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7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为满足电网建设和管理的需求,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需要将现代化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用于电网的管理,将各种图形、地图和数据信息统一共享.  相似文献   
52.
配电网停电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针对佛山禅城配电网现有停电管理功能的不足和实际需要,研制和开发了一个功能强大并且可以升级的停电管理系统。主要设计思路是利用可视化语言VB6.0以GE Smallworld GIS平台为基础,设计停电和故障可以实时显示、分析、模拟操作并自动提供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停电管理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管理、停电管理、停电申请管理、停电分析、工作票倒闸票管理、查询统计等模块。该系统可以综合和应用所有必要的实时运行信息,使供电恢复更快,停电信息报告更准确,从而减少了停电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损失,可实现对配电网的高度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一种模拟过电流继电器特性曲线的新方法.该模型以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多层感知器的前馈神经网络常用来计算具有各种时间刻度盘整定值(TDS)和时间乘法器整定值(TMS)的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时间.该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54.
自适应和模糊推理结合的故障分类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电线上许多类型的故障伴随低阻抗故障和高阻抗故障发生,传统的保护方法不能正确地检测和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网络的模糊推理机制(ANFIS)对低阻抗故障和高阻抗故障进行故障检测和分类的新算法.算法的性能已得到韩国典型的154 kV输电线系统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ANFIS能在半个周期内准确地检测故障和区分故障类型(包括低阻抗故障和高阻抗故障).  相似文献   
55.
自适应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定值的自适应性是体现保护自适应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局部控制原理,当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时, 只需对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的部分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做出修正即可,克服了传统方法定值过于保守的缺点,提高了继电保护定值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6.
基于模糊理论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能质量有多个分项指标,必须进行综合量化评价,以适应电能商品论质论价的要求,这是电力市场化改革提出的新课题。该文依据国家标准确定了影响电能质量的各分项指标,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求取电能质量指标加权向量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几组实测数据进行了有效的模糊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57.
自适应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定值的自适应性是体现保护自适应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局部控制原理,当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时,只需对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的部分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做出修正即可,克服了传统方法定值过于保守的缺点,提高了继电保护定值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8.
由于电网的扩大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强停电管理成为电力系统中一个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必要手段。该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开放系统,实现对各种停电信息的综合分析,为停电应答提供资源,为停电施工或抢修作出有效指示,以及业务流程管理方式操作,并提供统计、查询、图形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一种由计算机与网络仪表构成的电力数据实时测量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的设计思想。该系统具有稳定性强、可靠性好、精度高、维护方便等优点 ,而且能与上位计算机进行联网 ,实现电力数据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60.
计算机与微波物位仪构成的油罐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由微波物位仪和网络仪表(WP-C80)组成的物位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精度高,维护方便,且易于与计算机进行通讯和系统集成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油罐液位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数据的记录和集成,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