与台湾岛内的中央山脉相互作用产生,且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北和西南侧,但在生成机制上两者应该有所不同:台湾西北侧的副中心处于偏东气流过中央山脉北部的背风侧,是由地形背风侧下击流的增温降压作用产生的,生成初期是具有暖心结构的次生低压;而西南侧的副中心由台湾海峡上空偏西气流受南部中央山脉阻挡后形成的次级涡旋发展而成,生成初期不具有暖心结构及低压中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延绳式、浮筏式、立桩式在外海深水区进行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 artensii (Dunker)]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 11 个月的养殖,其成活率分别为延绳式 56.3% ,浮筏式 32.8% ,立桩式20.8% ,而同期在港湾浅水区养殖时,其成活率分别为浮筏式 28.8% ,立桩式 18.5% 。而且外海深水区养殖马氏珠母贝生长快,个体大,体质强,病害少,附着物少。此外,外海深水区延绳式养殖设施抗风浪能力强,是开发利用外海深水区的一种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根据方斑东风螺个体大小设立A、B、C(壳高分别为6.86±0.24、4.75±0.37、3.15±0.12cm,软体部干重分别为11.064±0.361、4.245±0.690、2.015±0.122 g)3组,盐度设13、18、23、28、33等5个梯度,实验水温为27—28℃。结果表明:(1)盐度、个体大小对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有显著的影响(p<0.01)。盐度在13—28之间时,3组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都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盐度升至33时,耗氧率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耗氧率(O)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O=aWb,其中a值的范围为1.365 5—3.072 2,平均值是2.236 8,b值的范围为-0.195 2—-0.093 6,平均值为-0.130 6。(2)盐度、个体大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方斑东风螺的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1)。盐度在13—28之间时,3组方斑东风螺的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盐度升至33时,排氨率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排氨率(N)之间的关系也符合幂函数方程N=c Wd,其中c值的范围为261.769 4—360.427 9,平均值为320.643 4,d值的范围是-0.325 3—-0.189 0,平均值是-0.248 5。(3)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S)、软体部干重(W)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O=1.208-0.039W+0.039S(R=0.578,F=10.517,显著性概率=0.000)、N=-210.442-9.255W+2.965S(R=0.813,F=40.834,显著性概率=0.000)。  相似文献   
20.
亚甲基蓝对南美白对虾(Pemaeus vannamei Boon)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亚甲基蓝对南美白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及仔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期的幼体,仔虾对此种消毒剂的耐受力不同。亚甲基蓝对南美白对虾蚤状幼体(Z)的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2.88×10-6,0.89×10-6,0.025×10-6;对糠虾幼体(M)的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3.39×10-6,1.04×10-6,0.029×10-6;对仔虾(P)的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6.76×10-6,2.24×10-6,0.073×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