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地球科学   11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ENSO对亚洲夏季风异常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21  
首先对ENSO过程中亚洲夏季风环流的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El Nino事件和LaNina事件中亚洲夏季风系统各成员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出现相反的变异特征。其中,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进行了EOF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赤道太平洋SS-TA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影响的区域和程度,该影响与ENSO循环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2.
倪允琪  沈新勇 《气象科学》2000,20(3):367-375
本文在简单的热带气耦合方程组中,引进基本风场和平均海流的作用以后,对热带海气耦合Kelvin波的不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得到其耦合不稳定的判据条件,并且分析了它的传播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3.
全球热带海气耦合距平模式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史历  殷永红  倪允琪 《气象学报》2001,59(6):685-693
用观测海温距平对一个中等分辨率的细网格大气模式和观测 FSU假风应力对全球热带三大洋距平海洋模式分别进行强迫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大气模式还是海洋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模拟了观测事实 ,热带大西洋的模拟效果好于热带印度洋。对大气模式而言 ,经向风距平的模拟要好于纬向风距平 ,热带大西洋西部好于东部 ,热带印度洋东部好于西部 ,赤道南侧好于北侧。对海洋模式而言 ,热带大西洋模拟最好的区域是赤道中东部 ,对赤道东印度洋的暖事件及偶极子事件年际变率模拟也较好。在此基础上 ,用和海气耦合模式同样的耦合方式将两者耦合起来 ,构成了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全球热带海气耦合模式 ,这是进一步研究全球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用混合海气耦合模式长期积分的模拟结果, 分析了模式大气的年际变化性; 用1979~1994年间的“回报”个例, 探讨了该模式对ENSO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的预报。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再现与ENSO相关的全球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 对预报而言, 模式较高的预报技巧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 全球热带大气具有较稳定的1年左右的可预报时效; 基本上可预报中、高纬地区由ENSO引起的冬、夏季大气环流异常 (包括气温和降水), 超前时间可达9个月至1年。  相似文献   
25.
华明  倪允琪 《海洋学报》1992,14(5):52-61
本文在建立了一个含约化重力及包括海表温度变化的正压非线性海洋模式的基础上,模拟了在年平均风应力作用下,海表温度及海流场的年平均状况,并做了热带太平洋对风应力突然加强的响应试验.西风增加区域分6.8°N~6.8°S间的整个赤道太平洋和西赤道太平洋二种情况.在这二种情况下,都能产生东太平洋的正海温距平和西太平洋的负海温距平,且正海温距平向东移动,与实际的EI Nino现象相似,并就海洋中Kelvin波和Rossby波的传播作了一些讨论. 此外,本文还试验了减弱的赤道太平洋东风恢复正常后,El Nino的衰减过程.结果表明,模式模拟的EI Nino衰减过程与观测到的现象比较类似.  相似文献   
26.
利用NCEP资料对2006年5—9月南海地区季风进行带通滤波,分析各频谱传播特征,研究热带气旋"碧利斯"登陆期间季风涌爆发原因及季风涌对其登陆后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碧利斯"登陆维持期间在南海季风区高频振荡、准单周和准双周振荡相互作用下使季风涌爆发维持;影响南海地区的经向风的准单周、准双周振荡都有明显的自东向西传趋势,准单周振荡源地在菲律宾海区;南海地区准单周和准双周振荡对热带气旋"碧利斯"卷入气流有明显的加强作用,有利于"碧利斯"环流长时间维持。  相似文献   
27.
殷永红  史历  倪允琪 《大气科学》2001,25(3):355-371
利用1979年1月~1998年12月的月平均海表温度(SST)、向外长波辐射(OLR)和l000hPa纬向风速等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近20年来热带印度洋与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及相关的环流特征量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发现热带印度洋的内部耦合动力特征模态—偶极子模的强度,存在着年代间的差异,80年代偏弱,90年代偏强。热带印度洋与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80年代热带印度洋的SSTA主要是对太平洋ENSO的响应,90年代太平洋ENSO的异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印度洋偶极子模态异常活跃影响的结果。从观测资料诊断分析的角度,找出了90年代后ZC耦合模式对ENSO事件预报失败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8.
Orographic effects on monthly-and seasonal-scal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are investiged in terms of a five-level global spectral model with a triangle truncation at wavenumber 10 that contains relatively full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followed b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lowpass filtered data separately obtained from models with and without orography. Results show that remarkable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played in the orographic forcing-generated low frequency wavetrain on monthly and seasonal scales. It is found that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ummer orography-produced tropical heating acts as source of the low-frequency wavetrain for both hemispheres. Besides, the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orographic wavetrain perturbation can give rise to the anomaly in the equatorial zonal flow, whose transient forcing will cause a new wavetrai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us completing the cross-equatorial propagation of the northern wave in interhemispheric action.  相似文献   
29.
王欢  倪允琪 《气象学报》2006,64(6):734-742
2003年7月4—5日淮河流域发生了一次中尺度强暴雨过程,致使淮河洪水泛滥。这次暴雨过程由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以及因其发展而产生的低涡造成。通过对此次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新一代细网格WRF中尺度预报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了这次过程发生发展的机制。模拟结果较好地描述了本次暴雨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移动性暴雨过程的前期由不断向东移动发展的MCS造成,后期降水则由低涡切变线产生的中尺度低涡引起。同时,副热带高压明显偏西偏北,并维持较长时间,造成雨带一直维持在淮河流域。高层辐合中心的加强使低空急流不断增强,低空急流的增强进而引起低层辐合的加强,而低层辐合的加强以及上升运动的潜热释放导致低涡的发生,低涡形成及形成后移动缓慢,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暴雨。高层中尺度辐散区的抽吸对低层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加强的作用。低层的中尺度辐合场和高层的中尺度辐散场的发展与耦合对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有很好的预示作用。低层中尺度辐合区的减弱预示着系统的衰减,西南偏西的中层相对干冷空气侵入并在梅雨锋前缘下沉促进了系统的衰减。  相似文献   
30.
ENSO期间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对我国冬季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艳君  倪允琪 《气象》1998,24(9):3-7
利用月平均风场和OLR资料,通过SVD方法研究了前期6个月,3个月和同期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与我国冬季风场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冬季环流异常与前期夏季,秋季和同期赤道中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有关,还与同期,前期秋季赤道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有关,同期的显著区域较大,超前3个月和6个月时显著相关区主要位于长江以南和西北地区,ElNino年,赤道中太平洋对流活动加强,西太平洋对要位于长江以南和西北地区,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